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品牌 > 内容

全国“万企兴万村”行动首批优秀案例出炉,铁骑力士案例榜上有名

铁骑力士 2025-04-30

阅读()

近日,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网站发布关于全国“万企兴万村”行动首批优秀案例的通报。

近日,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网站发布关于全国“万企兴万村”行动首批优秀案例的通报。经初筛评选、专家评审、全国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评审会复审,并经全国“万企兴万村”行动领导小组会审议,遴选出100个首批全国“万企兴万村”行动优秀案例。其中,铁骑力士凉山州生猪代养项目案例入选。

 

万企兴万村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铁骑力士多年来始终瞄准国家贫困地区和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积极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在帮扶乡村产业发展的实践中,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转型升级,实现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促进乡村可持续振兴。

 

奔赴大凉山 守护群山间的声声期盼

 

2015年7月的一天,雷文勇接到了一个来自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邀请,这份邀请让他到凉山看一看,并欢迎他去往凉山进行产业投资。这通电话当时让雷文勇陷入了沉思。

 

创业之初,雷文勇就提出了“一人富,不算富,人人富才算富,你富我富大家富”的理念,通过产业带动更多人富起来。尤其是近年来,铁骑力士积极响应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参与全国工商联“万企帮万村”活动;当时作为政协委员的他,在每一次政协会议上提交的提案几乎都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关。

 

然而大凉山几乎从未出现在他的投资视野里。位于川滇交界的大凉山,是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牵挂的地方。这里万壑千岩、河谷深切,少数民族聚居,受自然条件和交通不便等因素制约,长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阵地。他不断思考:在这场攻坚战中铁骑力士能否有所作为?大凉山与铁骑力士未来的战略方向,能否找到契合之处?

 

当雷文勇把这个想法告诉他的高管团队时,团队内充满了各种质疑的声音。为了说服自己的团队,雷文勇告诉他的高管们,他一直以来都把铁骑力士定义为社会型企业。什么是社会型企业?就是在自己发展的同时也兼顾到社会责任。

 

雷文勇

 

他认为,要让老百姓从大山里能走出来,富起来,唯一的途径就是发展养殖,但如果发展养殖没有人去带动他们,那肯定是行不通的,而挺进大凉山,也正是作为社会型企业的铁骑力士应尽的责任。之后,雷文勇带队公司高管们前往大凉山,亲眼去看,亲耳去听,亲身去感受。一年内,他们三进三出大凉山。几番考察后,他们一致认为大凉山既是深度贫困区,也是发展上升区,挺进大凉山,对他们是挑战,更是机遇。

 

2016年11月,铁骑力士与凉山州人民政府签订了220万头生猪现代循环产业发展投资项目战略投资协议。项目总投资超20亿。协议签订以来,在凉山州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关心下,铁骑力士在凉山产业项目推进顺利,发展迅速。

 

 

在产业带动的进程中,铁骑力士采用了2014年公司在广元首创的生猪代养 “1211”模式(即1个规模猪场+2个劳动力(一对夫妻)+1千头肥猪=纯收入10万元),在这个模式中,他们通过提供 “七统一“服务“七统一”服务(统一圈舍设计、统一提供猪苗、统一饲料供应、统一药品疫苗、统一标准化管理、统一价格回收、统一品牌销售),解决生猪养户痛点、难点,最终实现代养户“三无一稳”(无市场行情风险、无重大疫情风险、无资金投入与断链风险,收入持续稳定)目标。这样极大降低了养殖户的风险,保障了农户的稳定利益,使农户 “养得起、卖得出、划得来”,极大地激发了农户内生动力。

 

经过多年时间的创业与打拼,铁骑力士在大凉山的产业得以迅速发展。目前,铁骑力士先后在大凉山的喜德县、会东县、会理县、冕宁县、昭觉县、宁南县等6个县,已经建立了500多个生猪代养点,生猪年出栏量在100万头左右,基本建成了现代化的畜牧产业。同时,仅在喜德县,铁骑力士就带动了3000名当地少数民族老百姓增收致富,在整个大凉山带动了2万名当地老百姓参与到养殖业中来,帮助他们找到了脱贫增收的好路子。

 

吉克阿宏

 

喜德县两河口镇呷多村村民吉克阿宏就是其中的受益者。过去以散养家禽、外出打工为生的他,家里有五口人,一年就赚个两、三万元,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日子过得紧巴巴的。2019年开始,在当地政府和铁骑力士的共同帮助下,他建起了一个年出栏2000多头生猪的代养场。一年多下来,他的代养场纯利润就达到了40多万元。如今,他家翻新了新房,还买了一辆十几万的小轿车,日子越过越红火。

 

还有曾经落后的喜德县贺波洛乡塔普村,村民靠天吃饭,收入微薄。2018年,铁骑力士经过多次的调研,把塔普村列为生猪产业扶贫的村落之一,并确立了走“生猪+花椒”种养循环路,将标准化生猪养殖和花椒种植作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在铁骑力士生猪代养产业的发展下,塔普村从贫困村落蝶变为亿元村,村民人均年增收17000余元,建设彝家新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乡村发展焕发新生机。

 

如今,铁骑力士创立的大凉山“喜德模式”也已走出四川,在全国很多地方进行复制,在四川多地、黑龙江青冈、贵州铜仁、江西丰城、云南昭通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且还在不断的创新之中。

 

成为一家公民企业,一直以来都是铁骑力士的目标。今后,铁骑力士还将持续推进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为乡村振兴打好产业基础和人才基础,让乡村百姓和美丽乡村分享产业发展红利,助力绘就出一幅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