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刘永好:我们养猪人要有担当,加大养殖力度和速度
3月11日,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直播中表示,由于非洲猪瘟和这次的抗疫原因,使猪生产少了。而中国吃的猪肉是全球猪肉的一半,我们一年大概有7亿头猪,数量少了,当然就贵了,贵了以后对老百姓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同时也带动了CPI的上涨。我们养猪人有这个责任,要有担当,所以我们决定加大养殖的力度和速度。
新希望2月份生猪销售23万头,环比下降27%
根据新希望公布的2月份生猪销售数据,公司2020年2月销售生猪23.34万头,环比变动-27%,同比变动32%;收入为8.29亿元,环比变动-25%,同比变动272%;商品肥猪销售均价33.76元/公斤,环比变动6%,同比变动185%。
生猪销售收入同比上升较大的主要原因是生猪价格大幅上涨,以及生猪销量上升。生猪销量环比下降的原因是去年7至9月南方多个省份非洲猪瘟疫情较重,健康仔猪较少,公司外购仔猪投放有所减少;以及今年2月份以来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影响物流交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下游正常售猪。
随着后续非洲猪瘟疫情趋稳,公司自产仔猪逐步上量,以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趋稳,这些方面影响逐步减小。预计从二季度开始,公司出栏将逐级增加,实现快速放量。
新希望拟投43亿元再建10个养猪场,年出栏量超300万头
根据公开的报道,新希望养猪业务再扩产。3月5日,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希望”)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继续加大在生猪养殖业务的投资力度,建设10个生猪养殖项目,项目总投资额为43.59亿元。
公告显示,新建项目位于广东韶关、湖北孝感、山东菏泽、广东清远、广东湛江、广西南宁、贵州毕节、河北保定以及山西延安等地,预计增加生猪年出栏量308万头,同时能够带动饲料增量近90万吨。
上述项目资金来源为20%自有资金,80%银行贷款。除广东韶关新建年出栏85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将在今年12月竣工外,其余9个项目均在8、9月竣工。
新希望称,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对优势养殖资源的占有率,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与盈利能力,不仅有利于推进公司的区域产业布局,更能为当地肉品供应和肉品安全提供有效保障,推动当地猪品种改良,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小养殖户退出?
大猪企在想方设法扩产,与之相对应的是,小养殖户在加速退出。
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2019年全国生猪产能降至历史低位,因此2020年全国生猪及猪肉供给仍会处于偏紧状态,目前业内普遍看好2020年生猪市场行情。而且,非洲猪瘟还没过去,新冠肺炎疫情又至,大猪企的很多扩产工程被迫中止,复工时间也一再推迟,生猪产能的恢复速度较以往明显放缓。
预计2019年四季度开始,全国生猪产能触底反弹,生猪出栏头均重也在增加,而且近期规模企业补栏积极性大幅提升,相信供给会逐渐恢复。
尽管政策鼓励,市场行情被看好,养殖户虽然心痒痒,但是更多的是犹豫。小猪成本高,养殖风险大,叠加政策层面在向大企业倾斜,有的养殖户甚至放弃养猪,改养鸡鸭了。据报道,有养殖户反映,养殖场周边的个体养殖户,没有能力扛过疫情,也都淘汰的淘汰,挣扎的挣扎。“大企业对于疾病防控更系统,也更舍得下成本。”
此前,牧原股份在年报中总结道:“2019年,生猪养殖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与起伏。”第一季度,全行业受到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生猪销售价格呈现极度低迷;第二季度开始,市场供需形势发生变化,生猪价格开始恢复性上涨;第三季度,供需缺口进一步加大,生猪价格出现加速上涨;第四季度,生猪价格创下历史高点后有所回落,但仍维持在高位。具体表现在公司的经营业绩上,全年四个季度的净利润分别为-5.57亿元、4.07亿元、16.04亿元、48.82亿元。一年下来,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1.14亿元,去年同期为盈利5.20亿元,同比增长1075.37%,笑傲整个行业。牧原股份称,2020年,公司计划出栏生猪1750万头至2000万头。
招商证券农林牧渔首席分析师雷轶表示:“非洲猪瘟抬高了行业门槛,加速了散户的退出,使得行业规模化的速度加快,本来可能需要20年,在非洲猪瘟的刺激下,可能会集中在10年里面演绎。” 同样的猪周期,同样的变化与起伏,对大猪企和小养殖户,却是不同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