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雄:后非瘟时代,猪场如何有效应用精准母猪批次化管理技术?
当前养猪业大背景下,降本增效成了所有养殖者的奋斗目标。精准批次化生产以繁殖调控技术使猪群实现同批发情、同批配种、同批分娩,从而大大
阳历新年后,玉米迎来了“开门红”,本来是个不错的行情和寓意,市场的情绪也是得到了振奋。但是虽然玉米持续上涨,但市场的反应却表现平平。
2023年12月份以来,国内大豆周度压榨量始终处于 200 万吨以下,主要因为环保限产以及油厂豆粕胀库后主动减产。由于养殖行业持续亏损、饲料端豆粕需求不足,降低开机并不能改变豆粕供给宽松格局,预计美豆集中到港期间,国内豆粕价格将延续震荡偏弱走势。
精准定时输精技术应用后繁殖成绩不稳定、促性腺激素处理后发情率偏低、后备母猪更新率高、部分母猪分娩延迟、分娩舍周转困难、仔猪断奶重轻……这是当下很多规模猪场在实行批次化生产中面临的棘手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到底该如何解决?
中国的养猪业已实质地走上了高质量发展之路,正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这个过程对于许多养猪人来说将会非常痛苦,这个过程的主题词是“内卷”和“跃迁”。
仇华吉研究员在抗非大家谈年终沙龙上的讲话要点:养猪和防非需要新思维
抗非大家谈微信公众号诞生于2019年,是由仇华吉、余旭平、樊福好、邵国青、何启盖、王爱勇、刘自奎、高远飞、郭廷俊、赵普刚、范卫彬、韩春光、游启雄、曹松嵘、区伟波、唐红宾等十余位行业专家共同发起的,其宗旨是通过公众号文章、线上线下活动,为饱受非洲猪瘟折磨、深陷焦虑和彷徨之中的养猪人提供防控理念、技术和方案。
你以为它是装的,结果它可能是真的。这波小麦跌得让人迷糊。虽然说小麦涨涨跌跌也是常态了,但是年底年初突然再次大跌,这多少令市场有点发慌。
很多事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去看,可能就会得出不同的结果,然后就会得出不同的判断。比如说,玉米市场这么混乱,各大供需主体这么多,不同的主体看待市场的变化肯定也不尽相同。
亏多赚少,低价期越来越长!这场资本养猪的闹剧,还要持续多久?
从2019年非洲猪瘟疫情开始,受产能暴跌带来的涨价预期,吸引了一众大小资本方进入生猪养殖行业,短短五年时间,迅速摧毁了原本的生猪养殖行业的原始生态,一个涉及到千家万户的民生行业,变成了资本市场追求市场份额市场占有率的游戏。
7元一斤的猪肉,还会跌多久?俄罗斯希望2024年2月前启动猪肉输华工作
进入四季度,猪肉价格持续下跌。近日全国猪价大面积跌破7元/斤大关,养殖端再次进入深度亏损阶段。据博亚和讯监测,2023年12月29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4.17元/kg,下跌0.18元/kg;仔猪均价为20.75元/kg,下跌0.14元/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