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3月4日下午,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公告发布后,国内豆粕期货市场呈现近弱远强的格局,现货价格则表现偏弱。本文将分析此次关税反制政策对豆粕市场的影响,并结合历史数据展望未来走势。
一、政策背景及市场反应
1. 政策回顾:中美关税博弈升级
2025年3月3日,美国政府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宣布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进一步加征10%关税。此举不仅损害了多边贸易体制,还加剧了美国企业和消费者的负担,破坏了中美两国经贸合作的基础。作为回应,中国政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并经国务院批准,决定自2025年3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其中大豆加征10%关税。
3月4日,海关总署发布公告称,近期在进口的美国大豆中检出麦角和种衣剂大豆。为保障中国消费者健康和进口粮食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进出境粮食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等规定,海关总署决定暂停CHS Inc.、LOUIS DREYFUS COMPANY GRAINS MERCHANDISING LLC、EGT, LLC等3家涉事企业的大豆输华资质。
2. 市场反应:连粕近弱远强,现货价格承压
公告发布后,国内豆粕期货市场呈现近弱远强的格局。据Mysteel统计,截至3月4日,连粕M2503合约报收于3548元/吨,跌幅0.11%;连粕M2505合约报收于2974元/吨,涨幅0.13%;连粕M2509合约报收于3063元/吨,涨幅1.16%。现货市场方面,沿海区域豆粕价格普遍下跌10-50元/吨,其中天津市场报价3750元/吨,山东市场报价3660元/吨,江苏市场报价3620元/吨,广东市场报价3580元/吨。
受加征关税影响,市场对5-9月、6-9月、7-9月基差普遍看好,部分贸易企业、饲料企业积极购入远月基差。当日全国油厂共成交25.42万吨,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2.17万吨,其中远月基差成交16.2万吨,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2.8万吨。5-9月、6-9月、7-9月基差共计成交15.2万吨。
二、历史回顾:中美贸易摩擦与豆粕市场走势
中美贸易摩擦始于2018年,主要原因是美国对中国长期存在的贸易逆差不满,指责中国存在不公平贸易行为,如知识产权盗窃、强制技术转让等。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中国则采取反制措施,双方贸易关系持续紧张。
2018年3月:美国宣布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中国随后对部分美国商品加征关税。
2018年7月:美国对34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中国对等反制。
2018年9月:美国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中国对600亿美元美国商品加征关税。
2019年5月:美国将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关税从10%提高至25%。2020年1月:中美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紧张局势有所缓和。
在此期间,国内豆粕现货价格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波动。据Mysteel数据显示:
2018年:摩擦初期,豆粕价格一路下跌,6月中旬触及当年最低点2861元/吨,随后因国内供应紧张开始反弹,10月初达到当年最高点3684元/吨。
2019年:上半年豆粕价格偏弱运行,4月1日触及当年最低点2532元/吨;下半年在中方反制措施出台后,价格保持高位震荡,10月23日达到当年最高点3208元/吨。
2020年:随着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缓和,豆粕价格从年初的最低点2731元/吨一路上涨,年末达到最高点3438元/吨。
三、未来展望:三季度豆粕价格或受关税政策显著影响
1. 短期供应紧张与成本上升
从历史数据来看,二季度通常是美豆播种期,国内大豆供应主要依赖巴西大豆。由于3月大豆采购已基本完成,当前国内豆粕供应紧张更多是由于到港延迟导致油厂大规模停机所致。同时,随着美国加征关税政策的实施,进口美国大豆的成本将显著增加,这将对国内豆粕价格形成上行助力。
2. 巴西大豆替代效应
三季度是美国大豆和巴西大豆的交替时期,由于美国征收关税,届时国内将更多依赖巴西大豆。然而,巴西大豆6-9月的升贴水价格可能因需求增加而“坐地起价”,进一步推高豆粕价格。据Mysteel数据,当前国内油厂6-9月最低基差为M2509-80元/吨,此外,3月4日部分区域油厂上调6-9月基差价格50元/吨左右。建议下游企业密切关注巴西远月贴水报价及国内油厂6-9月基差价格调整,以制定合理的采购策略。
四、结论
此次中国对美加征关税政策的实施,将对国内豆粕市场产生一定影响。短期内,豆粕价格可能因供应紧张、情绪带动支撑上行;中长期来看,未来巴西大豆的升贴水价格的波动将成为影响豆粕价格的关键因素。建议市场参与者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及国内油厂开停机动态,合理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