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观点 > 内容

2019,大赚一笔的会是谁?

谋易智造 2018-12-15

阅读()

 2018年,让我们惊心动魄的事件有美国强加给中国的贸易战;有从天而降的非洲猪瘟。
  过几天,我会在珠海一直忙“第四届中国猪业高峰论坛”,估计很难有时间写一些深度的东西,所以,趁现在有点碎片时间,写下了关于2019年的第一篇深度思考,现在分享给大家。
 
  一、2018,只是在走向分水岭
 
  2018年,让我们惊心动魄的事件有美国强加给中国的贸易战;有从天而降的非洲猪瘟。前几年,大企业一直春风得意,毕竟,无论从资本还是规模都具有一定的优势(相对中小企业),但仿佛一夜之间很多企业都遇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这中间有雏鹰、天邦、大北农、甚至是牧原,这些都是上市企业啊,一直是行业关注的焦点,怎么,在2018就遇到了问题呢?当然,这些企业不一定是经营的问题。
 
  其实,这只是春江水暖鸭先知。我认为,2018年还只是行业巨变的前奏,那些投资过度的企业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而遇到了资金链的问题。这些问题并未消失,变化还在加剧,对于即将到来的2019来说,可能还会导致更多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景象。这无关于大小,而是强弱和应变能力。
 
  2019的机会,可能已经不再属于很多企业和从业者。因为,这一年很可能是个分水岭,跨过去,能够看到春天,但这个寒冬注定让一些体质弱的企业和个人冻倒在路边。能够继续前行并保持体力者,有机会享受到胜利的喜悦。
 
  二、猪价终将大涨,但却不一定是你的蛋糕
 
  本来,很多先见之明的智者看到的是猪周期的寒冬,时间跨度会是从2018年下半年到2020年的春节,或更长一些。谁都没想到的是,2018年,非洲猪瘟的从天而降,改变了这个趋势的轨迹。很可能在2019年,是养猪业大赚的一年。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明年一定缺猪,这几乎没多大的悬念。这一切,都是非洲猪瘟惹的祸。这么说,我有三个理由:
 
  1、集团企业放缓了扩张的步伐。
 
  有些立下宏愿的大企业,一方面资金链遇到了困难,而猪价大跌,利润也大幅下滑。前面有那些曾经实力雄厚企业面临的囧况,聪明的旁观者自然也会仔细思忖一下。据我所知,大部分规模企业都调低了目标,放缓了扩张的脚步。毕竟,风险越来越大,现金流是个大问题。
 
  2、散户被以各种理由清退或难以支撑。
 
  非洲猪瘟的出现,让散户背了个大大的锅。泔水养猪自不用说,几乎已经在政策的打击下全军覆没。散户的特点是大群体小规模,管理起来肯定工作量大。现在,通过各地信息的反馈,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用各种方式清退或劝退小散。加上此前环保清理导致的减少,散小养殖户正在迅速离场。即使是想继续干下去,很多地方因为禁运,猪价不仅低,甚至根本卖不出去。
 
  3、扑杀导致供应减少。
 
  除了明确是非洲猪瘟疫情而采取的扑杀外,更大范围的扑杀也在继续。这些被扑杀的猪直接被埋掉,导致供应量的下降。在江苏的苏北和山东的鲁东南,大量的猪死亡,尤其是母猪,很多地方十圈九空。
 
  以我的判断,猪价还将有一跌,甚至可能是大跌。很多人寄予希望于禁运的解除。但辽宁很多地方解除禁运后,猪价反而诡异的下跌。其实,这根本不算诡异,因为大面积的活体禁运,给屠宰企业创造了难得的机会。屠宰企业这段时间赚发了,已是不争的事实。掌握了主动权的屠宰企业,只要有一点压价的机会就会毫不留情,所以,猪价还将有一轮下跌。这一轮天灾+人为导致的下跌,间接推动了去产能的步伐。当然,主要是非集团企业。
 
  三、强者愈强,拉开收益差距
 
  如今,虽同是养猪,成本差距越来越大。而且,同是养猪,地方政府对规模养猪企业显然更是青睐有加。看到生猪运输可以“点对点”的消息,很多人盲目的高兴。殊不知,所谓的“点多点”其实是为了缓解规模养猪企业压力的应急政策。
 
  对于散小,这个“点”,可能根本没有对接屠宰厂那个“点”的机会。“点对点”的政策,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规模养殖场的燃眉之急。而无法享受“点对点”待遇的散小养猪户,又有多少能撑得过去?
 
  当然,不是所有规模养猪企业都能撑过去,但能撑过去的一定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如果问中国养猪最厉害的前三强是谁,很多人会脱口而出是温氏、牧原。就像北大和清华一样,在中国的高校当中一直不分伯仲,而第三名则具有很大的争议。
 
  温氏的发展模式是“公司+农户(育肥场)”,2018年的出栏量将再创历史新高,预计达到2200万头;而牧原的发展方式基本是自繁自养,预计2018年全年出栏也将达到近1000万头。
 
  最近,颇受行业争议的企业是广西扬翔。从数年前的口号“六元成本,扬翔领航”,到当下的“三零二八四块五”,一直受到行业广泛的质疑,被认为是宣传、是噱头、是吹牛。2018年年初,扬翔对外宣布2017年养猪的全成本是5.27元/斤,遭到业内人士广泛的批判。如果,真的如扬翔说所说,他们的成绩,肯定可以跻身行业三强了。不过,最近,大量规模企业的老板、高管组队密集拜访远在广西的扬翔,倒是个有趣的现象。一方面被质疑,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去取经,去探个究竟。
 
  温氏、牧原、扬翔这样的企业,会成为2019年行情最大的受益者。因为养猪能力摆在那里,能力带来获利、实力决定规模,加上整个政策和环境越来越有利于规模、尤其是超大规模养猪企业。既强又大的养猪企业有机会抓到2019难得的行情。
 
  四、赚钱的能力或迅速扩散
 
  这个世界被谁主导?不难发现,这个世界是被联合国五常及拥核国、经济大国所主导的。拥核,是一种实力,这毋庸置疑。拥核的国家当然希望核技术的范围越少越好,越少越意味着享有更多的利益:别人那你没办法,但你却可以有威慑。
 
  养猪业也一样。无疑,温氏和牧原都是拥有养猪核心能力的企业。温氏的做法是用“公司+农户(育肥场)”的方式迅速扩张,对核心技术是有限的(仅限于育肥,不包括母猪)输出;而牧原则是自繁自养,独享养猪能力的回报。其实,更愿意“输出”养猪技术的是饲料企业,只是很可惜,大部分企业并不具备这种能力,所以,“服务”成为一种营销手段。
 
  最近三五年的时间,作为同时拥有大规模猪场、公猪站和饲料厂的扬翔,养猪水平大幅提升,成本能力大幅提高。当然,扬翔也开始输出这种能力,不过,动机还是为饲料客户服务,是饲料+技术服务的简单方式。广西、广东、河南、河北、湖南、东北,在这些有工厂的地方,扬翔的养猪能力在客户那里得以延伸。2018年新年伊始,扬翔干脆撤销饲料事业部,成立了“服务养猪事业部”,把自己定位为一家养猪服务企业。而过去,他是一家饲料+养猪的企业。这算是大转型么?
 
  这几年,扬翔的养猪能力迅速提升来自多个维度,包括基因技术和创新的猪场设计已成系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很多人知道扬翔的楼房猪舍最高已经盖到了13层,但却不知道这大楼中有多少不为人知、不愿人知的秘密,即使是内部,很多人也是知其然不知所以然。过去,作为一家养猪和饲料企业,这些技术自然是独享的。而转型为服务养猪企业后,已决定对外开放,让更多的合作方受益。
 
  这是个好消息,但同样有两面性:那些被赋能的规模企业可能如虎添翼,迅速提升养猪能力、降低养猪成本、扩大养猪规模。与那些产能落后、固步自封的企业拉开差距。
 
  养猪业有没有竞争?当然有!不过,是谁和谁竞争?现在,在供需基本平衡、甚至过剩的时代,是同行之间拼成本,谁的成本低,谁可以活下来,乃至有胆量、有实力扩张。而未来的竞争对手甚至可能扩大到全球。毕竟,在贸易全球化的竞争格局下,我国无法、也没有很好的理由一直紧闭国门。我们想把自己国家的产品卖向全球,就不能关闭国门不让别人进来。这是负责任的大国必需的姿态,骂也没用,国家是从国家的层面去决策。
 
  在当下的中国养猪业,竞争主要还是在成本能力和规模上。简单的说,成本能力代表强,规模代表大。强大是目标,但顺序必需是先强后大。当赚钱能力迅速扩散的过程中,势必带来更多的两极分化:先进淘汰落后,高效淘汰低效。这是自然界的法则,同样适用于商业游戏。就像有钱人一样,买更多的房子赚到更多的钱,而没有钱,你看着房价涨,也只能干瞪眼。这是悲哀,更是现实。
 
  这一次,扬翔养猪能力的扩散,不再是小范围,仅限于买自己饲料的客户。而是携手影子科技,使用AI智能平台+智能终端+赋能的方式。让总控插上了产业互联网的双翼。使自己养猪能力扩散的方式平台化、工具化、批量化,所以,很快。养猪业的战国时代可能会在2019年开始。
 
  2019,大概率是猪价大涨的一年,有些企业可能会大赚一笔。而有些企业,可能因为能力和规模的原因,错失难得的机遇。
 
  养猪业,因为强可以赚到;因为大,可以赚得更多。当然,强是大的基础。中国养猪业走向两极分化,是未来五年的主要景象。既然入了这一行,就不得不面对。过去,是向自己挖潜,而未来,则是与同行赛跑。因为经营压力,未来更多的企业涉足养猪业,所以,战国时代,悄然而至。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 2019 大赚一笔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