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观点 > 内容

也许这是最后一次不错的机会,抓好机遇!

谋易智造 2019-09-05

阅读()

因为猪价再创历史新高,市场极度缺肉,乃至在广西南宁出现了久违的“肉票”。这时候如果手里有猪,那的确是暴利。
  一、  不是最好,是:“不错”
  
  我真想说那句经典的话:“这是个最坏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狄更斯)。当然,我说的是养猪业。说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是因为过去的一年,我们刚刚经历了一场从未有过的惨痛经历,让很多养猪人倾家荡产;说这又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是因为猪价再创历史新高,市场极度缺肉,乃至在广西南宁出现了久违的“肉票”。这时候如果手里有猪,那的确是暴利。
  
  更重要的是,国务院为了稳生产、保供给,出台了《国五条》。《国五条》要求:地方要立即取消超出法律法规的生猪禁养、限养规定。对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内关停搬迁的养殖场(户),要安排用地支持异地重建。这意味着过去一些地方上以各种理由清理、打压散小养殖户的做法无法继续下去了。甚至,为了保供给,至少在短时期还要鼓励散小养猪。至少,这的确是个逆转。
  
  相对于过去只要养猪就能赚钱的时代,那时候不用担心环保拆迁、不用担心猪价、不用担心饲料涨价。当然,现在还不能算是最好的时代,但的确应该是个不错的时代。
 
最后一次机遇
  
  二、十省发布生猪发展目标
  
  据公开消息显示,目前共有超过10个省发布了自己的生猪发展目标。而在过去几年,除了东北四省(含内蒙古自治区)以外,大多数省、市、区对发展生猪是不欢迎,甚至持有限制和强拆的态度。拆掉的大部分是散小养猪场,取而代之的是大型养猪场和产业链企业。
  
  有句话说得好,叫“形势比人强。”这句话通常用在迫于形势,不得不接受现实或唯一选择的情况下。如今大概就是这个情况,肉价暴涨,地方ZF的负责人在菜篮子责任制的巨大压力下,也只能大开绿灯,这当然也包括散小养殖模式。
  
  广东是中国GDP第一大省,是中国经济的风向标,是中国改革的前沿,所以,广东的做法往往代表一种趋势。
  
  我们以广东为例。广东为了稳生产、保供给推出了《猪十条》,一是“严格实行生猪生产红线制度。修订《广东省生猪生产发展总体规划和区域布局(2018-2020年)》,明确各地市最低生猪出栏量,确保全省生猪自给率稳定在70%以上。” 广东常年生猪出栏量约3700万头,每年需调入生猪约1500万头。这个要求,等于未来广东省自己养猪的比例甚至要略高于非瘟爆发前。
  
  此前,广东因为经济发达,实际上并不欢迎发展生猪养殖,珠三角地区几乎被拆光,养殖场户只好退居山区,如茂名地区。
  
  二是“制定实施稳产保供“猪十条”。提出了严格“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落实生猪产业用地、规范禁养区管理、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和屠宰厂建设、健全猪肉供应保障机制等政策措施。”过去数年,想在广东拿到养殖用地,那是相当不容易,预期“猪十条”出来后,会有很大的改观。
  
  还有北京,从前几年的一些事例来看,北京貌似要打造“无猪市”。乃至某区发生非瘟后清理个精光,一头不剩。而这次,北京市要“建设京内“935”生猪产业区,2022年达到年供商品猪89万头,实现10%的猪肉市域供给率。市政府将拨付专项资金,对达到标准的新建、扩建规模猪场,给予一次性奖励;对粪污治理、农机购置、强制免疫等方面给予补贴。”
  
  北京为了保供给还出台了另外一条举措:“建立外埠基地制度,稳定生猪产品供销关系。”,什么意思?就是到外地建养猪场,专供北京消费。
  
  除了广东、北京,目前出台鼓励政策的还有江苏、浙江等省,这都是中国的经济发达地区,过去,都是不鼓励养猪的。这的确是个逆转。
  
  三、副总理去了四川
  
  9月2日,国务院胡春华副总理去了四川,在四川调研时强调要“着力提升销区生猪稳产保供水平。”四川曾号称中国第一养猪大省,在本次非瘟疫情中也是损失惨重。现在,很多过去卖猪饲料的经销商纷纷转型卖禽料、反刍料,很多饲料厂的猪饲料出现断崖式的下降。
  
  根据当前生猪产销形势,四川省提出,力争2019年出栏5780万头,2020年出栏5880万头,2021年出栏6000万头,实现自给。按照我的理解,四川要用3年的时间实现6000万的目标实现子给。要知道,四川以前是调入省,这次又损失惨重,不拿出来点真东西,怎么实现目标?
  
  四川过去以散养为主,如果实现3年自给目标,规模场就是马上开工建设也来不及。何况,母猪、仔猪从哪里来?所以,对散小的短期依赖是无法回避的现实。我认为,四川的朋友可能是个机会。
  
  四、500头成为大户
  
  一位朋友反馈:前段时间朋友不敢养了,白给了他100头仔猪。如今在他的悉心照料下健康生长。最近,又有人给了他400头,如今有了500头。当地ZF的领导来了几波找他谈话,鼓励他好好发展,有困难一定支持。
  
  这个反馈让我哭笑不得并感慨万千:这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在前几年,500头育肥猪何曾得到过如此的待遇?
  
  五、地方未必会执行
  
  “国五条”肯定是站在大局的高度出台的,但政令在地方上未必就会得到有效的执行,这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我们很多问题的出现并非政策不好,而是执行的人或阳奉阴违、或执行走样。就如非瘟的补贴、扑杀和禁运政策一样,这三条政策执行的走样,终于酿成了今天的苦果。
  
  一位朋友租了猪场正在积极准备复养,这本来是件好事,无奈地方上还是找各种理由推三阻四,这让当事人很无奈和气氛。看来,这些负责人不吃点苦头恐怕还不知道回头。
  
  但显然大势会打他的脸。非瘟疫情的压力并未过去,产能仍进一步减少。“国五条”的推出是高瞻远瞩,地方上部分人的推三阻四则是鼠目寸光,要不了多久就会上门求你。
  
  六、明明白白的合作
  
  很多养猪户想恢复生产,但心存忌惮:一个原因是疫苗还没上市,疫情导致的风险太大;第二个原因是把政策多变,不敢投入圈舍改造。
  
  我个人认为,现在大环境是到位的,无论是国务院和省级政府,态度都是明确的,即使是有问题,也大多是出在“小鬼”上面。这一点,我相信“小鬼”是难以阻挡大势的。
  
  不过,散小们作为个体,是弱势群体,很难保障自己的权益不受伤害,无法放下心去恢复生产。这时候各种地方上的协会、合作社、联盟,甚至是大型经销商都该有所作为了。是的,是到了该依靠组织的时候了。这时候,各种组织要积极听取散小的意见,形成文字性的报告,以组织的名义和地方上沟通,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保证。如果,地方上能形成红头文件,也就能打消很多人的顾虑。另外,各种组织也可以与地方上协商签订协议,确定双方的责权利,这是对三方(组织、地方、养殖户)都有利的事情。
  
  另外,我有四句忠告:
  
  抱怨有用吗?
  
  等待不会错过机会吗?
  
  疫苗是不是很快就会出来?
  
  是发挥组织价值和个人智慧的时候了。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