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断配率和配种分娩率持续提升5.83%,窝均断奶数持续提升0.89头/窝,三项指标提升排名位列集团前三!
在集团生猪事业部9月表彰名单中,新平德康新化种猪场获得三项提升排名奖励。
“我们大家一起收获了成长”
我们新化于2020年投产,当时场里面都是新人,我也是从主管刚升为场长助理,第一次管理5000头规模的猪场,挑战前所未有。
特别是经历了投产初期的低迷,走了一些人,员工信心更加不足。
现在场里的骨干都是从那时起,经历一次又一次的磨砺成长起来的。
有一件事,我至今都记得很清楚。在低迷期,大家都受到些打击,但却依然坚守在岗位上,并没退缩。
当时在分娩舍这边,一条满产生产线,有9个单元马上要分娩,还有3个单元需要剪牙、断尾,工作量非常大,但整个舍只有3个人。
有天晚上我10点多去巡栏,看到这几个兄弟吃完饭,仅仅休息几分钟,没人安排,就自觉进到舍里主动加班,挑起当时分娩舍的担子。
他们也从来没有跟我抱怨过:“滕场,人太少了,我们干不过来……”
但我看得到,他们通宵达旦工作,很辛苦,很累。他们这种敢于承担的精神让我感动,也让我看到兄弟们经历打击后的成长。
虽然场里人不多,但兄弟们展现出了德康人的团结。
在标准落地、梳理偏差过程中,兄弟们也遇到过流程不顺、经常加班的情况,但大家都没有怕过,而是以“这个也不难,大家一起想办法嘛”这样的话语来相互鼓励。
特别是在大配种、大分娩期间,大家会聚在一起讨论:怎么来优化工作流程,最大发挥团队战斗力。大家也会主动加班,互帮互助,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滕场,别灰心,我们相信你能把这个场搞起来。”“滕哥,没问题的,我们相信你,我们最正确的选择就是来德康。”一个新进场饲养员大姐和实习生给我说过的话,至今仍令我记忆犹新,这样的信任和评价,在那段时间给我鼓足了劲。
这一年多下来,从当初刚投产时的凌乱,到现在的井井有条,我和团队确实成长了很多,收获了很多,我真心感谢团队的每一个人。
“感谢三个得力干将,让新化快速提升”
成绩提升这么快,不得不提到配怀舍主管刘红、分娩舍主管叶润达、后勤主管李增磊三名得力干将,他们在工作中给了我很大支持。
先说刘红,他是2020年4月进场,10月就被我调去当配怀舍主管。虽说他进场时间短,开始甚至连查情、打B超这些操作都不会,但当我把基本操作、标准、重点教给他后,他会不折不扣地执行下去。
他当时也知道自己对生产技能不熟悉,所以几乎每天都拿着生产管理手册研读,把手册上的要求严格落地,每个流程的时间,他都能卡准。
他带教新人也很有一套,每当有新人分配到配怀舍,下班后他会跑到寝室里和他们聊天、解答疑问,有时也会带着他们去唱歌、做游戏之类的,让他们短时间内融入集体,帮我们解决了留不住人的问题。
虽说他性格有点软,但毫不影响他执行标准,每当他遇到原则性、关键性问题,就像换了个人,变得严格,对生产一丝不苟。
再来说说叶润达,她可以说是我们新化的“人才输出器”。每当有新人进场,她会第一时间把培训计划交给我,和我探讨要讲解哪些内容,重点是什么,让我省了不少心。
特别是在我们二线投产时,从一线抽调了很多技术骨干到二线去,就连她的两个徒弟也被我调走,原本以为抽调后分娩成绩会下滑,但一直都保持着稳定。
这说明她是一心一意认真把新人带好了的。
最后说说李增磊,他是我们的“安全卫士”。尽管他处在后勤岗位,但他却是场里跑得最勤的人,每天都奔波在外围防非一线,用细腻的眼光、扎实的举措把风险都扼杀在摇篮里。同时也为我们场提供了稳定的物资供给,保障了正常生产生活。
他干着最苦最累的活,却没听过他半句埋怨。
“我终于能放心去休一次假了”
从去年到现在,场里生产成绩一直稳步提升,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越来越强。我发现我终于可以放心休一次假了。
这份放心来源于团队不断成熟,来源于大家对标准、流程的严格执行。
即便我不在场里,他们也能把生产和生物安全做好,这是我对兄弟们的信任。
今年6月,新化迎来雨季。因为地处半山腰,滑坡风险大,那段时间大家把雨季防非这根弦绷得很紧。
记得有一天,天气预报说过几天会有一次大雨。当天晚上我处理完手头上工作,准备回寝室时,正好看见李增磊带着人检查围墙、消毒、清理排水沟。而负责生产的几个主管也在下班后带着人检查猪舍周围的安全隐患。
之前我只在工作群里发了一条“马上要下大雨了,大家要做好抗洪工作,保障场区安全”的简单通知,但大家却引起足够重视,把防汛工作都落到了实处,看到他们这样,心里挺有感触的:这帮兄弟真的“长大”了。
生产逐步稳定,成绩逐步提升,生物安全也做得井然有序,这也是我能安心休假的一个重要原因。
虽然说现如今成绩有了提升,受了表彰,但我们不会停下前进脚步,接下来,我们会严格贯彻落实生物安全和疾病防控,做好降本增效,把标准、流程继续扎实落地,努力提升成绩,推动集团发展。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