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据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2024年11月份生猪产品数据,2024年11月末能繁母猪存栏4080万头,环比增长0.2%,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4.6%。这一数据刷新了2024年内最高点!
今年以来,超9成上市猪企似乎还在上产能。当全国能繁母猪存栏不断接近绿色区间上限,对于2025年的猪价和行业利润还能保持乐观吗?
全国能繁母猪数7个月增加94万头
官方数据统计,11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80万头,环比增加7万头,增长0.2%。这不仅是连续3个月上涨,也进一步刷新了年内母猪存栏最高点。
从走势来看,今年年初还在延续产能去化的趋势。3月-5月,全国能繁母猪连续保持在4000万头以下。这一波低谷也是自2020年11月以来,创下了4年新低。
但从5月之后,全国能繁母猪涨势再起,7个月时间增加了94万头。
到底谁在上母猪?据农业农村部表示,2024年养猪规模化率已超70%,对比2023年的68%,同比提高约2个百分点。这也可以从各大上市猪企的能繁母猪数窥见一二。
9成上市猪企,2024年还在上母猪
本网统计了11家上市猪企2024年公开的最新能繁母猪数(或年底目标)。其中,与上一次公开的能繁母猪数相比,10家企业都呈上涨趋势,合计增长超30万头!
这其中,不少企业的最新数据,距离上一次公开数据只过去了几个月,但涨幅仍比较明显,刚好体现在2024年下半年持续上涨的全国能繁母猪数中。比如温氏股份、大北农,2024年底比年中都增长了约3万头。
新希望、天邦食品、正邦科技3家企业,也都从此前清退产能的影响中走了出来,正逐步开始复产。其中,新希望、正邦的2024年底能繁母猪目标,较9月末分别增长了6万头、2.3万头。
虽然几乎没有猪企会再进行大规模扩产,但据不少猪企透露,当前产能利用率普遍还在50%-60%左右,未来会逐步将闲置产能利用起来,能繁母猪数或有继续增长的可能。
2025年迎来猪价下行周期?
全国能繁母猪数的变动,必然将长远影响猪价。2024年的这一轮持续上涨,也出现了对于2025年猪价不同的声音。
持悲观预期的主要认为,能繁母猪数等带来的供应端压力,将是2025年猪价下行的主要原因。
因截至2024年11月末能繁母猪存仍在增产周期中,后推10个月,理论上到2025年9月期间,均处于产能恢复带来的下行周期当中;若上行周期启动时间较理论推算再晚三个月,那么2025年全年仍将是处于价格下行周期当中。
也有乐观的预期,认为能繁母猪存栏数虽然刷新2024新高,但和2023年同期相比,依旧是在回落的,这对于2025年的猪价有一定支撑作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朱增勇分析称,2025年生猪供给依然会比较充裕,“价格肯定整体会低于2024年,全年应该盈利问题不大,但是盈利水平估计不高。”
而部分成本较高的企业可能会有亏损风险。“企业要规避风险,明年第一是要稳产,避免盲目扩产;第二则是持续降本增效。”朱增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