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邦诚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点评 > 内容

牧原、温氏、新希望正式公布!猪企大力扩产,2023年行情会好吗?

猪好多网原创 2022-11-09

阅读()

猪价回暖之后,整个养猪业重焕生机。尤其是猪企业绩“回血”明显。近日,牧原股份、温氏、新希望相继发布了10月销售简报。牧原全月共销售生猪477 9万头,销售收入创下近一年新高,达149 37亿元,同比增长110 4%。温氏股份销售肉猪165 24万头(含毛猪和鲜品),收入54 74亿元,同比增长126 38%。

猪价回暖之后,整个养猪业重焕生机。尤其是猪企业绩“回血”明显。

 

近日,牧原股份、温氏、新希望相继发布了10月销售简报。牧原全月共销售生猪477.9万头,销售收入创下近一年新高,达149.37亿元,同比增长110.4%。温氏股份销售肉猪165.24万头(含毛猪和鲜品),收入54.74亿元,同比增长126.38%。新希望销售生猪145.55万头,收入为36.08亿元,同比增长170.87%。可以说,猪企已经进入高盈利状态。

 

牧原创收近150亿!10大猪企全力扩产,2023年出栏将创新高?

 

不止是10月,三季度开始,多数猪企都已扭亏为盈,且出栏量呈现大幅增长的态势。

 

猪企三季度已实现盈利

 

从销售业绩上看,除正邦科技外,牧原、温氏、新希望、天邦、大北农等猪企三季度都已实现盈利,其中牧原股份净利润达到了81.96亿之多,温氏股份、新希望的利润分别达到了42.09亿元、14.33亿元,成绩确实亮眼。

 

猪企三季度业绩的反转,归功于猪价一路上涨。据猪好多数据监测显示,2022年7-9月,猪价最低为20.39元/公斤,最高则达到了24.37元/公斤。根据猪企公布的15.5-19元/公斤的成本来测算,可以说,多数猪企在整个三季度都处于盈利的状态,且一头猪至少有240元的利润。

 

牧原创收近150亿!10大猪企全力扩产,2023年出栏将创新高?

 

牧原创收近150亿!10大猪企全力扩产,2023年出栏将创新高?

 

除了业绩的反转之外,猪企的出栏量也相较于2021年有较大的提升。截至今年三季度,牧原股份生猪出栏量已达到了2021年的112.32%,傲农生物也已超出2021年全年出栏量,新希望、温氏股份、东瑞股份、天康生物、唐人神等猪企出栏量也已达到去年全年90%以上。

 

对比来说,三季度末多数猪企的出栏进度超出去年75%以上,在没有大规模疫病等因素的影响下,2022年猪企出栏量再度创下新高已成定局。

 

牧原创收近150亿!10大猪企全力扩产,2023年出栏将创新高?

 

猪企大力扩充能繁母猪存栏,2023年出栏量或再提高

 

自2018年非瘟传入我国以来,猪企大力扩产不再是稀奇事。在业内经历了长达近10个月的产能去化进程之后,猪企的扩产目标再度提上日程。只不过这次不是新建猪场,而是增养能繁母猪。

 

牧原创收近150亿!10大猪企全力扩产,2023年出栏将创新高?

 

据官方统计,9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为4362万头,而当前10大猪企能繁母猪数量已经超过了600万头,几乎占了全国产能的13.76%,这一数据还在增长。

 

三季度末,牧原能繁母猪数量已经达到了259.8万头,而在二季度末,这个数据为247.3万头,季度环比增长4.8%,这个增速是不可小视的。牧原还表示四季度能繁母猪增长速度不会低于三季度,那按照按最低4.8%增长速度计算,四季度末牧原的能繁母猪将超过270万头。

 

温氏、新希望、天邦也分别公布了能繁母猪存栏。截至9月末,温氏股份能繁母猪存栏134万头,年底目标是140万头,季度目标增幅10万头。同样是9月末,新希望能繁母猪存栏85万头,后备母猪存栏66万头。天邦食品9月的能繁母猪存栏量30万头,其存栏规划是达到40万头,还有10万头的增长空间。

 

另有不少猪企表明了年末能繁母猪存栏计划,此处不一一列举。

 

牧原创收近150亿!10大猪企全力扩产,2023年出栏将创新高?

 

可以预见的是,在如此增加能繁母猪存栏的情况下,2023年猪企的生猪出栏量将进一步提高。

 

今年上半年,有业内专家透露,规模猪企出栏生猪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60%以上,那到明年,这个数值有望再度上升。

 

从猪企的出栏目标也可以看出,“飞跃式扩张”已经是常态。11月7日,天邦食品透露出明年年出栏初步预计在800-1000万头左右,而今年1-10月,其出栏量仅为347.75万头,目标出栏量直接翻了1-1.25倍。新希望后续出栏目标也是阶梯式大增长,2022年1400万头,2023年1850万头,2024年2300-2500万头,未来出栏量维持在3000万头左右……

 

 

规模化应与高质量发展同步

 

猪企大步扩产的背后,我们也不得不思考一些问题。规模猪企会不会无限扩张?近些年倡导的规模化养殖养殖真的只是让猪越来越多吗?

 

当下已经有不少散户一提到规模场,就联想到“垄断”。其实,养猪业垄断局面几乎不可能发生。有业内专家认为,头部猪企不可能无限扩张,因为他们会受到用地、资金、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也就是说,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大猪企想要再度提高竞争力,就必须从生产要素上入手,比如育种、成本、智能化程度、疫病防控等等。

 

育种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前些年,我国大力引进国外种猪,以满足育种需求。近两年,官方大力扶持种业振兴,牵头培育“猪芯片”,今年不少企业已被纳入补短板阵型。目前国内也有猪企拥有一定的育种能力,比如牧原股份建立了独特的轮回二元育种体系,已经不再依赖国外进口种猪。温氏股份旗下子公司中芯种业目前一年能提供40万头种猪。猪企想要全面发展,则必须增强种猪培育实力。

 

降本是行业共同挑战。今年豆粕减量成了热门话题,起因就是豆粕价格从年初的3000元区间涨到了如今的5000元区间,养殖成本也一路飙升。今年9月农业农村部宣布将大力推广豆粕减量替代技术,助力养殖户降本。但是这一技术推广需要时日,不论是猪企还是散养户,都必须提高养殖水平,以此降低成本。

 

牧原创收近150亿!10大猪企全力扩产,2023年出栏将创新高?

 

智慧养殖成未来趋势。“1个人养上千头猪”不是新鲜事,“26层养猪大楼”也成现实。5G技术、养殖机器人等先进技术都已投入养猪业。当下大多数猪企都在探索智能养殖,以此提质增效。但是受限于投入成本、猪舍规模等等,目前部分猪企的智能养殖并未完全普及,随着技术越来越成熟,智慧养殖将越来越常见。

 

结语

 

猪企扩产是行业规模化的必经之路,但高质量的规模化发展并不是让“决定性产能”掌握在少数的猪企手里,而是整个行业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除了避免行情的大起大落之外,行业的整体养殖水平、智能化程度、肉品质量也应逐步提高。你认同这种看法吗?欢迎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