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晚间,在大批粉丝的翘首以盼中,牧原股份今年1到2月《生猪销售简报》发布。其中“公司能繁母猪存栏为154.0万头,后备母猪存栏74.0万头”这一项令投资者击掌叫好,大呼惊艳。
简报数据显示:2020年1-2月份,公司销售生猪139.5万头。去年同期,公司销售生猪202.61万头,今年同比下降31.15%。公司近六个月的生猪销量如下:
自2019年6月生猪销量出现同比下滑以来,公司出栏量已经连续9个月处于下滑之中。今年1-2月份下滑超30%,属于幅度比较大的月份。
2020年1-2月份,公司销售生猪收入46.24亿元,去年同期为16.75亿元,同比大增156.60%。公司近六个月的生猪销售收入如下:
牧原股份1-2月份46.24亿元的销售收入,多少令投资者感到失望,说明公司要么卖了大堆仔猪,要么肥猪的均重很低,要么二者兼而有之,但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显然逊于正邦科技,颇给人报喜不报忧的感觉。
我们把仔猪、种猪包括在内,看看公司商品猪均重、销售均价和头均售价的对比:
如上图,公司1-2月份101.99公斤/头的商品猪均重和去年9月相当,属于近六个月来的低值。
公司1-2月份销售均价为32.50元/公斤(这个数据披露的质量也逊于正邦,正邦明确说明扣除仔猪,我们只能根据数据猜测牧原也扣除了仔猪),和已经披露的正邦、天邦相比低了不少。正邦1月份均价为33.82元/公斤,2月份高达37.02元/公斤,天邦1月份33.18元/公斤,2月份34.34元/公斤。
公司1到2月份的均价高于去年11月份和12月份,但头均售价低于这两个月,继续从侧面验证要么卖了大堆仔猪,要么肥猪的均重很低,要么二者兼而有之。
最后我们来对比下母猪的数据:
截至2019年12月底,公司能繁母猪存栏为128.32万头,后备母猪存栏约72万头。能繁+后备为200.32万头。
截至2020年2月底,公司能繁母猪存栏为154.0万头,后备母猪存栏74.0万头。能繁+后备为228.00万头,比去年12月底多了27.68万头。
我们可以这样合理推测,公司为了“得母猪者得天下”的战略目标,过去两个月将27.68万头肥猪“收入后宫”,但又担心出栏量下降太大惊动资本市场,因此趁着仔猪价格迭创新高,大手笔卖了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