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邦诚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点评 > 内容

从山东到北方:“猪业革命”浪潮席卷,谁将主导市场?

新牧网 2025-03-15

阅读()

齐鲁大地正上演一场颠覆传统的“猪业革命”。近年来,在疫情和猪价的双重冲击下,山东地区大量母猪场和独立的中小养殖户退市,不少母猪场、饲料厂、饲料经销商化身养殖平台,转型发展生猪合作放养。

齐鲁大地正上演一场颠覆传统的“猪业革命”。近年来,在疫情和猪价的双重冲击下,山东地区大量母猪场和独立的中小养殖户退市,不少母猪场、饲料厂、饲料经销商化身养殖平台,转型发展生猪合作放养。

 

据行业数据,目前山东放养公司超100家,环山、禾邦、邦基、新希望、海大、正大、诺联、智联、亚太中慧等企业在齐鲁大地激烈争夺代养户。而代养热如火如荼,从山东向整个北方市场扩散,成为南方猪苗掘金的藏宝图。

 

养猪

 

山东放养公司超100家,环山年出栏超200万头

 

山东合作放养(或称代养)、专业化育肥的模式,正成为养猪业的焦点,行业人士视之为中国北方养猪业未来的雏形。

 

在养猪业南繁北育的趋势下,山东地区不少母猪场存栏锐减。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山东猪料产量966万吨,较上年同期下滑14.1%,山东猪料退出了千万吨俱乐部。据山东地区一位动保从业者的观察,其所接触的母猪场存栏量下滑近70%。

 

与此同时,受非瘟和行情的双重冲击,中小养殖户生存艰难,而集团企业在复养失利后及时止损,撤出山东市场。山东饲料厂因而举步维艰,寻找出路。

 

永远不能小看市场经济的无形之手。山东掀起了一轮自发的“猪业革命”,合伙人模式、合作放养让养猪业在这片土地重生,如星火燎原。

 

这种合作放养模式,实际上是“公司+农户”代养模式的传承,区别在猪苗的来源。传统“公司+农户”体系的代养模式猪苗主要来自集团企业内部供应,而新兴合作放养模式的猪苗从全国各地采购。

 

过去那些被“淘汰”的母猪场、小散户、猪中、饲料厂商等回到行业,选择合作养猪,形成本土新势力。合伙制依靠个体的专业能力、责任制和小集体的灵活度,形成独特的市场竞争力。本土合作放养的养猪新势力与新希望、海大等集团企业展开激烈争夺,瓜分齐鲁大地的代养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山东放养公司超100家,龙头放养公司包括环山、禾邦、邦基、新希望、海大、正大、诺联、智联、亚太中慧、众鑫、善恩等,其中环山集团放养规模领先,年出栏超200万头。禾邦仅次于环山,年出栏约160万头。

 

南方“仔猪白名单”扩大,抢占北方仔猪市场刻不容缓

 

行业人士认为,山东代养模式重生,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规避疫情风险。北方地形为大平原,山东的秋冬季节是疫情高风险期,代养模式本身是短平快的养殖模式,利于放养企业和农户规避疫情风险。

 

二是增强成本控制能力。单打独斗的中小养殖户难以与集团企业抗衡,而合作代养作为一种策略,企业拥有猪苗、饲料、兽药疫苗等产品的议价权,有利于降低整体的养殖成本,减少行情风险,提升市场竞争力。

 

山东代养热,或许是北方“猪业革命”打响的第一枪。以山东为核心,山西、河南、河北、安徽等地的代养潮流方兴未艾,北方仔猪的市场空间正持续扩大。这也是黑龙江成立“仔猪联盟”的原因,瞄准的正是山河四省巨大的仔猪需求。数据显示,黑龙江每年可外销仔猪500万头,意在成为北方仔猪供应基地。

 

相比北方,南方销售猪苗的企业机会更大,不少山东企业选择千里迢迢到西南和华南地区购买仔猪。比起表面的运输成本,山东放养企业更看重猪苗的质量。在他们眼中,南方因气候和地形适宜,母猪好养,猪苗质量更高,运往山东的运输成本虽高,但猪苗更容易养活。从疾病控制的角度看,未来放养企业也会筛选优质仔猪供应商,通过长期固定的仔猪业务合作,降低多来源猪苗混群的风险。

 

向北方卖猪苗,成为当下南方种猪企业开拓市场的选择。神农、新五丰、德康、加大、双胞胎、南星体系等南方龙头种猪企业都在山东企业的“仔猪白名单”中。这份“仔猪白名单”仍在扩大,未来北方猪苗市场竞争将进入白热化阶段。从增量时代到存量竞争,谁能夺取先机,持续提升和保障猪苗品质,才能立于市场不败之地。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