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观点 > 内容

看这情况,近期猪价还会上涨吗?

王中 2019-11-28

阅读()

猪价连续下跌,从前期的最高点到今天,普遍跌了2-3成的样子,大家甚至连非瘟疫情都不再关注了,而是紧紧地盯着猪价,猪价近期还有你转的可能吗?
  这几天,猪价继续跌,全国平均猪价已经跌到了16元/斤左右,从前期的最高点到今天,普遍跌了2-3成的样子,这可都是利润啊。于此同时,受非瘟影响联动涨价的肉鸡和鸡蛋也大幅下滑:肉鸡从暴利直接跌入亏损区。
 
  鸡蛋的行情也不妙。本月9日在河南召开的“中国蛋鸡产业G9峰会”上,很多人预测蛋价至少还有一年的黄金期,没想到才短短两周过去,蛋价就开始跳水。显然,猪肉、禽肉、鸡蛋,乃至牛羊肉的价格都已经关联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句话:猪肉领涨,猪肉也在领跌。

猪价连续下跌
 
  这几个月真是涨得心花怒放,跌得心惊肉跳。是的,很多养猪人不仅心惊肉跳,更多的是后悔不迭。这两周,大家甚至连非瘟疫情都不再关注了,而是紧紧地盯着猪价。那么,猪价在最近还能逆转吗?
 
  我们先分析一下为何下跌,知道跌的原因,就好判断和决策了。
 
  一、第一跌:拿牛猪开刀
 
  前面的文章曾说过,其实有冻肉的企业和养猪人一样,都是希望猪价大涨的,那时候,利益出奇的一致。但真正推动猪价大涨的,其实还是屠企。想一想,国内几大屠企手里都有冻肉,河南某企业10月份的库存肉还有77亿元,它们当然希望有个好价钱借机出货,所以,有推高猪价的动力。但这些肉卖完了怎么办?一方面要响应号召平抑猪价,一方面要打压猪价好低价吃进。所以,牛猪就成为切入点。我们反观过去几乎每一次猪价下跌,都是从牛猪开始。
 
  的确,市场上的牛猪越来越多,甚至有500斤以上的。这些牛猪大部分是幸存下来的,而且大多是在散户手里。在部分大型屠企冻肉抛了很多,需要轮库(补充新鲜库存)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上,拿牛猪开刀是最好的策略。先是压价,再是放风拒收,手里有牛猪的养户终于沉不住气了,纷纷开始抛售。这是引起第一轮下跌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大型屠宰企业有默契,但散户却是各自为政。以史为鉴,散户和屠企的博弈,大多数是败多胜少。
 
  二、第二跌:中南六省“禁运”
 
  这几天网传消息最多的是关于中南六省“禁运”的话题。的确,中南大区出了那么个文件,引起了一些只看标题不认真研究的养猪人的错误解读。其实,中南大区的政策并非禁运,而是禁止肥猪进入,是“从调猪到调肉”政策的试点。而且还留了一个“口子”:可以“点对点”。所谓的“点对点”本身就是一个弹性政策。
 
  但是,这个消息被养猪人,尤其是散养户过度解读,最后传成了禁运。又不是中南大区的人不吃猪肉,调肉只是把猪杀了再运过去,需要那么紧张吗?大的确有人就那么紧张。
 
  过去,中南大区六省缺猪的时候,主要是从北方调入,因为南北有差价,只要有差价、有需求就会有流通。本来北方的猪价就在下跌,网上又到处传播辽宁省、沈阳市、河北省秦皇岛市这些省市出台的和中南大区“禁运”有关的文件。文件称:最后可以调运活猪的日期是11月30日,所以这个时间仿佛成了很多养猪人的大限,一时引起北方各省散户的恐慌,加速了猪价的下跌。
 
  其实大型猪场是不怕的,因为它们非常了解点对点的意思,别说中南大省,就是在非瘟最肆虐的时候,封锁最严厉的时候,点对点也在继续。从最初吉林的点对点,再到浙江和河南之间的点对点都是这样。
 
  所以,这第二跌是由“中南大区”文件引起的。最近,仅仅东北地区每天以超过2万头数量的生猪流向中南大区。这个数字和非瘟前正常时期基本持平,所以,在东北生猪大大减产的情况下可以理解为抛售。
 
  三、第三跌:东北有猪“不高兴”
 
  “不高兴猪”是个新名词,大家都懂的,我们在此就不解释了。最近关于东北有猪“不高兴”的消息越来越多,网上还流传着某大型猪场有很多大车集中出猪的视频。我们也曾多方向东北四省(含内蒙古)的业内人士求证,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那就是的确有大型猪场集中出货的现象,主要集中在吉林和内蒙某地。
 
  是不是有猪“不高兴”了不说,至少这个消息又推动并形成了第三跌,对于东北来说,在这个下雪的季节,这个消息可谓是雪上加霜。的确,在东北的冬天,消毒剂喷出去马上结冰,非瘟防控的难度加大了很多,有猪“不高兴”也是在所难免。
 
  四、第四跌:接受了肉价会被调控的说法
 
  猪价高的时候,大家普遍认为缺猪,认为就是调控也调控不了,那时候是信心满满的,动作简单干脆:压栏、不卖、挺价。但现在猪价跌了20天,已经跌去了两三成,很多人不得不认为这就是“胳膊拗不过大腿”的现实,所以,怕猪价继续下跌,干脆落袋为安了。三个字:认命了。出栏,甚至是抛售。
 
  这就像买股票和房子一样。玩股票就是追涨杀跌,越是涨越买,越是跌越抛。房价也是一样,越涨越买。后来,最高领导人就讲了大家那句耳熟能详的话:“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让我想起了内蒙古的鄂尔多斯,房价高的时候,一片繁荣景象,而如今,早已沦为“鬼城”,既无价,也无市。
 
  五、我的五点看法
 
  1、原来是缺猪不缺肉,但和非瘟前相比,现在是既缺猪又缺肉;
 
  2、肉价这几天跌下来了,大约20多一点,消费开始回升,需求要上来了;
 
  3、要知道,国家既不希望肉价过高消费者不满;也不希望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过高引起通货膨胀;更不希望猪价过低,影响复产的积极性。请记住,现在的政治任务不光是“保供给”,还有“稳生产”。最近国家级媒体不断报道生猪产能恢复较快的消息,是给大家信心。是给谁信心?消费者信心。不过,对于养猪人来说,信心不如利益,利益才是最好的驱动力;
 
  4、11月30日很快就会过去,最晚12月份的上旬,那些慌了神、麻了爪的人就会明白是咋回事了,恐慌也就会过去,甚至是懊悔;
 
  5、由于猪价跌至养猪人的心理红线(15元/斤),惜售情绪正在聚集,除非手里的猪“不高兴”,抛售的会越来越少;
 
  六、我的五点建议
 
  1、手里的猪超过300斤的还是出手吧,那是牛猪;
 
  2、手里的猪不到300斤的可以等到12月7日左右再决定了;
 
  3、手里是标猪的,可以等到第一轮反弹时再做决定;
 
  4、春节前两周,那时候手里的猪正好是标猪,可能有高兴的机会;
 
  5、市场经济下,猪价有暴涨就会有暴跌,反之亦然。
 
  [郑重提醒]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意见,甚至出现判断失误,所以不构成经营甚至压栏的依据。猪价有涨跌,压栏有风险,后果自负。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