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观点 > 内容

付光栋 也谈谈我所理解的农业、畜牧业

付光栋 2020-01-06

阅读()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的生猪养殖量就占了世界的55%左右(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0%左右),是为数不多的总产值超过万亿的行业。
  农业是在人类文明史中第一个出现的社会生产部门。
  
  从刀耕火种、饮血茹毛远古原始状态,逐步向以人力和畜力为代表的传统农业,以机械化为主的小型规模化农业,以信息技术和自动化装备为主的自动化农业,到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主的智慧化农业过渡。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的生猪养殖量就占了世界的55%左右(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0%左右),是为数不多的总产值超过万亿的行业。
  
  但从业这些年来,我一直在疑惑,为何专家教授、高官庶民在各种场合都不厌其繁地强调“猪粮安天下”是朝阳行业,而养猪人的日子却并没随着社会的进步、产业结构的升级而变得越来越舒坦,反而却是更加地风雨飘摇。
  
  Part.1
  
  第一产业农业的国内生产总值为6.4万亿,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仅为4.20%,仅占整个GDP的7.19%左右,但这7.19%却是占就业人口26.11%的人创造的。我们养殖业原料的自给率不高,用进口粮解决了吃肉的问题。
  
  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为90.03万亿元,但第一产业(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增加值为64734亿元,仅占全国GDP总量的比例是7.19%;第二产业增加值366001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比例是40.649%;第三产业增加值469575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比例是52.16%。
  
  尽管我们常说自豪的说,养猪业产值超过万亿,但第一产业农业(不含农、林、牧、渔的服务业)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4万亿,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仅为4.20%,仅占整个GDP的7.19%左右。
  
  但这7.19%却是占就业人口26.11%的人创造的,没啥值得炫耀的(超过65岁继续从事一产,没有退休年龄农民估计还要增加0.5亿)。
  
国家统计局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尽管我国2018年粮食产量已经突破13000亿斤,水稻、小麦、玉米三大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8%以上,但进口农产品逐年上升差不多翻了20倍。
  
  原因在于我们的粮食仅仅够自己吃,畜牧生产的饲料自给率不够,每年还要进口超过1亿吨的原料,大豆对外依存度更是超过80%,我们是用进口的粮食满足了吃肉的问题,我们的生产成本越来越高,尤其是非瘟、贸易战之后,更是大幅度上升。
  
国家统计局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我国的生猪养殖量占世界的55%左右(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0%左右),是业内自豪的为数不多的总产值超过万亿的行业。
  
  但竞争力不强,除了依靠粮食进口外,种质资源、疾病大环境、硬件条件、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等方方面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生猪生产成本比较
  生猪生产成本比较(中山大学产业经济研究室)
  
  都说养猪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低回报的行业,但是最近几年各种二产、三产的大集团纷纷布局养猪,这表明:
  
  1、在现有经济大环境中他们原来的高大上主业的回报率开始有低于养猪的趋势,养猪的低回报率在他们看来排到了第一序列。
  
  2、养猪市场够大,购买力够强、够持久,并有深度挖掘的潜力,也反证原有养猪业在他们看来够落后、资本及市场整合度不够,门槛够低,可以直接竞争抢饭碗。
  
  3、国家对布局养猪,腰包鼓的大集团更欢迎,不但减少了国家财政的负担,也可完成对原有行业重新洗牌重组,养猪业的竞争演变从红海...... 从这些年的数据来看,中、小规模的猪场正在快速退出行业,大型猪场逐步兴起,尤其非瘟之后,中、小猪场因为防非能力差,提前出局,农业的快速升级可能面临组织形式、产业结构性升级等系列问题。
 
 国家对布局养猪

国家对布局养猪 

国家对布局养猪

国家对布局养猪
  数据来源:招商证券行业研究报告
  
  Part.2
  
  农业本身是生产食物,满足人类需求的必须品,但必须品需求弹性不强,在正常需求的情况下,人口稳定,食品结构只会多元化,不会大幅增加,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一定是红海;农业的发展,冗余的人口将流向三产;我们可能对畜牧产品的需求量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过于乐观?
  
  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心理学评论》的论文〈人类动机的理论〉中所提出需求层次理论,后来延伸了这个想法,于1954年的著作《动机与人格》中完善了需求层次理论,完善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严需求和自我实现等五个方面。
 
国家对布局养猪
  
  农业产品属于必需品,大多情况下是满足第一层的生理需求,不管价格如何变动,需求量变化都不大,人们不会因为价格高就不吃,也不会因为价格低就努力吃成大胖子,只有人口增加才会反映在非必需品消费的增加上。
  
  在满足第一层次的生理后,农业土地生产率逐步提高,农业的人力、土地、资金流向非农产业部门发展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进一步满足人们安全、社交、尊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农业是其他行业的基础,有限的土地首先必须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不然非农产业的发展就会受到空间、人力等因素的制约。 
  
  与发达国家的就业结构对比来看,未来我们从事一产的人员需要不断下降,如果从2018年的26.11%,下降到发达国家的2%左右,那么将有18706.28万人从第一产业流到二、三产业,但二产在进行供给侧改革、去产能解决过剩问题,需求侧改革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面临全球经济和贸易站的问题。
  
  三产是否能容纳多余的人口,冗余的劳动力不能留在农村发展种植、畜牧业等小农经济,不知道他们能否有更好的方式实现自给自足,避免劳动力相对过剩?
  
  必需品需求(农产品)弹性不强,丰产之年反而谷贱伤农;生猪养殖在近20年来,总会呈现周期性波动,出现“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周期性猪肉价格变化,尽管肉类不像粮食的刚需那么强,但其实已经不断地表明供过于求了。
  
国家对布局养猪
  数据来源:招商证券行业研究报告
  
  也许我们一直乐观地估计了猪肉的消费量,通常在计算肉类消费量时只考虑红肉,很少考虑禽、蛋、水产以及食用油数量增加,猪肉的消费占比在各类报告中多为50%以上。
  
  但我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蛋白、油脂的消费总量不会有大幅度的增加,不能只算红肉,需要考虑其他类别的蛋白、油脂。
  
  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1999年到2018年的20年间,肉类消费一直在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牛、羊、禽肉、禽蛋、水产以及食用油的消费量在大幅度提高,牛奶提高了3.9倍,食用油提高了5.5倍。
  
  尤其在非瘟之后,牛、羊、禽肉、禽蛋的产能快速扩张,弥补猪肉的空缺,生猪能繁母猪想恢复历史新高是不太可能了,估计新的峰值应该在2000万头左右。
  
国家对布局养猪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按产量人均分摊)
  
  投资报酬率低(技术进步),农业的特点决定了农业的经营单位不能很大,农业中的规模经济不像工业部门那么明显。
  
  据专家测算,价值1元的初级农产品,经加工处理后,在美国可增值3.72元,日本为2.20元、中国只有0.38元。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大多在2.0-3.7:1以上,而我国只有0.43:1。
  
  发达国家的加工食品约占饮食消费总值目前已提高到90%,而中国仅占25%左右。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约是农业产值的2-3倍,而中国还不及农业产值的1/3。
  
  农产品中智力创造的价值在附加值中占主要比重较低,属于低附加值产品。
 
国家对布局养猪
  
  产品附加值=产品售价-进入该生产阶段的半成品价格-辅助材料价值
  
  经济学的基本原则是“谁受益,谁买单”,农业/畜牧业技术的改进和推广,产量增加农产品价格就会下降,农产品需求弹性不强的特点,会导致价高伤民,价贱伤农,所以农业科研最终的受益者不是农民,而是消费者。
  
  但一般消费者不会主动支持农业科研,需要通过政府税收通过财政转移的方式支持农业研究。
  
  要想消费者买单,必须实现降低物价指数CPI,提升购买力。
  
  拉开农产品差距、实现市场细分化,则需要科研的大力投入。但农业科研周期比较长,提升效率除了环境条件外,还依赖于作物、动物的生产效率的提升,但生物演化-育种技术很难突破生物本身的瓶颈。
  
  和二产、三产中的技术进步比起来,生物演化慢了好几个数量级。无论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还是科研经费投入,都无法实现效应最大化,所以农业将会一直属于产业结构的最底层,最终需要依赖于二产、三产反哺。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