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观点 > 内容

陈贤棠:新冠疫峰已过,严重缺肉开始,8-10月猪价将达高峰

农牧前沿 2020-04-09

阅读()

生猪要恢复到正常的生产和供应水平,除非疫苗面世和政府全面出手,否则两年内可能性几乎没有。
  生猪要恢复到正常的生产和供应水平,除非疫苗面世和政府全面出手,否则两年内可能性几乎没有
  
  “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如何翻覆疫峰后的猪业
  
  “有形”与“无形”之手如何翻覆疫峰后的猪业?
  
  今年三月份以来,猪市跳起了醉步探戈,一步三回头,扭身退后走。
  
  谁都知道,今年缺猪比去年更甚,价格应该是广东音乐步步高才对,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猪价如此反常地趔趄碎退?是不是今年的猪价基本上就突破20元没戏了?
  
  这恐怕还是要用全面的、发展的、有联系的方法来研读,才可以得出比较准确的判断。因为这一轮的后移波动,原因比较复杂,特殊性更是尤为明显。
  
  除了“节日后,价格滑”这个有一定普遍性的规律外,今年春节后的新冠大疫,导致全国性的封城、封路、封村,严重地“堵”住了猪的市场流通,也严重的“封”住了人民的消费需求。而三月份后,随着这些封闭,特别是封路的打开,让憋得太久也就是积存一个多月的大猪,纷纷出市。应该说,这样的“堰塞湖”由于春节前就累压,一下子奔腾而出,量大力悍,特别是北方的解冻,二师兄更是纷纷地“猪南飞”,市场供应量的由疲变坚,是可想而知的。这是其一。
  
  其二,由于这次前所未有的疫情,让无数的餐饮场所门可罗雀(估计年内有五分之一以上要与市场告别),加上复工、复学不能全面开展,旅业、商业更是狂风飞絮,稳定无望。这些需肉大户难以为继,决定肉类市场的严重萎缩。
  
  其三,消费能力与欲愿走低弱化。这个问题疫后更加突出。普通百姓的打工一族(占全国劳动力的三分之二强),两个多月没有开工,也就是没有收入,何况哪一天可以正常上班,心里没谱。而疫情也弄得大家一夕数惊,多少人惶惶不可终日,时时不能宽心,煎熬得很,咋可能去大胆消费?所以,别说大快朵颐不好想象,就是小酌也可能扭扭捏捏。而去年下半年猪肉的高价一直下不来,可是家禽却出现少有的白菜价,“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大家当然对猪肉的热衷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冷刺激。
  
  还有,恰好三月份那个如影随形的非瘟开始乘人之危作乱四方,官方也多数量的予以公开,更是加重养殖人的疑虑。入袋为安,恐慌快抛,成为许多养殖人的选项。另外就是为了防疫与稳定的需要,国家前所未有地在两个多月内高频率地放冷肉,尽管总量仍少不见得可以改变和决定有效供应,但效应的影响作用还是有的。
 
猪肉消费
  
  这些方方面面的综合作用下,猪价出现下滑,并不值得奇怪。但,还没有滑到去年11月的幅度,高价局面没有改变。
  
  可是,毕竟下滑了一个月,会不会持续性地一滑再滑?年内可以吃便宜肉了?
  
  如果有这样的观点,可能应该纠正过来,因为那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也是不可能的。
  
  毕竟,现在全局的性质依然是缺猪,而且缺猪的高峰期还没有到。也就是说,缺猪少肉这个性质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1月31日面对举国惊慌,朋友们均面有悸色,我在《国难思良将》一文中斗胆肯定只要继续我们当时的封闭做法,发挥我们体制这方面的优势,两个来月就可以解决问题。公开此文后,一些熟人误以为我是为了安慰他们的提供点正能量宽心话,让大家不害怕而已。现在证明可能给我蒙中了,因为疫峰已过,无可怀疑,连风暴中心的武汉市,困了76天后的今天也终于结束停摆开始解封复苏。
  
  当然,中国如果不出意外疫峰是抛后了,但对全世界还不能那样理解。疫兴未艾,许多国家估计还要折腾个把月才到高峰。可以说,这次的疫情给世界带来太大的影响,而对猪业,也是非同小可。我甚至认为,有的方面如果处理不好,就等同于第二次非瘟浩劫。对此,我们不能丧失定力,不要漂忽不羁随便听风是雨地摇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变局仍在进行时,一切都没有固化,而且,结局并没有清晰明朗,也难以把控,但也必须看到,方向与事实演化进程,却没有偏离事物的发展规律轨道。
  
  那么,今年的猪市大概率变化应该是怎么样的?我们不妨分析一些与之密切相关的主要元素,可能可以权当判断的逻辑依据。
  
  一,国际关系。好像有的朋友认为,由于大疫需要国际合作,而中国在防疫方面成绩斐然,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坡坡坎坎,不时摩擦的外交形势大为好转,特别是其中的核心中美关系终于多云转晴,贸易战不会再起等等。不过,可能恰好相反。正是因此大疫,我国的对外关系考验更为严峻,形势更趋复杂,处理难度也更高。欧美大陆由于条件较佳,各方占优,一旦重视,大疫之治不会很久,如果用我国模式,充其量两个来月就可以搞定。但非洲与印度等落后地区,条件恶劣,就真的不好说了。弄不好世界逾半人口染上,终结此难就遥遥无期,人类很可能就与疫共舞长期共存。不论如何,是前所未有的疫劫,手尾也肯定很长。为此,世界上不少人,特别是西方政客,不会善罢甘休,甩锅埋怨,毋庸置疑会冲着中国来,现在这方面的动作已经出现。这样的国际关系,一定会在国际贸易中反映出来。对我国的农业养殖业而言,弊大于利是明显的,也许未来几年有加重的可能。应该说,我们这方面的研究与对策,起码从外交发言中,会不会火上浇油不知道,但的确看不出有什么深刻和长远研究把握之处。我们的养殖业,如何来已雨绸缪,提高警惕并做必要的准备,化弊或躲弊,争好取利,是为重要。
 
生猪
  
  二,能繁母猪。元旦后,就有不少的乐观信息传出,主要是去年九月份后能繁母猪已开始增长。农业农村部也传出令人更加惊奇的表态(这些年他们的惊奇发言不少),那就是今年底全国的生猪生产与供应就可以“基本上”恢复到正常水平。如何看待这个决定生猪供应量的核心问题,我觉得还是要实事求是才可以准确掌握真相。一是,我们的官方统计,一直以来都是规模场为主,散小户从不入其法眼。但,偏偏散小占中国养殖业的半壁江山,因此,缺乏这方面的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与全面性是打折扣的;二是,规模场去年夏末非瘟稳定后,就开始高歌猛进地大建扩建,为此,这个领域的增长,是必然的,但是否就可以代表全国,可能需要从长计议;三是,增长幅度太小,基本上不到两个点;四是,增加的能繁母猪里,许多是自产自育的三元猪。这些猪,生产能力、健康水平、生猪体重、能繁期限、饲养承包等等,都是问题不少也还暂时解决无门。因此,此猪非彼猪,不可同日而语,无法用往年正常的能繁母猪来看待推算现在的供应能力;五是,由于非瘟对养殖业的难舍难分,挥之不去,因此,能繁母猪的数据病毒性波动,仍难以把控。六是,如果从国外渠道来解决,也可望不可即。今年以来,我国想方设法,才引进各类种猪4325头,作为动物园的观赏物使用数量上也许过得去,但作为引种,只能说聊胜于无。看来,在这个根本性问题上除了唱国际歌,了无他途。
  
  三,复工复学。这个月肯定大面积开始,但全面地正常化,还真的拿不准。现在讨厌的是,由于前面提到的全球性防疫的艰难和对我国国际上不利因素的作用,一方面复工开展得不快,另外一方面就是复工的企业,不论是对外还是对内,定单大减,有些单位复工不复产,只能够再放长假以待其变。我一个搞外贸已经差不多40年老大姐,说春节后到现在一单交易都做不成。复学情况应该不同,形势会好得多。因此,这方面的消费启动,只要不出意外,是得到一定的恢复的,但全部地达到疫前水平,几无可能。
  
  四,经济走向。不论是国际,还是国内,损失惨重,举步维艰,因此萧条已经难以避免,当然,是不是前面再加上“大”这个程度副词,现在应该还是言之过早。但相比较而言,我们比发达国家的困难就更加大也更加多一些。应该说,前些年经济全球化,我们是获大益者,但以后,应该已是昔日黄花难再开矣,因为人家早就不愿意跟我们继续玩了(贸易战是最明显的证明)。那么会不会出现最令人不想看到的局面?也就是人家另起炉灶不再合作外还组织起来围堵我国?也依然不得而知。但,内外交难的情况下,今年的经济增长幅度,应该不会有5个点了,而企业的倒闭潮与失业潮,将不可避免。这,对市场消费能力的冲击,是可怕的。
 
经济走向
  
  五,政府政策。应该非常明朗,那就是尽可能地加快恢复生猪生产与市场供应能力。为此,可以说多管齐下。其中最厉害的一招,就是促压官员责任,也就是前所未有地给地方压具体的量化任务,而且,把省一级政府也纳入其中一起担责,可以说等同于全省动员也全域行动了。如此力度,是空前的,就是要快马加鞭。但正如前面所言的一系列困难影响,加鞭你就加个够,但马却无法快得了,毕竟养殖业的特殊性,决定不可能没有条件也可以上。农业农村部说今年底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那是拍脑袋的大跃进式豪言壮语,可能性很难成立。相比较,广东就实在许多。该省的要求,今年就不要说了,就是是明年也是差不多达到往年水平(要求是九成。其实能够达到这个水平也是很不错的成绩了,但是否达到,还是无法打包票的未知数)。应该说,政府部门的常规动作基本上都出手了,下来的是落实与跟进问题,可是现在最关键的两个基础,却几乎难解,那就是养殖人信心的普遍建立和保障性措施的切实到位(特别是疫苗与生物安全方面的支持)。这两个问题,其实是统一的,互为因果。这些问题,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在好几篇文章已唠唠叨叨地罗列过,就不重复了。现在,严峻的生产和供应形势,很可能政府在推进生产的同时,有些地方会用自选动作去打控制价格的主意,但由于价格法等等的紧咒箍,现在强调的又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所以搞这方面小手脚的空间非常有限,不可能有什么大浪可掀。所以,我估计有的地方政府为了交差,很可能来两招,一招是神仙数据满天飞,比如大张旗鼓地怎么样又增加了多少万头的生产能力等等,另一招就是想方设法控制猪肉(目前手上有肉的企业还不好出售,但今年夏秋就发大财了),那就是用补贴和封闭的办法,萝卜加大棒,控制生猪的外流和冷肉的外销(当然也包括进入本地予以补贴)。这样的有形之手一出,流通无计,各地价格的参差不齐,必成可能。如果愈演愈烈,造成连鸡犬相闻两个地方也出现一边鱼翅泡饭另一边却白盐拌粥,就势必出现不可预见的严重矛盾和问题。毕竟,不是每一地方都有海南省那样的自我封闭的操作条件。
  
  六,进口形势。这里说的进口,当然仅仅是针对于与养殖业有关的农产品和冷冻肉进口。可以说,这次大疫,这些情况也出现大变。现在,许多国家都在关门顾仔,自扫自雪,所以,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与肉类出口给中国,开始大幅度地予以减少(有些朋友自作聪明地说别人如何产品堆积如山惊慌失色,那是无知笑话),甚至出现粮食主产国也干脆明白表示粮食不出口的现象。肉类也大同小异,其实,船运愿不愿意有人开来我国都需打问号了。虽然中国的粮食安全短期内不需过虑,但大豆的进口,就问题非小了。我国每年需要量过亿吨,九成需要进口(2019年进口为8850万吨),现在就遇到大麻烦。难购也难进,饲料价格就肯定飞起,而饲料成本就是养殖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饲料大提价,就成本大增加,在缺肉的情况下,价格的增长推力,肯定也随之猛然强化。按照生物学能量转换的公式,每生产一公斤肉食品,需要花去五公斤以上的植物。如此,我国要恢复到大前年猪肉供应量5600万吨的水平,需要多少粮食?如果大豆(养猪饲料豆粕的来源)长期解决不了,起码年内希望不大,那么,恢复养猪就遇到很大的问题。进口冷肉也一样,今年以来,海关总署仅仅是新批准在华注册的997家肉类企业中,逾半就是猪肉企业。一到二月份,进口猪肉及猪杂竟达创纪录的72万吨,同比增长98%(这也是我国严重缺猪的一个信号)。这也是国家这几个月高频率放冷肉的底气所在。但,我们必须看到,一下子如此多的猪肉(当然外国人不喜欢的猪杂占很大比例)进来,是由于去年底与美国佬的贸易战按下暂停键,我们乘计紧赶慢赶把前面的积压抢进来才那样推高的。可是未来,应该很难那样给我们进口了。大疫之下,全球缺肉,加上对我国非瘟疫情以及其他方面的防范,今年猪肉进口达到两百万吨,猪杂达到一百万吨,也就是达到去年水平,可能性已经不大。哪怕就是可以达到,与中国的需要量比,不说可以忽略不计,但的确还是杯水车薪。
 
消费能力
  
  七,消费能力。价格水平,说到底就是生产供给能力与消费购买能力的联合作用反映。这里面的根本所在,除了物以稀为贵的规律外,就是消费者的口袋里子儿多少问题了。可以说,生产能力差,市场价格就应该高,但偏偏我们老百姓的消费欲望和购买能力都出现问题。近几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一直往下走,而物价水平却反其道而行地升。这一降一升,消费者不敢、不愿、不能买的现象就越来越突出。目前来看,我国应该不会像外国那样针对大疫就给全民发补贴充实购买力来满足生活要求,但为了救企业,特别是小企业,估计除了在免税方面有点动作外,也会通过投放资金来刺激经济在内的措施争取让一些企业保命(注意是经济刺激,而不是生活补助),这对提升部分人的消费能力,是有推动作用的。当然,市场资金多起来,物价也肯定随之升起来。问题是我们的这方面表现有点不正常。因为这些年CPI与PPI不同步又差值大的表现,越来越明显,这是一个危险信号,为此包括金融危机和政府债务危机(去年全国竟没有哪一个省市可以财政平衡有所剩余,而是全部都入不敷出)压力,都在增加。所以,我认为物价指数突破五到十个点,可能就是这两三年内的事。搞不好今年的明年初就出现。物价指数高,肯定少不了猪肉去兴风作浪。因为,肉食品肯定首当其冲,而肉食品里,猪肉的比重一直都占六成以上的大头。
  
  现在,还有一个非常令人担忧和恼火的问题,那就是主管部门自己说谎,报喜不报忧,假话不脸红。不严谨不科学的话,也可以在大雅之堂信口而出,并且还不允许人家说真话。这个现象的存在由来已久,对国家民族利益危害甚烈,却又好像根除不易,去年的非瘟猪疫,今年的新冠肺疫,已经作证。所以,怎么样响应国家的号召,既有效果又有依据地把真实情况反映上去体现出来,又是一个根本性的大问题。
  
  综上,疫峰后的确出现许多与养殖业密不可分的大变化。这些变化,对养殖业之利弊,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当然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转换,并且动态地发展着。但基本概况应该是这样:严重缺肉已经开始,高峰期可能是八月份到十月份(由于疫情,推后了两个来月),目前的低价,本月由于交通放闸出来的牛猪大部分已经消费和非瘟的缓下,特别是复工复学的大面积开始就可以发生改变(先鱼虾,后生猪,再家禽,价格很快会起)。而正常的生猪复产,大企业和部分规模场可以实施,但中小场基本上还是心有余力不足(我还是坚持这个观点:如果政府不出手拉这些半壁江山一把,恢复正常的生产和供应起码几年内都无法达成。所以,必须是克强总理去年在江西省提出的那样,要两个领域一起抓)。成本肯定大增,价格也肯定大升,幅度可能突破目前价格的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整体而言,价格的主动权肯定掌握在养殖人的手和市场“无形之手”上,政府“有形之手”可以影响生产,但左右决定不了市场的价格。而生猪要恢复到正常的生产和供应水平,除非疫苗面世和政府全面出手,否则两年内可能性几乎没有。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