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技术 > 内容

实战经验分享!国内某猪场周批次转四周批生产模式实践

缘来是猪 2023-09-05

阅读()

国内某猪场作为中国较早的规模化猪场,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到目前已经运作20多年,因猪场建造年代较早,设备老旧。环控方面本场猪舍是全敞开式猪舍,通过升降幕帘自然通风配合舍内的风扇喷雾通风来调节温度。环控效果较差,猪舍冬冷夏热。

国内某猪场作为中国较早的规模化猪场,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到目前已经运作20多年,因猪场建造年代较早,设备老旧。环控方面本场猪舍是全敞开式猪舍,通过升降幕帘自然通风配合舍内的风扇喷雾通风来调节温度。环控效果较差,猪舍冬冷夏热。饲喂、环控、卫生整理等工作全部通过人工完成,人员效率偏低。猪群方面因饲养时间较久同时栏舍老旧生产成绩一直处于比较一般的水平。随着当前中国养猪业发展,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本场在产出、成本和人员效率等方面逐步失去优势。

 

针对此种情况考虑到四周批在猪场栏舍利用、人效、产量提升、非生产天数控制、健康管理和生物安全方面优势,该场决定由连续生产转变为四周批生产模式。

 

猪场

 

01 四周批优势分析及挑战

 

1.1 四周批优势

 

四周批可以将产房利用做到最大化。四周批将整个分娩舍作为一个整体,产房周转间隔为28 d,相较于周批次(35~42 d)提高了7~14 d。若产房满负荷运作,年产胎数可提升30%~50%。

 

四周批可以实现整个分娩舍的全进全出,将批次间猪群的交叉降到最低。同时哺乳仔猪批次内日龄接近,猪群免疫状态一致,健康程度高,感染疾病风险低,可减少用药成本,可为客户一次提供大批量、体重均一,免疫状态均一、来源一致的猪苗。同时保育和育肥阶段更加有利于精准营养和精准环控。

 

执行四周批次生产时,配种、分娩、转群等日常操作由连续执行转变为每四周执行一次,工作更加集中、计划性更强,有效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同时因日常工作执行频次降低,可以明显降低生物安全风险。

 

因计划性更强,便于财务成本管理及财务预算,提前安排资金,批次之间间隔准确,便于生产成本准确核算。同时各类母猪使用激素处理,可以更快导入正常生产从而降低无效生产日。

 

1.2 四周批所面临的挑战

 

四周批产房周转快,空栏冲洗+提前上产床时间仅7 d,要求四周批计划必须精准(母猪按时断奶,猪苗按时转群),同时要集中人力和物力做好分娩舍的空栏冲洗消毒工作。

 

四周批平均哺乳时间21 d,若配种不集中,部分仔猪哺乳时间可能更低。且无法延长哺乳时间或者跨批寄养,一部分断奶仔猪断奶重偏低,需要保育舍更加精细的饲养。

 

四周批配种和分娩工作在同一时间段进行,配种、分娩头数多,劳动强度大,需关注各阶段工作细节落实情况,确保工作质量,本场主要采取的措施是和其他场联动操作,降低单人劳动强度。同时线内淡化饲养员和技术员区别,所有集中性工作全员参与。

 

02 栏舍结构及猪群存栏情况

 

配种怀孕舍共计11栋猪舍,栏舍由大栏、中栏、小栏以及定位栏4种栏舍组成。其中大栏面积24m2,可饲养成年母猪10头。中栏面积为12 m2,可饲养成年母猪5头。小栏面积8m2,可饲养成年母猪3头。合计全场配怀舍共有大栏118个,中栏117个,小栏121个,定位栏615个。可饲养母猪2600头左右。分娩舍11个单元,累计490个产床。具体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场内栏舍情况

 

该场前期按照周批次配种,每个星期配种105左右头,分娩85左右头,基础母猪存栏长期维持在2300~2400头。其中断空母猪350头,哺乳母猪350头。怀孕难母猪1700头左右。

 

03 本场母猪批次模型及各项指标设计

 

母猪生产批次化是利用生物技术,根据母猪群规模分群并按计划组织批次生产,是提升母猪群繁殖性能的高效管理体系。其中四周批模式配种间隔为28 d,按照母猪的繁殖周期将基础母猪划分为5个群体,其中分娩舍作为一个整体全进全出,每个群体的数量按照分娩舍所能容纳的哺乳母猪计算即每批分娩490窝。具体数据模型及计算过程如表2所示。

 

四周批生产参数模型

 

由表2可知该场满负荷运作后,批次配种目标576头,批次分娩目标490窝(85%分娩率),基础母猪存栏2634头,年分娩6388窝,年产胎次2.44胎,较前期产量有明显提升。

 

当前栏舍设计配怀舍可存栏2600头,配怀舍正常繁殖周期母猪所需栏舍缺口34个,同时留栏母猪还需栏舍100个左右。针对此种情况,该场后备猪烯丙孕素饲喂、配种和部分怀孕阶段饲养在后备培育场执行,该场只饲养成年母猪从而确保栏舍顺畅。

 

04 批次生产激素作用原理

 

烯丙孕素是一种口服孕激素类似物,主要通过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产生负反馈调节,抑制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的分泌,从而阻断母畜发情和排卵,调控发情周期。停药后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不再受抑制,卵泡开始新一轮的发育,此时停药母畜将同时处于卵泡期,因此,可于几天后实现同期发情,从而实现母猪性周期的同步化。

 

氯前列醇钠(PG)是PGF2α的类似物,能有效溶解功能性和形态学上的黄体,从而启动发情;此外其还具有增强平滑肌的收缩舒张节律,促进子宫收缩从而有利于子宫蓄脓排出的作用。 

 

孕马血清(PMSG)是由孕马子宫内膜杯状细胞分泌到血液中的糖蛋白激素,具有FSH和LH的双重作用。在猪只上主要是FSH样活性,其主要作用是刺激卵泡发育和成熟从而实现卵泡发育同步化;戈那瑞林(GnRH)直接作用于下丘脑,引起 LH 明显升高和 FSH 轻度升高,促使雌性动物卵巢的卵泡成熟和排卵,从而实现排卵同步化,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

 

05 猪群导入方式

 

当前场内通过对后备猪,留栏猪以及哺乳母猪、断奶猪饲喂烯丙孕素,从而改变猪只的发情周期、进行批次配种从而转换为批次化生产模式,具体导入方式如下。

 

5.1 断奶猪、留栏猪、后备猪导入烯丙孕素喂药

 

母猪按照计划日期断奶。不符合种用母猪及时淘汰,挑选适合种用的母猪(无子宫炎症、产仔性能正常、健康度正常等)调入配怀舍待喂药区域,饲喂2.2~2.4 kg/头/d。按照计划时间进行烯丙孕素饲喂。

 

后备猪只的日龄要求达到220 d以上,体重达到140 kg以上,并且至少有过一次发情记录,肢蹄、体型、外阴和乳头数符合参配要求的健康猪只。

 

猪群批次生产程序如图1所示。

 

猪群批次生产程序

 

5.2 哺乳母猪烯丙孕素饲喂处理方式

 

(1)母猪断奶时间至停药时间为13~17 d、提前选择待导入的猪只。在断奶前一天开始饲喂烯丙孕素连续饲喂至大群停药(确保14 d以上)。烯丙孕素后处理方式与第一类猪群处理方式相同。

 

(2)母猪断奶时间至停药时间低于13 d,要求断前+断奶后母猪烯丙孕素饲喂天数保证14 d,停药按照第一类猪群处理方式相同。

 

转入过程中具体方式举例如表3所示。

 

转入过程

 

5.3 烯丙孕素导入过程中注意事项

 

(1)哺乳母猪导入烯丙孕素饲喂,建议确保哺乳母猪的哺乳天龄15 d以上(确保母猪排完恶露),针对产后出现子宫炎的母猪慎重使用(产后减料、发烧、流脓等)。

 

(2)哺乳母猪使烯丙孕素时确保母猪带仔猪要达到8头以上(带仔头数过少,母猪可能在哺乳期出现发情)。

 

06 四周批批次执行前后生产情况对比

 

本场从2022年9月份开始由连续生产导入到批次生产,截止至2023年4月份批次生产已经分娩了4批猪。生产情况如下。

 

6.1 周批次和四周批配种数和分娩数对比

 

周批次和四周批配种数和分娩数对比如图2。

 

周批次和四周批配种数和分娩数对比

 

如图所示,周批次生产统计一年的数据月平均配种头为444头,并且月份波动较大,最少的配种月份仅312头,批次生产平均月配种570头,最少配种月份为505头,配种相对均衡。分娩方面周批次生产月分娩数平均368窝,四周批月平均分娩478窝。分娩情况相对较均衡。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同样的栏舍和人员情况下月配种数平均提高126头,月分娩窝数提高110窝,产能和栏舍利用以及人效有很明显的提升。同时因批次生产计划性较强,批次配种和分娩的均衡性均有明显提高。

 

6.2 周批次和四周批生产成绩对比

 

周批次和四周批生产成绩对比如图3所示。

 

周批次和四周批生产成绩对比

 

由图3可知,配种分娩率方面:连续生产为82.9%,批次生产为83.7%,整体配种分娩率提升0.8%。因母猪参配率上提升。批次生产返情和孕检阴性比例略有上升,但是流产率下降44.38%。窝均总产仔数周批次12.55,四周批窝均总产仔数12.85,提升0.3头,窝均健仔数周批次10.65,四周批11.15,提升0.5头。由上述数据对比可知,四周批生产配种分娩率,窝均总产仔数和窝均健仔数均有一定程度提升,特别是流产率和产健仔改善明显。

 

6.3 母猪年非生产天数变化情况

 

母猪年非生产天数变化情况如图4所示。

 

母猪年非生产天数变化

 

周批次年母猪年非生产天数66.63 d。在批次调整过程中因断奶母猪统一集中在计划配种时间点配种造成非生产天数上升,平均为81.9 d。批次调整后非生产天数有明显的下降,平均为41.8 d。和调整前对比非生产天数降低24.83 d,对降本增效和提高母猪利用率方面具有显著意义。

 

07 小结

 

本场通过对后备母猪和成年母猪饲喂烯丙孕素的方式改变其发情周期,从而集中配种由周批次生产转变为四周批生产。转换后猪场产能、生产成绩以及母猪非生产天数均有明显改善。(撰稿人:孙正茂,朱清杰,叶放)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