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兽药信息网数据统计,目前猪场主要使用的猪瘟疫苗有以下9种:
猪瘟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瘟二联活疫苗(TJM-F92株+C株)
猪瘟、猪丹毒、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三联活疫苗
猪瘟、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二联活疫苗
猪瘟病毒E2蛋白重组杆状病毒灭活疫苗(Rb-03株)
猪瘟活疫苗(传代细胞源)
猪瘟活疫苗(兔源)
猪瘟活疫苗(细胞源)
猪瘟耐热保护剂活疫苗(脾淋源)
猪瘟耐热保护剂活疫苗(细胞源)
其中,猪瘟活疫苗(细胞源)是市场份额占比最高的猪瘟疫苗,但近几年呈略微下降趋势;其次为猪瘟活疫苗(传代细胞源),近几年呈增长趋势,再次为猪瘟活疫苗(兔源)近几年呈略微下降趋势。猪瘟活疫苗(细胞源)、猪瘟活疫苗(传代细胞源)、猪瘟活疫苗(兔源)的份额占了总量的80%以上,2017年占比为89.9%,2018年为85.7%,2019年为84.8%,其他种类猪瘟疫苗有所增长,幅度较小。
中国兽药协会才学鹏会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2017年3月20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国家猪瘟防治指导意见(2017-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底,全国所有种猪场和部分区域达到猪瘟净化标准。”按照国家猪瘟净化的政策和技术措施要求,在强化生物安全体系的基础上,疫苗的选择使用非常重要。(详情请点击《深度访谈|中国兽药协会才学鹏会长解读国家关于猪瘟防控、净化的指导性政策》)哪种猪瘟疫苗是猪瘟净化的最佳利器呢?
我们邀请了北京中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王彬谈谈他的看法。
采访嘉宾:王彬
一 活疫苗
上世纪50年代,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成功培育出猪瘟兔化弱毒株,也就是我们所称为的猪瘟病毒“C株”,是目前世界上公认最好的猪瘟疫苗种毒。我国猪瘟活疫苗都是采用C株作为生产用毒种。C株活疫苗免疫接种猪可完全有效地抵抗在我国流行的各种不同基因亚群猪瘟野毒的攻击,毒力不返强,在猪体内连续传代后仍保持原弱毒的特性,疫苗毒株不能通过怀孕母猪的胎盘感染胎儿,对乳猪和种猪无残余毒性。
目前我国兽用生物制品厂家生产的猪瘟活疫苗分为兔源和细胞源两大种类。兔源猪瘟活疫苗以脾淋苗为代表,而细胞源猪瘟弱毒活疫苗又分为原代细胞源和传代细胞源两种。
猪瘟脾淋苗是用猪瘟兔化弱毒株接种家兔后,收获家兔的脾脏和淋巴结(脾淋)或乳兔的肌肉及实质脏器制成乳剂,加适宜稳定剂,冻干而成,每头份含150个家兔感染量为合格。该疫苗优点是富含脾脏、淋巴结免疫因子,迅速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可以做紧急接种,无BVDV的污染。但是缺点是病毒含量低,生产批次小,生产成本较高,价格昂贵,因淋巴结富含油脂,制作时难以剥离,免疫接种反应大,一般不做超前免疫。
猪瘟原代细胞源是用猪瘟兔化弱毒株接种牛睾丸原代细胞培养,收获感染细胞,冻干而成,每头份含750个家兔感染量为合格。该疫苗优点是可以大批量生产,价格低廉。缺点是病毒含量低,批间差异大,富含异源蛋白,副作用较大,牛睾丸原代细胞培养容易受BVDV的污染。
猪瘟传代细胞源是用猪睾丸传代细胞系(ST细胞系)生产的猪瘟疫苗,很好地解决了外源污染且病毒滴度低的问题。ST细胞系与猪同源,适合猪瘟病毒增殖,无BVDV的污染,并且可以连续收获病毒液,由此细胞制备的疫苗滴度比牛睾丸原代细胞生产的疫苗提高了20倍,批间差异小,副作用小,ST细胞系还可建立细胞库控制细胞质量,生产工艺稳定。
二 猪瘟基因工程类疫苗
猪瘟病毒E2蛋白是猪瘟病毒结构蛋白,位于病毒的囊膜表面,是猪瘟病毒的主要保护性抗原蛋白之一,能够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性抗体,能够抵抗猪瘟强毒毒株的攻击。
近年来,基因工程疫苗是目前猪瘟疫苗研究的热点领域,以猪瘟E2蛋白作为疫苗研发方向已经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包括腺病毒活载体疫苗、 sf9杆状病毒表达疫苗、293细胞表达疫苗、CHO细胞表达E2蛋白疫苗等,并且已经有相关产品上市。
CHO细胞能够稳定、高效分泌表达猪瘟E2蛋白。采用更为先进的乳化工艺制备疫苗,在临床使用上安全,不受仔猪母源抗体干扰,免疫效力与猪瘟活疫苗相当。
在我国乃至世界上,猪瘟C株活疫苗的使用对防控猪瘟起到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保护猪瘟强毒的感染,为猪瘟防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采用活疫苗免疫接种,对猪瘟净化存在很大的困难。
猪瘟E2蛋白亚单位疫苗的问世,弥补了这一缺陷,可及时剔除野毒感染带毒猪,对猪瘟防控及猪瘟净化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