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价格突破预期的核心驱动因素
产能深度调整
2024年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降至3986万头,较2023年同期下降9%,生猪供应总量同比减少约10%。叠加疫病导致的产能去化影响,2025年上半年生猪出栏量持续收缩,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
成本与情绪共振
2024年仔猪价格5个月内涨幅达78%,养殖端补栏积极性高涨,二次育肥比例显著增加。养殖户普遍看好后市,压栏惜售现象普遍,标肥价差拉大至历史高位。
政策与消费支撑
农业农村部将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下调至3900万头,政策调控引导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同时,2025年经济复苏带动猪肉消费回暖,节假日效应推升需求。
二、2025年6月价格趋势解读
供需紧平衡加剧
根据历史规律,6月生猪供应受前期疫病和产能去化双重压制,市场呈现“断档期”特征。随着标猪供应减少,预计6月全国生猪均价有望突破20元/公斤,华北、华东等主产区或冲击22元/公斤。
市场行为放大波动
养殖端普遍延长出栏周期至140公斤以上,二次育肥占比超过35%,屠企被迫提价收购。数据显示,2024年6月猪价淡季逆势上涨13-18%,这一趋势可能在2025年6月重现。
进口与冻库存变化
2024年猪肉进口量同比下降21%,冻品库存处于近三年低位,进一步强化现货市场上涨动能。预计2025年6月进口增量有限,难对价格形成有效压制。
三、未来超预期行情的潜在风险
压栏风险集中释放
当前压栏生猪占比超40%,若6月高温引发集中出栏,可能导致单周价格回调3-5元/公斤。需警惕养殖端资金链压力导致的恐慌性抛售。
消费替代效应显现
白条价格突破28元/公斤后,禽肉、牛羊肉替代消费增加,批发市场日均交易量已呈现同比下降趋势。终端承接能力或限制价格上涨空间。
政策干预可能性
猪粮比价逼近9:1的调控警戒线,若持续突破可能触发储备肉投放等平抑措施。同时,环保政策加码可能加速中小散户退出,改变供应结构。
关键数据参考
(注:以上分析综合自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及行业专家预测)
(综合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