江西邦诚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头条 > 内容

巨头争霸!牧原、温氏等6大新动作,谁能笑到最后?

猪场动力网 2025-02-20

阅读()

养猪进入微利时代,是近年来的行业共识,其背后涉及供需关系、产能结构、政策导向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随着传统“猪周期”被打破,周期震荡频率提高,规模猪企们从高速扩张时代走来,不得不直面各种遗留问题。

养猪进入微利时代,是近年来的行业共识,其背后涉及供需关系、产能结构、政策导向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随着传统“猪周期”被打破,周期震荡频率提高,规模猪企们从高速扩张时代走来,不得不直面各种遗留问题。从过去、现在到未来,规模猪企如何应对长期“微利”趋势?本网盘点了以下6大方向。

 

生猪

 

①融资:为了提升行业竞争力

 

这两年,选择大规模扩产的猪企少了,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部分猪企还是会选择“融资”这一方案,通过建设猪场来提高行业竞争力,并偿还此前的相关债务。

 

如新希望拟募集资金额38亿元,进行猪场生物安全防控及数智化升级项目、偿还银行债务。

 

京基智农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9.3亿元,其中13.52亿元将被用于2个生猪养殖项目的建设。对此,京基智农表示,既是为了提升公司规模效益和行业竞争力,也是应对猪周期的需要。

 

华统股份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6亿元,其中超10亿元将用于2个新猪场的建设,4.8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达产后,2个猪场项目合计新增生猪产能44.80万头,扩产比例为30.57%。

 

巨星农牧拟融资8亿元,拟用于生猪养殖产能新建项目、养殖技术研究基地建设项目、数字智能化建设项目等。

 

②清退:为了提高产能利用率

 

过去野蛮扩张的时代,给许多猪企都留下了后遗症。其中一个,是低效猪场长期带来损耗,以致产能利用率不足、平摊成本高等问题。将这些低效猪场出售、关停、退租,也被不少猪企们列为重要事项。

 

2024年动作较大的ST天邦,退租了6个母猪场、65个育肥场,产能较年初清退育肥产能62万头,母猪产能3.5万头。

 

新希望在2024年一季度减少了8万头能繁殖母猪,而这些产能主要集中在东北和华北区域一些疫情风险大、高成本的场区。而在出售猪场外,公司也表示积极通过各种方式盘活闲置猪场。

 

*ST傲农在自己的《重整计划书》中也提到,养猪板块将退出北方片区等非核心区域,将处置选址不合理、栏舍设备落后的产能,最终留下选址合理、设备先进、成本低的单场。

 

③发展放养:为了降低风险

 

随着代养户的养殖水平不断提高,其“轻资产”模式的好处越发凸显。因为在现实验证下,猪企们发现,它具有占用土地少、固定资产投资少等优点,风险较低。

 

比如ST天邦最新表示,2024年自养出栏占比约35%,农户代养占比约为65%。并表示,2025年不会继续扩大自养的产能,结合公司目前情况及前期实践评估来看,农户代养模式更有优势,整体养殖成绩较好,代养模式也能减轻公司的现金流压力,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育肥产能的发展会以代养为主。

 

原本就深耕这一模式的猪企,纷纷加大布局。如温氏、德康、神农等还在继续扩大放养业务或进一步创新放养模式。尤其是神农,目标甚至放到了2030年——要实现出栏1000万头生猪,其中代养户出栏占比超90%。

 

一些曾经自养为主的猪企,也在寻求轻资产模式的转型。比如*ST傲农,曾重点发展“自繁自养”,也在《重整计划书》上直接点明,未来将主要开展“公司+农户”的轻资产育肥模式,占比将达到80%。

 

④出海:为了一片新的增长“蓝海”

 

典型代表是新希望、海大集团、双胞胎等。虽然出海已有一些年头,也在2024年显现出继续加大海外布局的表态和动作。面对竞争越发激烈的国内市场,这片业绩增长的“蓝海”再次真香。

 

如新希望发布《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对象范围为公司(含子公司)海外业务相关核心员工,业绩考核则直接定下了2025年海外营业收入增长不低于10%的目标。

 

海大集团最新披露,2024年海外地区饲料销量约240万吨,同比增长约40%。

 

双胞胎集团也在2024年底被权威认定为“猪饲料外销全球销量第一”。

 

此外,去年牧原股份与BAF越南农业股份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也受到了不少关注。对此,牧原强调的是“合作”以及“提供方案和服务”,并没有到越南“出海”养猪的计划。

 

⑤抛售资产:断臂求生,落袋为安

 

面对难以覆盖的亏损、难以增长的主营业务、或水涨船高的负债率……部分猪企会以转让、出售资产的方式,回笼现金流。

 

新希望在2024年末,宣布将共计转让8家控股公司股权。这也是新希望继2023年末转让食品业务、禽业务后,再次在年末转让子公司股权,回笼现金或超10亿元。

 

出售史记生物,让2024年的ST天邦及时回血。其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3.6-15.6亿元,其中,主要贡献就来自公司第一季度出售参股公司史记生物32.91%股权所产生的投资收益9.95亿元。

 

养猪业务受创的正虹科技,这两年也不得不靠抛售资产、土地使用权等“回血”。仅从2024年来看,5月,正虹科技拟注销3家子公司;6月,以944万元的价格转让子公司唐山正虹生物饲料有限公司;10月,正虹科技降价挂牌转让全资子公司正虹海原100%股权……

 

⑥降本:永不停止

 

降本,对养猪行业来说是永远的命题,也被认为是穿越“猪周期”的重要法宝。当前猪价长期低于15元/公斤,而业内普遍认为2025年行情会不如2024年,降本的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

 

牧原股份的完全成本在2024年12月曾达到13元/公斤,并定下了2025年能阶段性达到12元/公斤的成本目标。

 

温氏股份表示,公司初步制定2025年全年平均肉猪养殖综合成本奋斗目标为13元/公斤。

 

ST天邦的2025年育肥完全成本目标是进一步降至12.8元/公斤以下。

 

成本已低于14元/公斤的巨星农牧,规划2025年商品猪完全成本目标为13元/公斤。

 

……当然降本背后,具体还有技术创新、管理优化、产业链整合等不同方向。“成本大战”仍在继续。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