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观点 > 内容

养猪业的竞争格局究竟好不好?讲明白了

雪球 2023-07-17

阅读()

一个行业的竞争格局好不好,其核心标志之一,就看小玩家新玩家能不能轻松进场。全国年出栏 500 头以内的散养户,供应了全国 40% 的猪——这意味着养猪业存在一个巨大的小玩家群体,且市占率、影响力巨大。

一个行业的竞争格局好不好,其核心标志之一,就看小玩家新玩家能不能轻松进场。

 

全国年出栏 500 头以内的散养户,供应了全国 40% 的猪——这意味着养猪业存在一个巨大的小玩家群体,且市占率、影响力巨大。

 

只要猪价开始好转,大量休眠的小玩家就会开始重新入场,或者养得少的就开始多养几只几十只。这样的话,只需短短几个月,猪的供应就会增加,猪价很快就会承压。

 

生猪养殖

 

而当猪价开始恶化时,这部分小玩家就会开始少养几只几十只,或者干脆休息两年,反正退出成本几乎是零。他们自家的小猪舍不存在折旧,员工也不存在遣散和培训,因为员工就是夫妻俩自己,最多加几个亲属和合伙人。

 

所以,养猪业时刻存在这样的一个情况:有大量的小玩家会不断进进出出,即使再惨烈的价格战,也无法将他们彻底逐出市场,因此,猪价也就总是在低位。牧原的亏损,根源就在于此。

 

以上,其实也是猪周期的内在运行机制,有非瘟或严厉的环保限养时例外。

 

对小玩家来说,养猪业没有进入壁垒,也没有退出壁垒。他们想进就进,想退就退,想养十头就十头,像养 50 头就 50 头,没有资金、技术、场地、熟手员工等的限制,一切都只和预期猪价的刺激程度有关。

 

正是因为这样的特点,导致全国有 2000 万户养猪的小玩家,真正是漫山遍野,疯狂生长!

 

牧原股份

 

牧原这些规模户,对这 2000 万户小玩家,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价格战只会让牧原自己受伤,绝不能一劳永逸地杀死这些小玩家。反倒是牧原会被这些小玩家没完没了地缠住。

 

牧原目前的策略,是通过做成极大规模,摊低固定成本,从而使得自己的成本永久地低于小玩家(其他规模户不用考虑,它们确实不是牧原的对手,如果牧原财务没做假的话),从而获得市场主导权。

 

但这个策略非常可疑。牧原对小玩家并没有成本优势,反倒是有成本劣势,即所谓的 " 规模不经济 "。具体来说,小玩家不需要承担以下五个沉重的负担:融资、折旧、土地、环保、管理成本(也即学习曲线。规模户培训养猪熟手非常不容易,一旦培训好了,很多会自己单飞),而牧原则需要为此支付巨大的开支。也正因如此,大家看到了牧原的亏损。

 

我前面的帖子讲了,通威是增量竞争(今后几十年的装机量都会保持高增),牧原是存量竞争(全国每年固定吃 6-7 亿头猪,牧原的出栏多了,其他户的出栏就必然会少)。通威去年挣 258 亿,一季度挣 86 亿。牧原去年挣 132 亿,一季度亏 12 亿。本帖又讲到,牧原还要面对 2000 万个小玩家无休止的折腾。

 

无论是将来的前景,还在现在的成绩,又或是根本的商业模式和竞争格局,通威都要显著地优于牧原。然而,通威的 1500 亿市值却要远远低于牧原的 2270 亿市值!

 

所以,我判断市场对通威存在显著的定价错误!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