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报道,中国政府正在加大力度遏制生猪过度育肥的投机行为,因当局寻求在持续的对美贸易战中稳定波动的猪肉价格并减少额外的饲料浪费。
中国政府正寻求降低生猪平均出栏体重、稳定猪肉市场并减少粮食浪费。据路透社报道,中国的小规模养殖户正越来越多地从大型养殖场购买已达上市体重的生猪,并再育肥数月,希望若猪肉价格上涨可从中获利。
这种过度育肥使每头猪增重40至50公斤,但分析师警告称,这会导致剧烈的价格波动和效率低下。“它可能导致短期短缺,随后供应过剩,从而引发价格剧烈波动并破坏市场稳定,”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高级动物蛋白分析师潘晨君(音译,Pan Chenjun)表示。
中国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证实,在政府打击的传闻下,公司最近暂停了对育肥户的生猪销售。消息人士告诉路透社,广东省在执行新规方面尤为严格。
监管机构担心这种做法将加剧供应过剩并加深猪肉价格的下跌。由于需求低迷和利润空间收窄,猪肉现货价格已从去年8月的21元/公斤跌至自2月以来的仅14元/公斤。
饲料转化率同样是一个受关注的话题,因为政府方面正推动减少谷物使用,尤其是大豆这种来自美国的关键进口商品。“生猪在约120公斤时达到最大产出;超过这个体重后,它们吃得更多,但长得更少,”潘补充道。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牧原食品均拒绝了路透社的置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