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观点 > 内容

玉米再入“僵局”,大概率就这么僵持着?

新农观 2023-04-10

阅读()

近期玉米再次呈现出涨跌震荡的走势,由涨入跌,涨跌互现,而一直对玉米市场有着重要影响的天气,近期也是频繁上演“精分”大戏。

近期玉米再次呈现出涨跌震荡的走势,由涨入跌,涨跌互现,而一直对玉米市场有着重要影响的天气,近期也是频繁上演“精分”大戏。

 

一会儿气温骤降,雪雨强袭,一会儿又阳光明媚,出现报复性升温。这不,马上风沙又要来了,北方多地将再次“吃土”。

 

根据中国天气网预报,周末时北方持续升温,东北、华北等多地气温回升,但是过不了多久,冷空气将再次出手,多地即将迎来大风、沙尘天气。

 

像我们关注比较多的内蒙古、河北、吉林中西部、辽宁中西部及河南、山东等地将迎来扬沙或浮尘天气,先后有4到6级的大风,部分地区阵风达到7到9级,温度也再次下降。

 

受此影响,部分地区能见度下降,可能会再一次影响交通运输。

 

不过,预计此次变天的影响相对有限,因为波及面不是特别大,所以预计上量也将呈出震荡格局,也就意味着,玉米的这种涨跌互现可能还要持续一阵子。而这也使得玉米再次陷入“僵局”。

 

玉米

 

首先是山东华北地区飘忽不定。

 

一直以来,山东被看作是玉米涨价的风向标,但是如今这个风向标渐渐失灵了,并且山东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套路”,即量多降价、量少提价,所以区域影响大幅降低。

 

而随着基层余粮见底,玉米的走势更多是随行就市。

 

一方面是因为小麦大跌连累着玉米也跟着下跌以后,市场情绪严重受挫,持粮主体看跌情绪上涨,很多贸易商都是有利就出,很多都宁愿做流量而不做存量。

 

而且根据相关调研,今年使用第三方资金存粮的主体明显减少,自有资金比重增加,而这也使得持粮主体在操作上变得更为谨慎,对风险的敏感度大大增强。

 

另一方面,需求走弱后,玉米价格的变化更多来自于天气的变化。

 

深加工持续亏损,并且短期难见利好,饲料企业也多半维持刚需采购,所以这时玉米的价格变化更多是来自于天气,而不是需求。并且从近期山东玉米的价格变化中也可以看到,与天气变化呈明显的正相关。

 

这就造成了山东玉米难涨难跌的现象。

 

即便是天气变化,上量减少,企业提价,但是需求不振,玉米难有持续支撑。虽然小麦企稳回涨,但市场普遍预计难超过1.5元/斤,再加上到5月中旬第一批新麦即将迎来上市,而在此之前玉米又面临腾库需求,所以涨跌均难,就卡在当前僵持不下。

 

玉米

 

其次,东北玉米更是难上加难。

 

最难的就是供给压力太大。由于价差缩小,东北玉米入关不畅,但是本地又不足以消化庞大的供给,所以压力倍增。基本上当前东北玉米只能等待着政策端的指引了。

 

另一方面,还牵涉到一个与大豆争地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将限制玉米的涨幅,至少在种植季前难有太明显利好。

 

不过,同样也难大跌,因为玉米毕竟需求量最大的作物,玉米不稳必定会扰动整个粮食市场。

 

所以,玉米大概率就这么僵持着。至少短期来看,没有什么明确的变化趋势,只能等待着新的变化机遇了。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