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市猪企纷纷公布8月生猪销售成绩。据业内相关机构猪价监测数据显示,8月生猪均价保持在10.5元/斤以上,进入8月中下旬,猪价更是实现19连涨。
不过,相比7月,8月生猪均价有所回落。在此背景下,上市猪企究竟是选择放缓出栏节奏静待后市更好的行情,还是会加大出栏?本文将对此展开探讨。
温氏150.41万头单月销量创年内第二
据业内机构梳理统计目前已公布8月生猪销售成绩的上市猪企数据发现,11家上市猪企8月销量总和为940.1万头。其中,牧原股份8月仍以488.7万头的绝对优势稳坐“老大哥”的交椅,温氏单月销量也已经连续8个月保持第二。其中,8月销量创下年内第二,比1月最高销量仅差2000头。而正邦科技则创下年内第二新低,8月销量仅61.35万头,仅比2月最低出栏量多11.33万头。
观察同比变化发现,除正邦科技(-64.16%)、天邦股份(-10.25%)、大北农(-15.14%)和正虹科技(-54.09%)出现下降外,其余上市猪企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同比增幅高达97.59%的唐人神在公告中表示,8月公司生猪销量同比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生猪产能逐步释放,肥猪及仔猪出栏增加。而同比降幅高达64.16%的正邦科技在公告中则表示,8月生猪销售数量同比降幅较大主要是由于公司经营策略调整优化产能所致。另外,同比降幅高达54.09%的正虹科技也在公告中表示,8月生猪销售同比减少的主要原因系公司适当调整生产经营计划,生猪出栏量减少所致。
据有关机构统计,8月自繁自养月均盈利700.20元/头,较7月下跌55.91元/头,外购仔猪月均盈利805.50元/头,较7月下跌75.08元/头。在此背景下,上市猪企是否会放缓出栏节奏?统计销量环比变化发现,销量前三甲的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和新希望分别比7月多出栏29.3万头、17.98万头和0.05万头。
事实上,不仅三巨头在8月增加了出栏量,傲农生物和大北农销量也分别增加了12.68%和25.9%。对此,大北农解释称,8月销售数量环比增长主要是因为产能逐步释放所致。
不过,正邦科技、天邦股份、唐人神、金新农、东瑞股份和正虹科技环比则分别下降了30.48%、3.01%、5.49%、1.27%、16.15%和34.48%。对此,正邦科技在公告中解释,生猪销售数量环比降幅较大主要是由于公司调整出栏节奏所致。
牧原仔猪销量3个月减少97.7万头
可见,虽然生猪价格出现了小幅回落,养殖利润有所下浮,但是大部分上市猪企8月还是加大了出栏量。
不仅如此,生猪出栏均重也以增为主。小编粗略计算发现,除天邦股份和金新农出栏重环比分别下降4.07公斤和1.5公斤外,其余上市猪企出栏重则上涨了0.05-6.88公斤不等。与此同时,相比7月,牧原股份和新希望在8月均达到了行业110公斤的标准出栏重,而正邦科技、东瑞股份的出栏重则仍未超越100公斤。
值得一提的是,牧原股份和正邦科技的仔猪销量均创下3月份以来的新低,分别为30.3万头和25.43万头。其中,牧原股份8月仔猪销量与5月128万头的高峰值相比,整整减少了97.7万头。仅仅三个月的时间,牧原销售仔猪的策略转变之大,不得不让人猜测,牧原股份对后市行情的信心之大。
11家上市猪企出栏总和7758.69万头,牧原已超去年出栏总和49.9万头
小编进一步统计各上市猪企1-8月累计生猪销量发现,11家上市猪企出栏总和达到了7758.69万头。其中,牧原前八月的出栏总量率先突破4000万头,甚至比去年出栏总和还多49.9万头。
观察同比变化则发现,除正邦科技下降39.37%外,其余猪企们同比增幅在0.2%-89%不等。对此,正邦科技表示,1-8月生猪销售数量同比降幅较大主要是由于国内生猪价格下降及规模缩小所致。另外,与7月一样,傲农生物增速保持最快,为88.76%;其次仍是牧原股份,为77.07%。除此,其余猪企增速均未超过50%。
此外,小编计算上市猪企们前8月距离目标完成情况发现,目前完成率最高的当属牧原股份,已实现目标量的81.52%。不过,天邦股份(45.38%)仍未达到出栏目标的50%。此外,傲农生物、大北农、唐人神、东瑞股份也未实现目标的60%。
对此,东瑞股份9月7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前期销售不达预期的原因,一是受6月份的水灾影响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使得部分项目延期投产,导致了产量减少;二是近期公司新投产项目使用内部的种猪较多,内部种猪调拨抵消销售数量也较多;三是公司综合考虑市场行情,调整了销售产品结构,减少了仔猪上市,增加育肥猪的饲养;综上原因,导致公司上市量下降。接下来公司会加大出栏力度,争取完成目标。在剩余4个月的时间内,猪企们是否能如愿达成目标?让我们拭目以待。
售价微跌0.38-1.83%,收入靠量实现环比增长24%-175%
据Mysteel农产品数据监测,8月生猪出栏均价为21.72元/公斤,较7月下跌0.33元/公斤。那么,上市猪企的生猪售价是否受到影响?
果不其然,除东瑞股份凭借供港优势,销售均价实现环比增长1.01元/斤,以及正邦科技也实现小幅增长0.19元/斤,其它猪企均下跌了0.38%-1.83%。虽然跌幅不大,但是对单月出栏量大的上市猪企而言,可不是一笔小钱。
不过,除正邦科技、天邦股份、东瑞股份和正虹科技外,其余以量取胜的上市猪企们,收入还是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牧原股份以多出栏29.3万头的优势,让收入环比增长了11.69亿元。此外,环比增幅高达28.37%的大北农,通过多出栏7万头,也让收入环比增加了2.06亿元。
进一步观察同比变化可以发现,除正邦科技和正虹科技同比分别下降74.35%和31.61%,其余猪企均增长了24%-175%。其中,同比增幅分别为81.22%、74.46%的温氏股份和新希望均在公告中提到,销售收入同比上升,均与销售价格和销量同比上升所致。可见,价高量多的情况下,收入增多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愿后市猪价能够继续保持喜人状态,让猪企们能填平上半年亏损的“窟窿”。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