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养猪企业三季报的关注和讨论仍在继续。甚至可以预计,在一些企业本月内将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上,这一话题的热度亦会不减。
温氏股份:加快推进屠宰及养殖升级两项战略
温氏股份董事会秘书梅锦方在长江证券农业电话会议上介绍到,公司目前正加大力度推进屠宰加工转型升级及养殖模式迭代升级两项战略。
屠宰加工转型升级方面,温氏成立了南方食品公司和北方食品公司筹建办。其目前生猪单班屠宰产能约150万头/年,下一步将按照80%为毛猪、20%为屠宰产品来布局生猪屠宰业务。
养殖模式迭代升级方面,温氏从去年底到今年初已确立转型升级为“公司+养殖小区”的合作模式。公司新发展的区域或新批养殖项目均采用“公司+养殖小区”的模式,且小区内全部采用委托养殖的方式,由合作农户来养殖。
该公司表示,养殖模式的升级主要基于四点考虑:政策对环保的要求提高,政府层面的倡导,公司对养殖资源掌握的需求,以及提高生产效率。
温氏今年还对养猪事业部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拆分为种猪事业部、猪业一部和猪业二部。据介绍,其种猪事业部将独立经营,定位为商业育种公司,在保障公司内部种猪供应的同时,要为国家与同行企业做贡献,目标是要做到中国第一、世界一流。
关于明年的猪价,温氏认为这主要取决于复产的进度和力度,及非洲猪瘟对行业的影响大小。“明年上半年预计还是处于高位,下半年价格可能会有所回落”。
新希望:预计今年底资产负债率会降到50%左右
新希望六和董事会秘书胡吉在分析师电话会议中指出,截至9月底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达到58%,比去年年底有将近8个点以上的提升。但后续两个月公司会有大概70亿元权益类资金陆续到账,预计今年底资产负债率会降到50%左右。“50%一直是公司管控资产负债率的目标。”他称。
事实上,该公司的负债结构也在持续优化,即偏向了长期化,很多都是8-12年的长期借款,这对于公司的还款压力和风险控制都有利。
另据介绍,截止到9月底,新希望已经竣工的自育肥猪场可存栏135万头。之后的一段时间,其自育肥猪场的建设会大大提速,特别是随着在某些区域种猪场的布局已经大致完成,建设重点将转向育肥场。预计到2021年3月底,该公司可具备存栏500万头以上的自育肥产能,对应约1000万头的出栏量。
“希望明年全年肥猪出栏自育肥的占比能有50%,之后自育肥的比例能达到更高。”胡吉称,公司明年保底2500万头出栏,并会冲击3000万头目标,其中外销仔猪最多不超过500万头,外购猪苗则始终控制在300万头以内。
据透露,1-9月新希望自有猪苗育肥的成本约为13.9元/kg,外购成本大概在29.7元/kg,比预期高一些。其外购将按照120kg、出栏成本在26-28元/kg来管控。
金新农:前三季度销售种猪近7万头 当前仔猪销售压力较大
金新农董事会秘书翟卫兵在与投资机构的电话会议中透露,9月份公司生猪销售创造了今年也是历史以来的单月新高,其中销售种猪17,271头,仔猪37,171头,商品猪27,260头,合计81,702头。单三季度销售生猪158,661头,其中种猪43,311头,仔猪71,254头,商品猪44,096头。公司前三季度累计销售生猪333,683头,其中种猪69,072头,占比20.70%;仔猪145,966头,占比43.74%;商品猪118,645头,占比35.56%。
据介绍,该公司前三季度种猪的成本为28.85元/kg(均重64.8kg),单头成本1800元左右;仔猪的成本为36.87元/kg(均重11.44kg),单头420元左右;商品猪的成本为16.64元/kg(均重114.43kg)。
按照其年初所制订的生产计划,四季度生猪出栏销量会大幅放量,差不多是全年销量的50%以上,预计与前三季度销量相当。
翟卫兵指出,目前商品猪销售不是问题,但仔猪的销售压力比较大,主要是商品猪掉价,导致仔猪掉价更厉害。“虽然说目前仔猪还是有不错的利润,但市场补仔猪意愿没有前期高”。
金新农目前拥有的能繁母猪在5.1万头左右,后备母猪不到3万头,总体母猪数不到8万头,但到年底其母猪数达到10万头的目标不变,明年出栏经初步测算可以达到150万头左右。
按照金新农的《五年(2020-2024年)发展战略规划》,其将力争在2024年实现生猪出栏600万头。该公司正按照母猪25-30万头产能进行布局,到目前已经储备的养殖用地及正在办理中的用地的总产能已达到680万头。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