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黑猪“叫板”外种猪 国家区域生猪种业创新中心在三台县开工
6月6日,绵阳市三台县芦溪镇枣河村,总投资约2亿元的国家区域生猪种业创新中心项目暨1200头共享公猪站正式开工。据介绍,该项目由四川农业大学科研团队与8家生猪领域龙头企业联合成立,致力于打造自主的川系种猪品牌。
据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国家生猪产业体系岗位专家、四川川繁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学伟介绍,1200头共享公猪站是国内单体规模较大的,可为8家生猪龙头企业提供优质的种猪精液。
该项目立足于李学伟团队10余年对四川黑猪的研究,通过对本土黑猪进行基因组测序,开发利用本土猪的优良基因,例如肉质鲜美、风味较好、耐粗饲等,从而打破外种猪在四川生猪产业中的垄断地位。
目前四川种猪和商品猪市场中80%左右为外种猪,本地猪及杂交猪仅占不到20%的市场份额。
因为外种猪具备综合经济效益好的优点,其产肉量较大、省饲料、生长速度较快、产仔多,综合经济效益比本地猪种高30%左右。在引入四川本土市场的几十年内,外种猪已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李学伟团队希望能够打造自主的川系种猪品牌,提升综合经济效益的同时,保证风味不下降,与进口猪实现差异竞争,进军高端风味市场。
“建设初期约20%左右的种猪是本土黑猪,未来这一比例有望提升到50%。”李学伟说。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