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禁抗已经进入倒计时,现在市场上的替抗方案百花绽放、的多不胜数,至于真实的实效怎么样?只有尝试过的才有发言权。最近我这里对于饲料禁抗特别是教保禁抗关注度最多的不是企业、也不是猪场,而是经销商和技术服务人员,这是非常有意思的。
担忧:
这些先知先觉的经销商和技术人员最为担忧的就是禁抗以后自己现在销售的教保料的抗腹泻问题。根深蒂固的:上食快、吃的多、不拉稀的所谓教保测评标准现在和以后该怎么讲?怎么玩?
锌被限量,抗生素在饲料中被禁用,那么毫无疑问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7月1号之后,在教保料的市场反馈中会是一个坎,迈过去,就是新生,迈不过去,就是麻烦。这是一个现实问题。
无论是站在经销商的层面还是技术服务人员乃至业务人员的角度来讲,这种担忧是一个现实问题。一旦对于即将到来的教保禁抗准备不足,就意味着更多的投诉和麻烦,甚至丢用户的风险。
因此,如何解决这个现实的问题,进而平稳的过度,保住自己的用户基础甚至逆市发展,就尤其重要了。
准备:
我们这个行业从来不缺聪明人,更不缺有准备的人。在教保禁抗的大势之下,有很多很有意思的准备,无论是企业、经销商还是服务人员。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在教保料本身作为突破点;第二种,以变通的方式通过兽医和兽药服务在猪场的使用中弥补教保料禁抗后的不足;第三种比较厉害,那就是集第一+第二种大成者,确保万无一失。
在这种准备中,从综合成本上讲,第一种是成本较低的,第二种相对较高,第三种成本最高。但从服务力的预期结果来讲,第三种最好,第二种次之,第一种最次。
故而,我们就得到一个清晰的脉络:在所有的准备中,服务成本决定着最终的服务实效,特别是在教保禁抗的准备和初级阶段。
成本问题:
如果大家关注最近整个养猪业动态的话,被讲的最多的是饲料涨价风波,原因也很简单,提到最多的是原料成本的上升。
讲真的,在当前的猪价体系下,真正养的好的、有现金流的猪场,对于这点价格波动真的并不敏感,他们关心的重点并不是这点成本,而是如何真正有效的能降低中枪几率及提升猪群健康度和成活率。在这个核心需求面前,天天炒作饲料涨价风波是否搞错方向了呢?
就像教保料禁抗后的问题,其实核心并不是所谓的技术问题,而是成本问题,两年前我们就开始了这方面的践行和测评准备工作,最高的时候教槽料增加过将近3000元的成本,最后发现依然不能保持其稳定性。折腾了2年多的时间,最后发现了不是技术和方向的问题,而是品控和服务力的问题。
故而,我们又经过1年多的沉淀和准备,重点在可控性及服务力上做突破和积累,发现现在成本控制在每吨500元以内的基础性方案就已经很棒了。如果你非要去按照以前高锌的标准去要求的话,那是做不到的,如果在于抗生素的实效对比上,还是非常有优势的。
因此,站在猪场使用的角度和最终的结果经验积累的角度来讲,教保料无抗并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成本的问题,这个成本里包括:产品力、品控力和服务力三大重点环节。
逻辑关系:
产品力是基础,品控力是保障、服务力是补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产品力给力,那么在品控和服务上就可以相对省力,产品力和服务力给力,但品控不给力,就面临着更多的投诉风险,产品力给力,品控力给力,但服务力不给力,不能及时的、有效的解决用户的投诉问题,最终就会羁绊自己产品进入市场的速度和影响其最终的实效结果,进而影响自己的市场扩张步伐。
故而,对于设计产品的契合度、用户的精准定位、成本和技术上的投入是产品力的技术,而品控是保障产品稳定的基石,大家可以回味下,有几个从事饲料销售、推广的企业、经销商和技术人员没有吃过品控的亏的?
以前的服务力可以糊弄,用营销的手法掩盖和替代,以后呢?随着猪场认知和技术上的进步,再试图用这种手法去代替,结果也是可以预判的。
风险:
不同的认知,不同的定位,不同的设计思路会带来不同的竞争力及风险。
比如我们在即将禁抗的准备中还妄想违背乳猪的生长发育特性,还在试图去通过药物的手段去掩盖那些猪的生长发育天性,所面临的风险你懂的。
再走这条道路是风险巨大的,特别是有些添加剂企业为了讨好这种风险,在替抗的过程中采取一些违背法律法规的方式,通过使用一些未知的抗生素联合复配的方式解决的方案,是经不起时间的验证的,也会面临着违法违规风险的。
在产品力、品控力和服务力上做不好,是可以通过时间、合作方式去弥补的,但是违法违规的后果........你懂的。
经验:
其实无论是饲料企业、还是经销商和技术服务人员,传统的认知中大部分人最为担忧的是吃上自己的料会不会腹泻的问题,如果腹泻了怎么去给用户解释?怎么去解决的问题?.
站在我们的经验角度,可以负责的给大家讲,其实90%的猪场用户,特别是养猪能力较强,又有一定家底的猪场来讲,对于这个问题的敏感度并不是大家想想的那样。
他们往往在意的并不是腹泻本身,而是一旦腹泻之后,你有没有行之有效的后续方法和方案帮他们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深度、力度和宽度又是多少?
腹泻是一个症状,引起腹泻的原因有很多种:腹部受凉、伤食、细菌性、病毒性、中毒性........。我们做的是饲料,不是药物,本身在方向上就是错误的,饲料厂能替代兽医的专业服务吗?当然是有问题的。当我们的思维是掩盖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时候,在方向的选择上已经错了,结果会给力吗?
故而,在教保料的设计上,我们只要尊重乳猪的生长发育特点,基本上做到乳猪脾胃功能的强大,一般性的细菌性腹泻有预防方案,通过大原料的处理和复配,能让乳猪的脾胃功能尽可能的强大起来、抗逆性能强大起来、活力度可以被简单的对比感知...........足够了。
至于,一般性的腹泻问题和疾病性腹泻、或者管理上的漏洞.....你不养几个实战型的兽医或者找几个具备这种能力的经销商去深度合作去解决,难道你想把你的饲料做成万金油?大力丸?
简单:
如果我现在说,教保料禁抗后的产品设计、品控保障、服务助攻其实很简单的话,会有不少人向我吐口水.............。但事实就是这样,我也很无奈!
因为早在很多年前,我一直给我们合作的用户强调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教保料的本质就是饲料,饲料应该回归饲料的属性,教槽的本质目的和功能就是教槽,保育的本质目的就是保障乳猪的育成率,兼顾其健康度。因此,还不被不少人吐槽..........
也正是这种另类的坚持,奠定了现在坚实的根基,通过理念上的筛选、体验中的碰撞、不断的尝试、离开及留下,多年的一线积累和优化,我们积累了一点坚实的根基,并由此而坚定了方向和信心。
其实我们现在最基础的一线教保无抗的方案在一线的真实情况是腹泻率大致保持的10%-20%之间。如果是少喂、勤添和技术管理比较到位的,基本无腹泻,反之,如果自由采食、技术管理上有瑕疵的,腹泻率和出现的几率就偏高,但只要按照减料、控料的方式去改变,特别是饲喂方式上改变一下,这些出现腹泻症状的现象大部分都可以达到不治而愈的结果。如果遇到特殊的情况,兽医的方式去解决,很困难吗?
因此,对于无抗教保的设计,在我们看来,根本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成本问题,更是认知和选择的问题!
以前讲这种话可能自己觉得自己都有点装,但是现在讲这个观点,支撑观点的已经不是理论,而是众多的一线猪场体验案例反馈及结果!就是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