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疫情进入中国之后,中国养猪行业形成了一股“调猪”向“调肉”转变的风潮,好似“调猪”成了非洲猪瘟扩散的祸水源头。
猪感染非洲猪瘟之后,如果是急性型,很容易被发现症状,尤其是在运输的过程中。广东第一起公开疫情就是顺德运猪到珠海屠宰场的时候发现的,河南郑州的疫情也是由双汇将东北的感染猪运输去郑州的过程中发现的。于是,学术界都据此认为:运输活猪会导致非洲猪瘟的疫情扩散。
恰不知,运肉传播非洲猪瘟的风险更高,更隐蔽,比如,广东佛山的非洲猪瘟都是由“白条肉”传播的。白条肉传播病毒,感染量低,核酸检测CT值高,不容易被运输者和购买者发觉,传播范围更广,传播路途更遥远。非洲南部的非洲猪瘟跨越沙哈拉沙漠传播到非洲北部就是通过猪肉制品运输传播。
建立在“猪肉运输更安全”假设上的任何措施都是靠不住的,颁布的任何文件都是没有理论基础的,更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中华儿女历来喜欢吃鲜肉,而不是吃冻肉,这也是宝贵的中华饮食文化传统,也是中华民族幸福感的根基。强迫老百姓去吃冻肉,一是受到了西方社会文化的影响,二是懒政思想作祟。总之,强迫老百姓吃冻肉是对文化自信的公然挑衅。
慎重考虑“运猪”转“运肉”的政策转变的合理性和合法性。鼓励并发展本地的养猪业,减少“无猪乡镇”,“无猪县”和“无猪市”,满足自给自足,鼓励“自繁自养”,降低养猪规模,从政策上扶持现代家庭农场,减少活猪和肉品的长途运输,才能真正减少疾病传播。在养猪行业中多一些落到实处的技术指导,少一些闭门造车的政策干预。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