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观点 > 内容

复养需要“有勇有谋”,邵国青研究员支招:建立可靠的生物安全体系的复养方法

猪兜 2020-04-24

阅读()

实践证明,非洲猪瘟可防、可管控。无论规模大中小的猪场,都有取得成功的案例。在此过程中,生物安全是防控非洲猪瘟唯一可行的道路,关键是有方法。
  非洲猪瘟发生以来,业内一直在千方百计寻找防控方法和技术。
  
  实践证明,非洲猪瘟可防、可管控。无论规模大中小的猪场,都有取得成功的案例。在此过程中,生物安全是防控非洲猪瘟唯一可行的道路,关键是有方法。
  
  生物安全是一种健康管理思想
  
  “生物安全是一种健康管理思想,有3个内涵:是一套体系、一种方法、一个意识。”4月22日晚,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邵国青研究员在硕腾云课堂·名家讲坛直播节目中如是说。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邵国青研究员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邵国青研究员(右)做客硕腾云课堂·名家讲坛
  
  硕腾(中国)猪事业部技术负责人王科文博士(左)同时出镜
  
  非洲猪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生,让我们开始正视生物安全。在邵国青看来,对于生物安全,从了解、掌握,到应用、形成习惯,并重复检查、变成日常,还需要较长时间的训练。
  
  众所周知,俄罗斯经过10年探索,依靠生物安全恢复了规模化养猪生产。从我国防非、抗非的历程来看,在经历了如临大敌、大量清群之后,借鉴欧洲经验,中国式三道屏障的生物安全思想已逐步形成,即:物理屏障第一,建立围墙;区域屏障第二;意识屏障第三。
  
  面对非洲猪瘟:清群,清除,还是与病共舞?
  
  邵国青直言,清群是最经济的方法。
  
  有一部分中小规模和散养的猪场曾尝试带病生产,同时行业内也探索过很多方法,诸如阳性群剩余肥猪转母猪、黏膜免疫技术、使用破坏囊膜的药物、使用抗炎中药、饥饿疗法、放血等,但遗憾的是,都没有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据邵国青介绍,2018年底从临床观察推测,非洲猪瘟病毒的接触性传播与黏膜损伤有关,当时有种猪场依靠精确检测去除病猪,可以保持大群安全40天以上,初步发现了防控非洲猪瘟的新思路。关于精准清除,据国外报道,阳性猪群清除后,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猪群能够隐性带毒。随后,经过不断地摸索、尝试,很多猪场根据自身特点,形成了多种成功防控非洲猪瘟的经验。
  
  他援引江苏连云港连成牧业公司负责人的话说,在复养上,没有任何独门绝技,就是严格执行生物安全制度罢了。
  
  场址选择是重中之重
  
  然而,并不是每一个猪场都能成功。比如,位置不好的猪场难以成功。
  
  邵国青认为,在采取生物安全措施时,场址是应该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由于对猪最大的危险是感染猪或被感染猪污染的物品,因此,理想的场址应尽可能远离其他猪,而且,好的场址是防止空气传播的疾病进入猪场的唯一有效的措施。据邵国青介绍,目前很多地方将适合建猪场、有天然屏障的土地,划拨给规模化猪场的建设,或者发展区域性楼房养猪,来回避场址选择带来的问题。
  
  生物安全体系构建方法
  
  生物安全已被证明是现代化养猪生产中可复制的有效方法。邵国青将建立可靠的生物安全体系的复养方法,归纳为16个字:建立体系、刻意训练、重复监督、持续改进。
  
  阻断非洲猪瘟的第一道防线:围墙
  
  欧洲控制非洲猪瘟最简单的方法是用围墙阻止野猪进入。邵国青坦言,围墙,对于中国猪场同样非常重要。“猪舍围栏应该包括猪舍外的围墙和栅栏。”他说。
  
  区域屏障第二:场内单元格管理,场外分级防控
  
  “建立分层次、单元格化的生物安全控制系统,这有点像人的组织细胞,都是通过每一个细胞的小单元保持内部的功能完整性。”邵国青强调,场内生物安全的目的是禁止任何生猪及其产品进入。
  
  他建议猪场分四级防线防控,分别是缓冲区、隔离区、生活区、生产区。“分级防控区管理必须进行结构改造,要通过大规模、全覆盖的采样检测,来不断评估消毒效果和生物安全的可靠性。”
  
  在他看来,如果能做到分舍、分栋检测,极少有场区会造成全面污染。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设施设备很先进的现代化猪场‘中招’,是因为厨房”,知晓症结之后,猪场通常的做法是将厨房外移,远离生产区,比如将厨房外移到猪场外围1公里左右。 
  
  意识屏障第三:人员、材料、食品等,尤其运输汽车
  
  以人员管理为例,邵国青建议按照猪场布局及生物安全四级关口(绿/黄/橙/红)进行清除和消毒工作,每个区域完成验收后进行封闭隔离。
  
  对于车辆管理,要建立四级洗消中心。还应注意,饲料车、装猪车、物料车的路线要根据周边疫情动态调整,尽量避开污染区域。
  
  邵国青强调,车辆洗消流程里最关键的是高温干燥,通常建议60℃、2小时以上。 
  
  早期排查和精准清除五步关键点
  
  在直播中,邵国青指出,应对非洲猪瘟,要从早、快、严、小,升级到早、快、准、狠。
  
  生物安全出现漏洞是大概率事件,早期发现和清除的本质上是实施场内净化。这需要满足3个先决条件:一是大环境没有源源不断的病毒输入;二是有办法阻止传播途径,猪群有抵抗力;三是传播不快,空气传播难,有操作时间。
  
  外源病毒的清除和净化是复养的重要条件。
  
  研究发现,非洲猪瘟初期传染性低于33%,经典猪瘟的传染性接近50%,口蹄疫的传染性大于66%。
  
  在互动问答环节,邵国青表示,随着散养猪场的减少,非洲猪瘟病毒在环境中的病毒载量已经大大减少。根据检测数据,有3个途径仍然需要非常小心。一是来自菜市场的肉品、环境污染;二是车辆运输携带污染;三是员工进出。“去了有污染的地方,回到猪场后,即便是一般的洗澡,都有可能在身上检测到非洲猪瘟病毒基因。”邵国青补充说。
  
  来自临床一线的实践发现,非洲猪瘟早期发现、早期清除的钻石期和黄金期时间是在最初的4~5天。
  
  一般地,感染非洲猪瘟病毒4天内,猪只并不表现出典型的临床症状。因此,邵老师提醒大家,拱料不吃是最主要的非洲猪瘟早期临床特征,发现后要及时隔离疑似病猪。
  
  谈及精准清除成功判断标准,邵国青表示,2周潜伏期无新发病例,3周更安全。 
  
  早期排查和精准清除的五步关键点
  
  第一步:第一时间发现感染猪。
  
  第二步:实验室确诊—紧急封锁,阻断传染源扩散。
  
  第三步:根据实验室准确显示的污染面积和程度决策。
  
  第四步:无害剔除病猪,切断传播,环境消毒。
  
  第五步:高度警惕,巡栏观察2周,重复清除。
  
  猪场复养成功的四步科学方法
  
  邵国青提出,猪场复养成功的四步科学方法包括:第一,提出问题,充分理解构建生物安全体系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
  
  第二,制定方法,要抓住解决问题的每一个环节,建立解决的清单和操作SOP。具体来说,要对人流、猪流、物流、车流、检测、反馈这6项决定生物安全质量的关键内容,形成具体的可操作的解决方法和评价方法。
  
  第三,检查反馈。要有高质量完成生物安全体系运行的保障手段。执行力好不好,一看有没有检查,二看有没有实验室检测的数据反馈,三看有没有瞒报、谎报。
  
  第四,总结提升,要具有不断解决新问题的应变能力。生物安全的新问题、新隐患是不断出现、不断变化的,生物安全体系管理需要形成预见隐患、及早发现隐患、解除隐患的应变能力,需要通过总结提升实现。
  
  谈养猪业未来,非洲猪瘟的未来
  
  复养需要“有勇有谋”,首先要做出决策。眼下,对于大部分猪场来说,通过生物安全管理或者通过精准清除,是有机会的。
  
  如何做出决策?邵国青指出,未来因素是最重要决策依据,着眼长远,不仅可以保持生产稳定性,还能使利益最大化,第一层次的决策因素是安全生产,以及未来对健康产品的需求。
  
  他认为,人工智能(AI)将改变世界、改变所有产业形态,养猪业也将受到影响。譬如,无公害绿色生态养猪产业链会逐步产生、扩大。
  
  最严密的生物安全体系也会出现漏洞,非洲猪瘟出现后,会帮助我们在管理思想上回归大道至简。正如邵国青所言,最高水平的管理态度是健康管理或生物安全,可以为长期稳定的规模生产带来可靠性,它能使猪场立于不败之地,其核心技术是建立体系、刻意训练。这也意味着,猪场管理,要从追求最高目标向立于不败之地转变。
  
  谈到非洲猪瘟在我国的发展,邵国青预测,非洲猪瘟将在不长的时间里在猪场得到清除,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有效控制。“很可能会在意想不到的时间里开始实施清除(计划),目前暂时的困境也将过渡到全国的控制和净化。”他进一步解释说。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