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邦诚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内容

山东省多措并举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努力保障市场供应,取得阶段性成效

山东省畜牧兽医局 2019-12-30

阅读()

山东是全国农业大省,也是畜牧业大省、生猪养殖加工外调大省。全省常年生猪存栏2800万头以上,出栏5000余万头,猪肉产量400多万吨,占全国猪肉产量的7%、世界的4%。
  双节临近,猪肉稳供保价成为关注的焦点。山东多措并举、积极行动,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发挥优势多元供给、努力保障市场供应,取得阶段性成效。12月17日-20日,多家中央和省级媒体赴山东各地调研采访,并就有关问题专访了省畜牧局局长唐建俊。
 
山东省恢复生猪生产
  
  人民日报、新华社山东分社、农民日报、第一财经日报、农视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农村杂志社、山东电视台、大众日报等记者参加调研采访。
  
  唐建俊在专访中向媒体介绍了山东稳产保供形势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他说,山东是全国农业大省,也是畜牧业大省、生猪养殖加工外调大省。全省常年生猪存栏2800万头以上,出栏5000余万头,猪肉产量400多万吨,占全国猪肉产量的7%、世界的4%,居全国第4位,每年折合生猪净调出1200多万头。受非洲猪瘟疫情叠加生猪产业周期性波动等影响,去年以来,全省生猪生产大幅下滑,据统计,三季度末全省生猪存栏、出栏分别为2175万头、2433万头,同比下降28%、36%。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出台落实,8月以来出现了向好的变化,总体情况好于全国。
  
  一是弹性强。由于动手早、反应快、部署密,去年疫情冲击全国生猪价格快速下滑形势下,我省猪价相对稳定,比周边省份高3元/公斤;今年生猪价格上涨,我省价格比全国均价低2元/公斤。截至12月16日,生猪、猪肉价格分别为32.42元/公斤、51.82元/公斤,居于全国中游水平。目前,我省冻肉储备近3万吨,屠宰企业等社会储备比较充足,元旦、春节猪肉供应有保障。
  
  二是恢复快。山东在全国较早制定出台财政、土地、环保等稳产保供系列政策措施,统筹落实省以上财政资金近5亿元,实施种猪直补、贷款贴息、担保补贴、保险提标、标准化改扩建等一揽子支持。8月以来,生猪、能繁母猪存栏连续4个月环比上涨,率先实现止跌企稳、逐步向好。
  
  三是转换早。深入推进无疫省建设,率先启动实施村级防疫员管理制度改革,构建稳产保供长效机制。充分发挥畜牧大省优势,率先出台结构调整意见,推动提升家禽、扩大牛羊,增加肉品综合供给。据全国畜禽屠宰行业管理系统统计,今年1-11月,219家肉禽屠宰样本企业共屠宰28.07亿只,同比增加16.8%。预计今年全省禽肉产量同比可增加20%,牛羊肉产量也稳中有升。
  
  四是贡献大。抓好本省稳产保供基础上,主动与主销省市开展对接,做好点对点跨省调运,成为京津沪宁杭等高端市场猪肉产品的主要供应基地。预计可提前完成年内外调生猪280万头的承诺目标;禽肉产品已外调588万吨,同比增长21.7%。预计今年全省外调禽蛋可达200万吨。
  
  五是调整深。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引导养殖场户补栏扩产。据调度统计,今年以来新建和改扩建生猪规模养殖场1140家,新增能繁母猪75万头,预计新增生猪产能近2000万头。推进生猪健康肉一体化示范行动,组织大型产销对接活动,促进直供直销、节本提效。
 
山东省畜牧兽医局
  
  唐建俊表示,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山东坚持高点定位、高标要求,各地各级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早动手、重统筹、抓落实、谋长远,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办法。
  
  一是高站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提出要像抓粮食生产那样抓畜牧业,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优先方向,把生猪稳产保供作为当前“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多次作出批示,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7次,把稳产保供目标分解落实到市县,压实责任、确保实效。
  
  二是早动手。去年8月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山东迅速成立非洲猪瘟应急指挥部,压实政府、部门、主体三方责任,强化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省政府第一时间增设23处省际间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实行指定通道制度;在全国率先放开县级、企业、第三方实验室检测权限。先后制定了稳产保供、无疫省建设等5个政策性文件,落实稳产保供12条硬政策措施,掌握了工作主动权。
  
  三是重统筹。始终坚持疫病防控与生产发展两手抓、两手硬,统筹谋划、一体推进。综合运用种猪直补、保险提标、贷款贴息、标准化改扩建等系列扶持政策,争取省以上财政资金近5亿元扶持产业发展。其中,落实6500多万元对全省45家一级种猪场给予临时性生产补助;列支2180万元,对种猪场、规模养猪场新增贷款进行贴息,撬动银行贷款23.6亿元;争取资金1.1亿元,扶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场151个;落实财政资金近3亿元,用于保险提标扩面;推广“鲁担惠农贷——畜牧贷”产品,对种猪场、规模养猪场贷款利率和担保给予综合补贴。调整优化禁养区划设;明确养殖用地不再收取土地复垦费;将养殖和屠宰项目环评审批时限压缩到25个工作日;下放跨省引进乳用种用动物检疫审批权限;简化养殖备案流程,取消证明材料。随着各项政策逐渐加力,养殖场户补栏增养积极性逐步恢复,大企业集团纷纷响应,养殖主体结构进一步优化。
  
  四是抓落实。紧盯关键环节、主要点位,深化“外堵、内控、严查、应急”防控措施,最大程度延缓我省疫情发生,仅养殖环节减少群众损失150亿元以上。强化主体防控,落实屠宰环节非洲猪瘟自检和官方兽医派驻“两项制度”,关停不符合条件生猪屠宰企业217家,联合14个部门建立病死畜禽监管协调联动机制,综合防控措施体系逐步建立健全。强化监测预警,及时调度生产、屠宰、交易、外调等信息,实行价格周报、生产月报制度,加强会商研判,强化宣传、引导生产、稳定预期。强化技术服务,印发非洲猪瘟防控技术指南和标准规范;组织8个巡回指导组,举办培训及专题讲座,总结推广猪场实用技术方案22项;组织猪场恢复生产服务专项行动,举办技术公益大讲堂,大力推广“堡垒式”养殖等防控技术模式,提升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强化产销衔接,组织开展产销对接,召开大型生猪外调屠宰企业座谈会,增加生猪屠宰供应。推进生猪健康肉一体化示范行动,以屠宰企业为中枢,搭建技术平台和融资平台,为养殖企业提供支持服务,构建“1+2+N”全产业链运行模式,打造高端品牌。强化肉品替代,大力推广立体养殖模式,加快家禽、肉牛肉羊等发展,“猪减禽增”趋势明显,全省肉禽产能大幅提升。
  
  五是谋长远。加快推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以现代畜牧业强省为目标,构建现代养殖、疫病防控、屠宰加工、市场流通、监管服务五大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率先实现生猪产业现代化。在胶东半岛率先建成免疫无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无疫区的基础上,启动全省无疫区建设,健全监测预警网络,筑牢动物防疫屏障,夯实应急储备保障,支持胶东半岛率先创建非洲猪瘟无疫区。加快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制度改革,加快人员精简化、岗位职业化、管理制度化、运行网格化,促进队伍“瘦身”、工作“增效”,从根本上解决了动物疫病防控“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目前已有近50个县(市、区)全面完成。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