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观点 > 内容

生猪产业面临九大难题,未来2年猪价仍将保持高位,要发展中小养户

农财宝典畜牧版 2020-03-12

阅读()

在非洲猪瘟的影响下,生猪产业已经成为国家重要战略之一,国家要求“像抓粮食生产一样抓生猪生产”,严格管控生猪价格,各大部委相继出台养猪政策,鼓励中小散户养猪致富。
  在非洲猪瘟的影响下,生猪产业已经成为国家重要战略之一,国家要求“像抓粮食生产一样抓生猪生产”,严格管控生猪价格,各大部委相继出台养猪政策,鼓励中小散户养猪致富。2020年,非洲猪瘟未平,新冠病毒又起。生猪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用地难、认识难、协调难、引种难等重重难题,行业该怎么办?
  
  3月9日,中国畜牧业抗疫助农联盟发起、《农财宝典》新牧网主办的《抗疫助农》专题直播第五讲开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国家乡村振兴重大课题组组长兼首席专家张利庠分享主题为《中国生猪产业发展的瓶颈与突破》的精彩报告。
  
  生猪产业面临九大难题,未来2年猪价仍将保持高位,要发展中小养户||抗疫助农大家谈•礼蓝动保特约
  
张利庠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利庠
  
  生猪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生猪价格将被严格管控
  
  生猪产业作为国计民生重要产业,聚焦全社会最敏感的神经。2019年,猪肉价格上涨101.3%,CPI上涨3.8个百分点,其中生猪的影响约占CPI的三分之二。在当前形势之下,国家不得不格外重视生猪产业的发展。各大部委相继出台养猪政策,鼓励中小散户养猪致富。生猪产业发展问题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对国家经济平稳运行,民生保障与改善都有着重要影响。
  
  与此同时,生猪产业的发展,却像是周期性过山车一样难以预测与调控。张利庠认为,这种现状将不会持续太久了,2019年9月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表示,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稳定物价,要求“像抓粮食生产一样抓生猪生产”,严格管控生猪价格,避免自由竞争模式下,通货膨胀让大家的钱袋子越来越空。2022年,计划养殖规模化率将达到58%左右,规模养猪场(户)粪污综合利用率将达到78%以上。
  
  生猪产业发展面临九大难题,牵一发而动全身
  
  张利庠认为,当前生猪产业的发展瓶颈有九大难题,从养猪户、国家政策、生物环境、组织管理、国际关系等层面进行了有关分析。按照难度系数评级的顺序,分别是:
  
  用地难:新建养殖场越来越难找地。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人口集中区域,禁止建立养殖区。同时,新建养殖场需要经过国土局、环保局、林业局的严格审核,还要面临临时用地被关停的隐患,导致养殖主体不敢投入。
  
  认识难:畜牧业富民不富县,财政贡献小,环保、质量安全和疫病防控责任大,使得地方政府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不高,畜产品自给率过低。部分地区超出法律范围禁养限养,简单地“一关了之”。只想吃猪肉,不想养猪的思想风行。
  
  防病难:猪瘟、口蹄疫、布病、蓝耳病,每年不少新病或老病新变异的情况不断出现。基层动物防疫体系薄弱,设施设备相对落后,一线防疫人员素质和能力不足,难以全面精准落地。前靠苗,后靠药,而生物安全的中间环节十分薄弱。
  
  协调难:新建养猪场需要符合众多部门的规定,包括国土局、林业局、农业局、环保局、工商局、规划局、畜牧局等,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组织也是困扰养猪户的问题之一。
  
  引种难:猪种业是养猪业的“芯片”,关系到生猪产业的长远发展。我国的畜禽场有上万家,但具有培育能力的不到70家,许多育种机构还各自为营,缺乏交流合作。缺乏竞争力强的种禽企业与联合育种机制,使得“乱引种”成为诱使疾病频发的重要因素。
  
  贷款难:社会推高了各种投素,如饲料、能源的价格和人工费用不断上涨,生猪产业已经成为高投入的资本密集型的产业。目前养殖户贷款渠道少,贷款实际操作难度大,门槛高,利率高。养殖户不能获得贷款,直接影响养猪扩大再生产。
  
  原料难:饲用玉米供应已从供求平衡转向供应偏紧,饲料占比超过70%。到2020年和2030年,我国饲料粮占粮食比重将分别达到45%和50%。饲料粮问题将成为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问题。
  
  环保难:最近出台的环保法“一刀切”政策,使得生猪减产3600万头,占据生猪减产量的一半。张利庠认为,环保检查应该综合考虑群众具体情况,“距离河流200米以内不能养猪”的政策,在水流密集的南方地区施行是欠缺考虑的。
  
  竞争难:中美贸易战打响后,大量美国猪肉进入中国市场。美国土地便宜,机械化程度高,活猪每斤只需人民币4元,玉米成本每吨人民币1000元。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中国主要农产品成本比世界高30%-100%,当下的猪肉价格也多了10倍,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十分困难。
  
  九大难题前后夹击,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没有什么突破的方法呢?
  
  充分发挥散养户的优势,突破发展瓶颈
  
  今年是我国的关键一年,“全面小康”、“全面脱困”、“第一个一百年”都将在今年内实现。生猪产业已经成为国家重要战略之一,同样会鼓足劲,攻克这个“老大难”。张利庠认为要突破生猪产业的发展瓶颈要确立一个中心,三个支点。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中心。在国家领导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指导之下,将会成立一系列生猪产业国家战略协调机制,严格把控生猪价格,保障经济平稳运行。张利庠强调到,只有有计划的市场经济,才能全面协调生态文明、资源节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化解自由竞争与计划经济间的矛盾,有效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
  
  中心确立后,还需要三个支点:
  
  搭建新种养生态圈平台,从种养结合到种养一体。龙头企业开发市场、专业生产、优化育种、打造大品牌,养殖户精心养护、精观察、精消费,政府保障民生、财政、环境、协调、健康、耕地,社会团体提供新种养专业技术培训、技术支持,共同打造新种养生态圈平台。
  
  多条道路并进,发展省市立体循环农业。首先是空间路,除了重视土地和林地之外,更加重视山田水林湖草一体化开发利用,重视对草原、水塘、沙地、戈壁、高原、山地等其他资源。其次是循环路,生猪、沼气、农田三物循环,充分利用资源,保障经济效益与生态和谐双重要素。最后是工作路,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生物安全、菜篮子工程、绿色发展五位一体,全面发展。
  
  把保护散养户作为国家战略,充分发挥散养户的优势。散养户能够“化整为零”,充分利用不构成商品的农家饲料,充分利用闲散劳动力,还有利于生物能源-沼气的自给自足。发展散养户是我国传统生态农业的宝贵经验,我国猪肉总产量之所以能够跃居世界第一,得益于我国五亿多农民及时生产者也是消费者,既是饲料资源开发者,也是PPI猪肉的供应者。我国国情决定了,治理新冠肺炎和养猪的模式中,散养户都不可缺少,发挥着重要作用。
  
  未来两年猪价仍将保持高位,要让中小养户发展起来
  
  根据中央一号文件,要把今年的生猪数量恢复到往年水平,大概是6.9亿头。实际上,只需要恢复到原来的80%左右,物价就能够平稳。但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龙头企业复工期延后2-3个月,原计划2022年要达到的目标会往后推迟大半年左右的时间。张利庠表示,今年有可能采取“限价”等非常规手段,将价格压到一个“相对高点”,不会猛高,但在接下来的两年内,仍然保持较高水平。
  
  目前,很多大企业都在扩张,中小养殖户该怎么办?张利庠认为,大型企业在慢慢向社会型企业过渡,在扩张的过程中,股东变成集体经济的一部分,等同于散养户通过集体经济入股,也就参与养猪了。另外,在乡村振兴的总体协调之下,庭院经济要得到发展,还需要政府为产业提供支持,包括资金和技术上的,让农民真正自己当家作主。
  
  针对经营比较困难的中小户和经销商,张利庠表示我们要形成一个战略生态,政府和中小企业都要提供支持,让它们发育壮大起来。只有散养户得到发展,企业才会有更大的生存空间。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