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生猪养殖企业动辄上百亿元的盈利刷新了市场认知,然而随着行业产能逐步恢复,养猪人“躺赚”的好日子或也难再长久延续。
回到九十年代,那时家里养头猪是件很幸福的事情。年前将猪杀掉,家里可以吃好几天猪肉,
每次都是小孩开学交学费或者遇到要用钱的时候杀一头卖掉,那时候一头猪对一个家庭来说简直就是一大笔能增值的存款,除种地之外的一大笔经济来源,关乎整个家庭的经济。
猪肉卖了可以凑齐小孩上学的费用,猪养活了农村多少大学生,它的伟大,作为农村出来的娃才能体会的到。
有网友说,前些年,环保查得不严的时候,农村到处开花的猪场真正是一害。多数猪场的猪粪、尿不经处理直接排入小溪、小河、长江……特别是排入小溪的,那条小溪在小子上初中那会儿里边还有很多鱼的,高中时因为污染,猪场以下部分鱼已经全部绝种,并且在天气热的时候奇臭无比,闻到直想吐。
而农村养猪的,现在基本上都是中老年人在养了。三十岁以前的年轻人不出农村讨生活的少之又少,当然小子所在的村庄是穷乡僻壤。
并且多数村里人养猪已经不是为了出售,好多只是为了养一头过年猪,让家人吃上放心肉。并且在咱们那儿的农村人几乎都认为自家养的猪,肉更香,口感更好。
在江西西北方向的一个小县城,一直以来镇上80%的人口都是靠生猪的产业为生,因为环保问题,加上非洲猪瘟,这条产业基本没有了,养殖的都是散户,也是上了40的人,众观上面的数据,本人以为并没有那么乐观,中国是农业大国,绝大部分都是散户散养,投资成本高,抗病风险弱,加上环保政策一刀切,生长周期长,生猪的存栏率并没有实际上那么乐观,老百姓的饮食习惯,肯定是供不应求。
今年养猪,(云南大理)年初太难,目前有起色,但价格也是全国最低,地点远离城市,土地自己的,猪喝的澜沧江的水,不是太高端的自动化,人工成本极低,每头猪净赚800多的样子吧,每月平均120头出栏,同时周边种植了120亩柠檬,80亩坚果,希望一切风调雨顺,不求各种爆发,只求稳稳当当,目标5年出栏5000头进发。
散户的退出对这次肉价上涨有很大的权重。环保的执行如何和养殖业产能的不下降要兼顾好,现在肉类价格上涨的太厉害了,牛羊肉都有30%的涨幅了。
大型养猪场和中小型养殖户都不希望散养户的发展,猪多了,价格要下降,暴利将停止,对于亿万消费者是利好。
从去年到现在,在农村有人五头母猪净赚23万多。
也有人养猪倾家荡产,有的挣好几百万。猪周期以后会怎样,还不知道,在陆家嘴,你至少可以找到5000个对养猪产业分析地头头是道的金融民工,比上海养猪的农户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