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观点 > 内容

小麦市场供应大山压顶,托市东风何时来?

新农观 2025-07-01

阅读()

小麦涨了,但涨得有点费劲,或者说动力不足。原因无他,就是小麦的供应太大,而消耗不足。

小麦涨了,但涨得有点费劲,或者说动力不足。

 

原因无他,就是小麦的供应太大,而消耗不足。

 

所以,尽管小麦再次上涨,但价格依然是在1.22-1.235元/斤之间晃荡,1.25仍然是小麦致命的天花板。

 

所以我们说小麦上涨,需要时间。

 

需要时间干吗呢?

 

就是消化供应压力。

 

那么,怎么消化呢?

 

就是收购,包括政策及各库点的收购,也包括贸易主体的收购建库,也包括需求企业的收购。

 

目前来看,随着河南、安徽小麦启动托市以后,政策及各库点的小麦收购正有序进行,而企业方面呢,只能说是一半一半。

 

面粉企业基本没戏,需求本来就差,然后又是淡季,所以提不起来。

 

而饲料企业呢,已经有所抬头,因为随着玉米的拉涨,多地玉米价格已经反超小麦,增强了饲料企业采购小麦的信心。

 

这么来看,似乎是万事俱备,只差东风。

 

差哪一个东风呢?

 

就是贸易主体。

 

贸易主体的收购在进行,但是总体来看,不强烈,因为信心不足。信心不足意味着大家对小麦的预期不高,预期不高意味着市场的看涨小麦的情绪并不是很浓。

 

为什么不浓呢?

 

还是那个原因,小麦供应太大。

 

别看又是收购,又是替代的,这只是动作,而不是结果。

 

结果是什么?

 

结果要看收了多少,替代了多少,这才是决定小麦行情的关键因素。

 

小麦

 

虽然当前河南和安徽都启动了托市,但目前来看,由于是分批逐批启动,所以相对比较慢,并没达到市场的预期。

 

而小麦六大产区,当前只启动了两个产区的托市,能收多少呢?这个是问题。

 

而且小麦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头顶的大山太多。

 

比如去年的余粮就不少,还有各级轮换粮,还有托市小麦拍卖,再加上减产不及预期的新麦。

 

好家伙,这么庞大的供应压力单单指望着需求去消化,根本消不动。

 

面粉消费是刚需,就算是再提振也有限,一天吃两个馒头总不能一下变成吃十个,不现实。

 

面粉企业就是使出吃奶的劲儿也消化不了这么多小麦。

 

所以小麦的消化任务就落到了饲料替代和托市收购上。

 

可以说饲料企业消化小麦既是趋势,也是任务,而乐观预估,消化量级可能达到2000万到3000万吨,但这基本也是极限了。

 

农业是政策性行业,所以最后还得政策来托底。

 

小麦

 

最近又有一个传闻,说继河南、安徽之后,河北、江苏也要相继启动托市。如果消息属实,托市小麦收购将逐渐发力,进而拉动市场看涨情绪,那么小麦这最后一脚也就有希望了。

 

托市收购也是政策调控市场的手段之一,随着托市的持续,小麦行情往往会上涨,收的小麦越多,上涨的幅度也就越大。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