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猪价呈现稳中上涨的态势,这一走势不仅让养殖户松了一口气,也让市场对未来猪价的走势充满期待。与此同时,仔猪价格也强势上涨,然而,市场供需僵持、饲料成本波动以及二次育肥等因素交织,未来猪价能否持续上涨仍存变数。
截至3月20日,120Kg-130kg的生猪均价为14.57元/公斤,较上周价格上涨0.06元/公斤,环比上涨0.41%。多地价格在14.60元/公斤-14.80元/公斤波动,其中东北和华北地区价格显著上行,主流报价在13.91元/公斤-14.45元/公斤。华中和华南地区的大型养殖场和散户价格稳中窄幅波动,主流价格维持在14.41元/公斤-14.51元/公斤。一方面,随着气温回升,消费端需求有所回暖;另一方面,养殖端出栏节奏相对平稳,市场供应并未出现大幅波动。供需双方的僵持使得猪价呈现出“涨跌两难”的局面。
尽管市场对猪价走势存在分歧,但养殖端的利润空间正在逐步恢复。目前,标猪每头盈利约120-170元,这一利润水平虽然不算高,但相较于去年同期的亏损状态,已经显著改善。养殖利润的回暖主要得益于饲料成本下降、猪价稳中上涨以及疫病防控成效显著等因素。然而,养殖端仍需警惕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尤其是在当前供需僵持的背景下,猪价的上涨空间可能受到限制。
与生猪市场相比,仔猪市场的表现更为亮眼。本周7公斤重断奶仔猪的价格每头上调了30至50元不等,主流价格上涨至470-530元/头,全国仔猪均价为510.95元/头,较上周上涨32.38元/头,环比上涨6.77%,同比上涨3.62%。随着气温回暖,补栏旺季的到来进一步推高了仔猪价格。随着养殖利润的回暖,养殖户补栏意愿显著增强。多数集团化养猪企业优先保留自家生产的仔猪,导致外销市场的仔猪供应有限。以某大型养殖集团为例,其仔猪外销量同比减少了30%,进一步推高了市场价格。如果后期生猪价格未能如期上涨,高价补栏的养殖户可能面临利润压缩甚至亏损的风险。以当前仔猪价格480元/头计算,若育肥后生猪价格低于14.00元/公斤,养殖户可能面临亏损。
面对当前的市场形势,猪价上涨动力明显不足。尽管全国生猪均价维持在14.50元/公斤左右,但多地价格已出现松动迹象。东北和华北地区价格虽有小幅上涨,但涨幅不及0.20元/公斤且市场成交清淡;广东地区价格虽保持稳定,但散户出栏积极性有所提升。清明后猪价预计或开启“守七大关”,主要由于当前处于季节性消费淡季,终端需求未有明显起色。其次随着养殖利润回暖,部分养殖户选择加快出栏节奏,市场供应压力增加。最后是二次育肥积极性下降,近期标肥价差均价在-0.59元/公斤,与上周价差缩小0.08元/公斤,本周标肥价差继续走缩,二次育肥利润空间收窄,导致养殖户补栏积极性下降。
当前7公斤重断奶仔猪价格已上涨至510元/头,高价补栏的养殖户可能选择在清明节前后集中出栏,进一步增加市场供应压力。清明节后,随着消费旺季结束,猪价可能再度面临下行压力。尤其是4月中旬,二次育肥积极性下降和集团企业出栏体重降低将成为影响猪价的主要因素。
总体来看,预期下周猪价延续震荡趋势,至月底到清明节前消费提振猪价或有上扬,此后随着二育积极性下降 集团出栏压力增大将来“守七大关”。养殖户需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抓住阶段性行情,规避下行风险。未来,随着供需关系的逐步调整以及政策效应的显现,生猪市场有望迎来更加稳定的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