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观点 > 内容

李德发院士:“猪公馆”里攀登科技高峰

中国农业大学 2022-07-27

阅读()

李德发教授长期从事饲料资源高效利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研发。构建了我国主要饲料原料在猪上的有效营养价值数据库,创建了饲料原料有效养分动态预测模型;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猪营养需要动态模型,主持修订了2004年版《猪饲养标准》,为我国养殖业和饲料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德发

▲李德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主任、饲料与动物营养学家、博士生导师。

 

李德发教授长期从事饲料资源高效利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研发。构建了我国主要饲料原料在猪上的有效营养价值数据库,创建了饲料原料有效养分动态预测模型;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猪营养需要动态模型,主持修订了2004年版《猪饲养标准》,为我国养殖业和饲料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发表科研论文205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发明专利12项,制修订国家或行业标准17项。培养了143名研究生和博士后,指导的2名博士生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 种山小子 ” 的重大发现

 

1953年,李德发出生在河北隆化的一个小山村。为了生活,少年李德发每天都要到离家很远的山里去砍柴。繁重的劳动让他产生了一个梦想——种山:在家门前种一座山,等山长大了生出柴禾,就不用去远处砍柴了。于是,他就真的把一块石头搬回来“种”在自家门口,每天不停地往石头上浇水。看到儿子给一块石头浇水,母亲非常奇怪,待问明了来龙去脉,母亲乐得直不起腰来。母亲做梦也想不到,就是这个喜欢幻想的“种山小子”,在日后成了国际知名的大科学家。

 

在李德发的童年时代,食品短缺是中国人的普遍遭遇。而在李德发的记忆中,童年最难忘、最美好的事情就是过年吃炖猪肉。

 

李德发

 

1975年,22岁的李德发赶上工农兵大学生的“末班车”,被选拔进了当时的华北农科大学也就是现在的中国农业大学的畜牧系学习,面对众多的研究方向,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猪的营养。

 

从进入大学校门起,李德发就多方面搜集资料,系统地了解中国养猪业的状况。按照当时的统计,猪的死亡率是30%多,而断奶期间的死亡率就占了15%-20%多,也就是说一头母猪如果平均一胎生10个小猪崽儿,总有一两头养不活。这在当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国际学术界都认为影响仔猪断奶死亡的最主要问题是卫生问题,是环境污染导致了大肠杆菌的增多,造成了小猪的死亡。

 

1986年,李德发进入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进修猪营养学。细心的李德发从大豆营养中有了重大的发现。他认为引起小猪拉稀的原因不纯粹是卫生问题,还有更为关键的因素:那就是大豆中所含的一种蛋白。他通过试验证实:用熟化处理的大豆喂小猪,可以提高小猪成活率5%-15%,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极大关注。

 

“猪公馆”里攀登科技高峰

 

为了给中国人争一口气,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和抱负,李德发怀抱着满腔热情回到了祖国。

 

回到母校后,他最初的实验室是“猪公馆”——两排1958年建造的红砖平房,里面的“住户”是供试验用的猪和牛。

 

李德发把猪请到屋外,自己在猪舍里开始艰苦的科研之路。没有项目,没有课题,甚至没试验用的仪器,一个旧皮包就是他的“办公室”,一名校工的儿子是他唯一的助手,一干就是6年。简陋的科研条件同国外有天壤之别,但这丝毫不能消减李德发创业的激情。从1995年起,他开始多方奔走,筹建他心目中集产、学、研于一体的研究中心。

 

1996年5月,在国家计委、农业部、外经贸部、中国农业大学等部门和世界银行、加拿大国际开发署的大力支持下,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这个中心集教学、科研、培训、信息、生物测试和生产与推广六大功能于一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李德发任中心主任。

 

2000年6月,以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和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为依托,他组织成立了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是到目前为止我国饲料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05年,他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联合,共同成立了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永不坠落的梦想和勤奋的脚步,带着他沿着曲折的道路攀上了事业的高峰。2013年底,中国工程院新增院士名单公布,李德发终于在中国科学最高殿堂璀璨群星中闪烁出耀眼的光芒。

 

立德在先 寓教于行

 

李德发院士以自身成长经历以及团队的成长和建设历程为例,从“善、思、忍、韧”四方面对年轻人成长成才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怀善意。要学会善对人生,善对他人,善对朋友,要对事业兢兢业业;二是多思考。要有战略眼光,有远见,对人生事业要有提前策划和设计;三是能忍耐。任何一个成功的人都要经历挫折和失败,忍耐是成功必备的品质;四是有韧劲。坚持追求一个研究方向,扎实做好每一件事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撸起袖子加油干”,就体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

 

李德发院士还特别强调了珍惜时间以及持之以恒的重要性。正是凭着很强的时间观念,善于用好时间,他才把握住很多人生机遇,如充分利用时间自学英语从而赢得了出国留学的机会;用22个月的时间发表了22篇高水平研究论文从而破格晋升为教授。而用持之以恒的态度对待事业、对待研究,也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例如团队坚持了26年的周六seminar,充分锻炼了众多研究生演讲能力,很多学生在毕业工作之后仍表示受益匪浅。

 

李德发

李院士带领本科生实习

 

李德发院士寄语年轻人,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增加自身阅历;要学会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要趁年轻为自己事业的蓬勃发展努力奋斗,要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中。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