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所料,7月底8月初的猪价走势像极了6月底7月初的走势,短暂上涨后再次下跌,最近两天猪价跌幅普遍都在2毛钱以上,8月5日猪价走跌区域相比前一日进一步扩大,猪价是从南跌到北,从东跌到西,无一上涨区域。这其中有两个地区的猪价最值得我们关注,一个是东北区,一个是西南区,正常情况下,作为生猪销区的西南地区价格比东北区要高不少,但由于西南遭遇严重非瘟,生猪抛售严重,导致很长一段时间,西南的价格还要低于东北区。
8月5日生猪价格全线下跌,虽然各地跌幅不大,但是也基本都在0.2元左右,均价也再次“破8入7”,目前华东区猪价7.5-8.5元,华中区猪价7.4-8.2元,华南区猪价7.9-10.1元,华北区猪价7.4-7.8元,西北区猪价7-7.8元。这几个地区受到产能的恢复和猪肉消费持续低迷的影响,猪价延续下跌走势,并且段时间都难以有明显的上涨变化。
当下,猪价比较特殊的就是西南和东北区,这两个地区的猪价虽然依然呈现下跌走势,但是这两个地区的猪价还是悄悄发生了变化,东北区当下猪价6.8-7.5元,西南区当下猪价7.1-7.7元,不论是最低价还是最高价,西南区都全面超过了东北区。出现这种现象,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猪价持续低迷,压栏大肥的钉子户认清后续猪价走势,压栏心态彻底崩塌,卖猪积极性提高,另外,随着北方降雨阶段性停止,交通运输恢复,此前积压的标猪陆续进入市场,提高了东北生猪供应量,猪价下跌幅度有加大趋势。
而西南地区,虽然猪价同样在下跌,但是随着当地生猪养殖密度的下降,疾病防控难度也随之下降,非瘟逐渐趋向于稳定,抛售标猪和淘汰母猪现象减少,消费端随着温度下降和猪肉价格的降低,猪肉消费开始好转,猪价摆脱了垫底的状态。
今年立秋时间是8月7日,按照往年的经验,立秋后猪价会迎来好转,那今年猪价会不会也迎来反转呢?目前产能恢复,可供出栏生猪数量增加已成事实,虽然部分地区最近两个月又遭受到了非瘟的侵袭,但是能繁母猪和生猪产能都一直处于上涨状态,截止到6月底,能繁母猪存栏量达到了正常水平的102%,生猪存栏量达到了正常水平的99%以上,也就是说猪价上涨的唯一希望只能寄托在猪肉消费的恢复上,只有消费好转猪价才有可能上涨。
立秋后温度渐低,猪肉消费理论上会迎来好转,但当下十四五元的价格还是处于高位,消费者对这个猪肉价格的接受度不高,而且经历了两年的猪肉高价,不少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改变后短时间无法改回来,也就意味着今年立秋后消费的增长会有所延后,而且增长速度会明显放缓。
结语:我们预测,立秋后猪价应该会迎来好转,只是反转的速度会比较平缓,再考虑到当下大肥还未完全清空,猪价走势大概率会先稳后窄幅上涨,直到9、10月份才能迎来真正意义的上涨,并且有可能在9月底10月初迎来2021年下半年猪价的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