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观点 > 内容

预计短期内玉米仍将维持震荡偏强的走势,没那么容易下跌?

新农观 2022-11-09

阅读()

进入11月以后,国内粮食市场发生了一些变化。随着秋收秋种,小麦及玉米的价格也出现了波动。总体来看,小麦基本仍然延续了之前的涨势,而玉米在山东、东北齐涨后,近日又出现了分化,即山东地区随着到货车量的增加又开始了大面积的回调。不过东北玉米却仍在持续上涨。

进入11月以后,国内粮食市场发生了一些变化。随着秋收秋种,小麦及玉米的价格也出现了波动。

 

总体来看,小麦基本仍然延续了之前的涨势,而玉米在山东、东北齐涨后,近日又出现了分化,即山东地区随着到货车量的增加又开始了大面积的回调。不过东北玉米却仍在持续上涨。

 

那么,这样的局面会维持多久呢?

 

小麦

 

先来看小麦的情况。

 

本来小麦在涨到1.6元/斤左右的时候,市场是看弱的。因为下游消费不旺就是一个最大抑制因素,消费不旺,企业采购的积极性就不高,再加上小麦价格远高于玉米后,基本已全面退出了替代,于是需求明显减弱。

 

在这样的情况下,市场曾预计,涨至1.6元/斤后就基本动力不足了。但是小麦不负众望,涨破1.6元/斤后仍然上涨,当前主流价格涨至1.62-1.65元/斤,个别企业达到了1.7元/斤以上。

 

此次小麦上涨的主要原因仍然是市场供应不足。今年小麦高开,贸易商建库成本较高,因此在麦价低于1.6元/斤时出货意愿不强,再加上国内疫情散发,运输不畅,小麦供货就更加偏紧,于是麦价持续上涨。而从上涨的区域来看,也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山东、河南调价较多。

 

但是小麦涨至1.63-1.65元/斤的区间后,涨势有所放缓,甚至个别地区开始出现回调现象,这也是符合之前的预计的。

 

一方面,今年消费普遍放缓,下游面粉消费提升不明显,对小麦的支撑力偏弱;另一方面,小麦是绝对的口粮,涉及粮食安全问题,因此也不宜过分看高。

 

后续来看,虽然全球范围内,多个小麦主产国纷纷面临减产,总体供需仍然偏紧,但我国小麦自给率极高,受此影响相对有限。但鉴于其他各项成本增高,小麦虽然冲高动力不足,但受底部支撑影响,大跌的概率也很低,预计后续小麦仍维持震荡格局,到年底及春年前夕有望迎来新一轮趋势。

 

玉米

 

再来看玉米。

 

全国玉米齐涨的局面刚持续了没几天,山东玉米就又跌了。不过,按我们之前的分析,当前玉米仍在震荡徘徊,并没有稳定,因此山东玉米涨跌反复实属正常现象,预计此轮下跌幅度有限。

 

一是疫情散发尚未全面缓解,对上量有直接影响,因此不足以造成大跌。二是猪价虽然走弱,但整体养殖利润仍然可观,因此饲料需求仍然存在,对玉米也形成一定支持。再加上近期深加工也略有好转,玉米需求增强。而山东地区“看车下菜碟”也已早是惯例,并不罕见,所以可以预见,随着上量减少价格很快就能止跌。

 

在山东玉米大面积下跌的时间,东北玉米却持续上涨,甚至部分已接近1.4元/斤。

 

东北玉米持续上涨的逻辑也很清晰,一方面是根据目前相关机构统计,今年玉米总产量下降约680万吨,降幅为2.56%,而其中减少的区域正是东北地区,减产约1.48万吨,降幅达7.95%。

 

如果从总产量来看,影响不大,但是分区域来看,影响就比较直接了。东北是我国玉米最重要的产区,可以说绝大部分的减产都发生在了东北地区,因此对于东北地区来说玉米供给减少,粮价自然坚挺。

 

另一方面,本来种植成本走高,农民惜售心理较强,这么一来,挺价情绪就更强了,也支撑着玉米短期难走跌。

 

第三,从全球来看,小麦的供需明显紧张,但玉米的供需比小麦更甚。再加上进口玉米价格远高于国内,也更加强化了国内的看涨情绪。

 

再加上立冬以后,天气变化开始增多,也会影响玉米上量,因此预计短期内玉米仍将维持震荡偏强的走势,还没那么容易走跌。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