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对于我国生猪养殖业此轮的熊市行情是关键转折点,一方面是生猪价格持续回升带动效益好转,另一方面是生猪产能基本调整到位,而供应惯性增长的势头也是开始明显放缓,生猪供求关系已经从供应宽松向平衡过渡。尽管5月下旬以来的猪价走势不尽如人意,且饲料成本依然高位运行,但养殖端的信心已经明显恢复,这是生猪养殖业转市的信号。
数据来源:JCI数据中心
1、5月国内猪价颇有些“虎头蛇尾”,养殖效益却重回盈利区间
今年5月,我国猪价在政府加大冻肉收储、新冠疫情对市场物流影响、百姓居家囤货需求增长、养殖端对低价抵触情绪较浓等因素共振影响下,呈现一轮较为明显的上涨行情。根据JCI数据显示,5月国内猪价环比增长14.3%,较上半年低点累计25.5%。生猪养殖效益则从一季度的深度亏损中大幅升至小幅亏损,南方多数地区已经率先实现“扭亏为盈”。同时,受猪市行情回暖提振,仔猪市场也同步出现回暖,补栏积极性回升。
数据来源:JCI数据中心
2、传统消费淡季、新冠疫情影响需关注,6月市场或迎窄幅调整
进入6月,我国猪市行情会如何演绎?我们需要关心点什么呢?
市场需求。疫情对于餐饮消费的冲击不容小觑,从本质上说,在目前的供求关系下,若没有餐饮消费的“支撑”,畜禽价格仍面临较大的震荡压力,同时还有来自于传统消费淡季带来的利空打压。JCI分析认为,若全国疫情形势好转,餐饮业需求可能会出现一波较强的反弹,这对于市场价格将带来较大提振。
成本压力。当前国内玉米价格偏强运行,饲料价格再度趋升,由于我国生猪养殖业还没有完全实现盈利(即部分地区猪价仍然低于成本线),效益亏损风险仍然存在,加之夏季养殖成功率较低,我们还应谨防短期震荡风险。
疫情防范。自2020年开始,我国非瘟疫情大多以点状、散发居多,2021/22年疫情数量明显减少。但据韩联社援引韩国江原道政府消息报道称,该地一农场出现非洲猪瘟疫情。消息指出,此为今年以来首例非洲猪瘟病例。JCI提醒,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发展基础源于无重大致死性疫情出现,因此对于ASF疫情的防控仍应是重中之重。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周期性规律、市场心理博弈、宏观调控政策、供求关系变化等因素分析,我们基本上可以判定,我国生猪养殖业的熊市行情已经结束,但牛市行情的到来仍然需要较长时间,毕竟当前生猪养殖业的整体产能已经处于历史同期较理想的水平,而新冠疫情仍对消费层面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对后市应同时报有乐观预期和风控意识,下一轮我国生猪养殖业的牛市行情或许仅仅是个“小牛”行情。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