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观点 > 内容

焦点!如何突围“猪贱料贵”之局?

猪e网 2022-03-30

阅读()

2022年以来,养猪业步入深度亏损期,在这一条链上的人和产业都如履薄冰、举步维艰。“猪贱料贵”拖垮的不只是猪场,饲料经销商作为养殖户与饲料企业之间的关键枢纽带。

2022年以来,养猪业步入深度亏损期,在这一条链上的人和产业都如履薄冰、举步维艰。“猪贱料贵”拖垮的不只是猪场,饲料经销商作为养殖户与饲料企业之间的关键枢纽带,正深陷三大困局:

 

销量急剧下滑,经销商的销量普遍萎缩严重,大部分同比下降30—50%;

 

货款回收难度增大,养猪已经步入深度亏损区,不能履约付款的人将会增多,大大增加了经销商经济压力;

 

利润下降,饲料原料大幅上涨,经销商为了保住用户,涨价不能一步到位,导致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台湾普罗国际集团在行业步履维艰的情况下,教保料逆势增长,保育料大单品突破月销量更是突破3000吨。本着金针度人、为行业发展做积极贡献,猪易特专访台湾普罗国际集团大陆区副总裁、营销总监陈伟先生,一起看看陈伟先生的前瞻观点和建议。

 

图片

专访嘉宾:台湾普罗国际大陆区副总裁、营销总监陈伟先生

 

普遍怨声载道,是危?还是机?

 

针对当前饲料经销商普遍怨声载道的现象,猪易记者提问陈伟先生,这种情况,是否意味着饲料经销面临着巨大危机?目前的行情对普罗国际集团的经销商影响大不大?

 

陈伟先生认为所谓危机,应该辩证来看——危险和机遇并存。愚者和弱者看见的是危险,智者和强者看见的是机遇。当前行情对于普罗国际的经销商影响微乎其微,甚至专做教保料的经销商还能逆风而上、砥砺前行。首先,普罗的企业文化讲共创共享,经销商是普罗的家人和伙伴,而不是利润的制造器。同时,我们与经销商之间有着稳定的合作关系,更是形成了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最后,普罗国际集团一直坚持走高端精品路线,更加注重企业的精准定位,首先考虑的是专业、技术、知名度和信誉,然后才是销量和市场份额。

 

赊销能扭转困局吗?

 

针对现在有些饲料经销商试图依托饲料企业赊销,然后赊销给用户来扭转困局的情况,猪易记者在专访中与陈伟先生探讨这条路能不能走通?

 

陈伟先生判断赊销模式将会给经销商群体带来巨大挑战,银行的LPR不断下调,释放资金,加上国际形势的瞬息万变,通胀已经是必然,资金回收难度增大,恶欠比例增加,走向灭亡。同时,饲料企业的本质就是加工厂,随着行业的发展,饲料的毛利也在降低。部分企业为了突围,选择走赊销路线。这样不仅承担着无限的资金压力,更承担着资金风险,企业要生存,只能选择巧立名目或者降低饲料的品质标准,从而增加毛利,解决资金压力。这无疑是饮鸩止渴,让产品的终端性价比降低,进一步让养殖户的亏损雪上加霜。

 

经销商依托厂家赊销,存在产品隐患;养殖户依赖经销商赊销,承担高成本风险,这样的结果导致行业不但难以净化,中国养猪业的发展步伐也会受到滞缓。

 

突围有道!早行动,早突破!

 

对于记者提到的目前经销商到底应该如何突围?陈伟先生建议:

 

第一、快速选择适合自己的运营模式,联合想做“大事”、志同道合的同行,形成饲料经销联盟,与饲料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伙伴”或者代工。

 

第二、快速寻找并抓住率先变革、细分产品、细分市场的有“标签色彩”的饲料企业。这些企业前瞻性和专业技术性非常强,当下可能不是大型企业、知名企业,表面上看起来资源整合能力并不强,但却是行业未来在部分市场或部分产品的引领者。这种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必须快速抓住,抢抓“有力渡口”,共享发展机遇。如普罗国际专注做高端高档猪用教保料,教保料的核心技术是行业的佼佼者和引领者,普罗国际致力于打造世界级精致农牧企业,产品不单单只是充当流通物品的角色,更是攻城拔寨的利器。

 

第三、具备条件以利换量(暂时牺牲利润,换取销量)的客户需要立即行动起来。当下主要以零售小散的乡镇经销商,经历这次危机以后,销量变得非常有限,甚至物流运输都会成为一个具体问题。这个时候,及时建立一个区域服务中心,对优质资源进行快速占领,并尽可能地整合物流、金融、信息、技术、服务等资源。迅速把市场因“蛋糕”变小,配送困难而含金量比较高的小客户变成自己的服务对象,抓住散落的钻石。

 

第四、寻找和选择有能力定向扶持具备条件、有发展欲望的战略合作伙伴的企业,让自己成为新时代区域的标杆,当地“寡头”饲料经销商。成为真正转型的、新生力量的饲料经销商。消极维持,怨天尤人的经销商势必会成为行业前进的垫脚石。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