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大商所豆粕期价收盘下跌,其中主力 2401 合约收盘 3987 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下跌 49 元/吨或1.2%,较上周同期下跌 71 元/吨或 1.7%。现货方面,沿海地区 43%蛋白豆粕现货报价4030~4140元/吨,较前一日下跌 20~60 元/吨,周环比下跌 70~110 元/吨。下游需求疲弱拖累基差下行,现货报价表现弱于盘面。
俗话说,趋势来了,谁也挡不住。如今的玉米就正在趋势中。玉米的涨势越来越浓,而最近又出现了两个激动人心的事情:一个是随着东北玉米的不断上涨,潮粮玉米的价格重新回到了1元/斤的大关。
进入11月份,东北地区受频繁冷空气的影响,降雪天气不断,黑吉辽多地积雪厚度不断增加,气温也从月初异常偏暖逐步转为偏冷!受此因素影响,东北市场,地趴粮储存的难度降低,降雪也限制了基层农户售粮的积极性。
专访行大农牧联合创始人孟宪壮:为国养民生猪,为民养健康猪,人人吃上放心肉
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者,为打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种猪而奋斗的广东行大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孟宪壮,近日接受采访畅谈行大农牧培育和选育中国“猪芯片”的乡村振兴之路。
今年粮食市场的几大主角均表现平平。首先说往年风头最强劲的玉米,今年从一收获上市开始就一路下跌,直到东北的暴雪才扭转了跌势。
东北的这场雪给玉米带来了很大底气,确切的说,是三场雪,不管怎么说,终于让跌跌不休的玉米缓了一口气。但玉米这边刚松了一口气,小麦却绷不住了,而且令市场感到意外的是,多个产区的主流价格正在逐步跌破1.5元/斤。
豆粕大跌近1000元,进口大豆扎堆到港,大豆价格上涨难度不小?
近期,国内豆粕现货报价震荡下行,进入11月中旬,由于外盘市场,美豆出口进入高峰期,巴西地区天气炒作的情绪减弱,国际大豆价格震荡下行,带动国内连粕价格走低!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11月17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0.26元/公斤,与上周五(11月10日)的20.48元/公斤相比,下降1.1%。本周的平均价格为20.22元/公斤,与上周20.48元/公斤的均价相比,下降1.3%,与去年同期的33.55元/公斤的均价相比,下降39.7%。
虽然在新季玉米关键生长时期,部分产区受天气扰动单产表现不一,但国内整体来看,本年度新季玉米丰产预期逐步兑现,供应端表现相对宽松。而目前传统养殖旺季并未如期发力,下游玉米饲用需求难有放量提振,且深加工需求表现平平,玉米需求端乏善可陈,价格暂承压难涨。
本周CBOT美豆期货震荡运行为主,国内豆粕价格震荡偏弱,截止到11月7日,沿海主流区域豆粕市场价格在4050-4130元/吨。由于种植利润较好,今年巴西大豆播种面积将继续增加,目前多个机构对该国大豆产量预估仍然维持丰产预期,并有望创出历史最高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