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观点 > 内容

猪价一直震荡起伏,跌多涨少,后续“高点”难再现了?

新农观 2022-11-08

阅读()

进入11月后,猪价一直震荡起伏,总体来看是“跌多涨少”,猪市也失去了10月的高光,变得涨势不足。随着这种状态的持续,猪市也迎来了两个变化,并且使得市场对于后续的猪价走势再次出现了争议。

进入11月后,猪价一直震荡起伏,总体来看是“跌多涨少”,猪市也失去了10月的高光,变得涨势不足。

 

随着这种状态的持续,猪市也迎来了两个变化,并且使得市场对于后续的猪价走势再次出现了争议。

 

怎么回事呢?

 

生猪

 

近期猪价处于稳中回落的态势,虽然随着猪价跌至26元/公斤的位置上以后,跌势有所缩小,但是上涨的动力是明显不足的。而另一方面,饲料价格却仍在上涨。

 

近日,新希望、大北农、正邦、安佑、通威、嘉吉等企业再次发布饲料价格调整通知,普遍涨幅为50-300元/吨。

 

饲料价格频繁上涨主要是原料成本上升所致。

 

首先还是“缺豆”的问题,美豆受密西西比河的运力下降影响,到港时间推迟,使得国内部分油厂因缺豆不得不停机,于是豆粕供应持续下降,价格再次上涨。当前国内豆粕价格再次涨至5600元/吨以上,豆粕价格上涨,拉动饲料成本上升。

 

另一方面,玉米价格近期也呈偏强走势。虽然当前是秋收时期,供应充足,但是受疫情以及惜售情绪影响,玉米流通较少,部分需要补库的企业只能提价收粮。因此也推升了饲料成本。

 

饲料价格不断上涨,但是近期猪价却有点涨不动了,这无形中使得养殖户的压力开始增加。

 

而另一方面,官方对于猪价的调控仍在不断加码,从抛储到喊话,都在强调后续猪价并不具备大涨的基础。

 

于是,在这种状态下,就发生了第二个变化,即市场对于猪价看涨的情绪开始松动。

 

具体表现在一部分养殖户的惜售情绪有所松动,开始选择落袋为安,屠宰企业的宰量开始略有提升。不过目前来看,由于饲料成本不怕上涨,对猪价的底部支撑也比较明显,所以猪价下行,养殖户也有一定挺价心理,并没有出现恐慌性出栏。

 

生猪

 

但是随着猪市发生了变化,市场对于后续猪价的走势看法也出现了争议。

 

一种看法认为,虽然当前猪价上涨乏力,但是整体上猪源供应仍然是偏紧的,立冬刚后,气温还没有骤降,消费高峰还没有到来。但是随着消费旺季的到来,猪价仍然有上行的空间。

 

但另一种看法则认为,虽然后续消费会有增长,但是后续供给端出栏也会增加,尤其是二次育肥户也会集中在这个时候出栏,而受前两年疫情影响,居民家庭收入普遍下滑,消费收紧,而冬季疫情散发也对消费形成一定影响,因此在供需博弈下,后续猪价恐怕再难走高。

 

经综合分析,新农观认为,从供给端来看,当下的生猪供应主要取决于10个月之前的能繁母猪数量,而8-10月份市场有比较明显的二次甚至三次育肥情况发生,所以这也是导致这一时期市场供给偏少的原因之一。而这部分育肥大多都会等到腌腊高峰时出栏,这意味着生猪总供应量没有改变,但是却改变了出栏节奏,使得出栏后置。

 

而从需求方面来看,可以肯定的是,虽然今年消费普遍不及预期,但是年底的消费高峰仍然是存在的,但是在调控及消费力度上会有所下降,这可能意味着后续猪价虽然仍会迎来涨势,但是想要超越10月份的高点难度确实比较大了。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