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渐入尾声,伴随一波‘冷空气’的到来,趾高气扬的‘二师兄’也低下了头,近日屡屡呈现了“3连跌”,但是,随着生猪价格的连跌,市场抵触降价的情绪有所升温。尤其是北方部分地区,散户猪场出现一定的压栏扛价现象,北方猪市率先迎来“反转”。
今日猪市整体呈现“南跌北涨”的态势,不过,受市场反弹力度偏弱的影响,接下来的北方猪价,想带动南方猪价迎来一波反弹上涨,难度相对较大。瞅着前几天猪价的接连下跌,引起了部分养殖户的恐慌,市场生猪上市量有所增加,屠企收猪难度有所下降,猪价也就再跟着大幅度的下降。
除此之外,受饲料原料豆粕、玉米涨价的影响,饲料价格也接连处于高位,同时,受天气进一步转冷,养殖场还要增加保暖、疾病防控等费用开支,在猪价回落的背景下,压价的意愿有所松动。
毕竟,当前市场上“不缺猪”,这与往年猪价上涨不同,尤其是从生猪存栏量来看,生猪产能是足够的,并且,伴随压栏、二次育肥的生猪增加,预计进入11月后,这些大膘猪的上市量就会逐步呈现增加趋势。
反观去年春节前的猪价行情走势,当时的10~11月猪价相对比较理想,而进入12月之后就一路下行,如果现在的猪价跌不下去,那么后续大幅度回调的风险,就大幅增加。
农业农村部也对今年第四季度生猪市场供应给出了判断:当前生猪生产和供应形势持续向好,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正常水平,生猪存栏量连续5个月增长,规模猪场中大猪存栏量和新生仔猪数量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后期上市肥猪充足、市场供应有保障。
业内专业人士也表示:从当前养殖端的出栏情况看,生猪价格开始松动,10月底或能到达价格的转折点。目前,生猪市场受压栏、二次育肥的影响,算是属于消费旺季,在消费力的支撑下,猪价仍然处于较高水平,但是后期继续上涨的可能性比较小,总体呈现震荡回落的态势。
短期,受阶段性多空博弈,预计短期猪价或将延续‘震荡偏弱’的走势,但市场下行幅度逐步减弱,局地受市场压栏情绪反弹,低价区或有冲低回调的现象。
据屠宰企业采购难度来看,屠宰企业生猪采购难度表现一般,东北地区养殖户虽有着一定的惜售情绪,一些宰场提价后到货量表现良好,其他地区屠宰企业采购较为顺畅,屠宰企业屠宰量表现低迷,整个屠宰需求表现偏差。
龙头集团贸易商竞价积极性表现一般,低价给猪现象有所增强,北方一些区域猪价调整幅度在0.2-0.4元/公斤。批发市场白条价格呈现下跌态势,成交情况表现差,市场接货力度表现偏差,疲软态势比较明显,看涨情绪明显有所消退,看跌、看稳情绪相对较多。
受近期猪肉价格上涨带动,上市猪企业绩大翻盘,但目前政策面和供给面或难支撑猪肉价格再上涨,降本增效成各大猪企未来首要课题。
猪肉价涨了,饲料价也涨了
近日,多家上市生猪养殖企业公布今年第三季度报,受益于猪肉价格快速上涨,企业业绩普遍向好。其中,生猪养殖龙头企业牧原股份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807.74亿元,同比增长43.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5.12亿元,同比下滑82.63%。需指出的是,牧原股份上半年还巨亏66.83亿元,仅一个季度牧原股份便扭亏为盈。无独有偶,温氏股份、天邦食品、立华股份等此前均报连续多个季度亏损,但今年前三季度净利分别报收6.9亿元、10亿元、6.5亿元。
不过,分析均认为,猪肉价格恐难再有继续上涨空间。一方面,政府稳价保供政策信号明显,此前发改委已投放6批猪肉储备,并多次约谈生猪企业要求不要压栏和二次育肥;另一方面,猪肉供给明显改善,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生猪产能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全国生猪出栏5.2亿头,比去年同期增长5.8%,猪肉产量4150万吨,同比增长5.9%。
值得关注的是,养猪成本在不断上涨。今年以来,受玉米、豆粕等猪饲料原料的价格提升影响,养猪成本居高不下。据农业农村部监测,猪饲料价格从2020年下半年以来就一路看涨,育肥猪配合饲料平均价格目前已超过4000元/吨。从各大饲料厂最新报价来看,饲料价格又上涨了100-200元/吨,其中浓缩料最高上涨500元/吨。
猪企为降本增效设目标
在此背景下,各大猪企开启降本增效工作,设定降成本目标。
10月16日,牧原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针对豆粕价格的上涨表示,公司正积极寻找低价优质原粮;同时根据粮食市场行情变化趋势及时调整饲料配方,应用低蛋白日粮技术降低豆粕使用量,从而降低养殖成本。公司希望今年四季度能够实现15元/公斤左右的阶段性成本目标。
傲农生物近日接受机构单位调研时也表示,公司一方面通过及时调整饲料销售价格,以及技术调整配方、提高产销量、降低固定费用分摊等方面降低饲料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公司积极落实养殖产业相关降本增效的措施,确保在养殖规模布局初步完成后,逐步趋向稳定生产和效率提升,促进公司整体稳健发展。今年底的目标是断奶仔猪成本降到400元/头以下,育肥成本降到17元/公斤左右。
据国海证券统计,温氏股份的生猪养殖成本在2021年初最高达15元/斤,2021年末下降至8.8-9元/斤。而现如今,温氏的养殖成本更已降低至8.3元/斤,相较最高点已降低近6.7元。10月28日,温氏股份(300498.SZ)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第三季度肉猪养殖综合成本降至8.3元/斤左右,整体养猪成本仍处于持续下降通道中。同时,公司肉猪上市率稳中有升,9月份已稳步提升至90%以上,按照行业环境、公司规划和育种节奏,公司明年肉猪上市率全年平均水平有望提升至92-93%。目前公司种猪存栏值较为稳定,约2600-2700元/头。PSY方面,9月份全公司养猪单位PSY平均水平已提升至20左右。初步预计明年的PSY水平达到22以上。
新希望2021年成本最高时达10元/斤,但在2022年第一季度成功降低至9.35元/斤,并于9月份进一步降低至8.5元/斤,成本水平与温氏相当,目前正为了8元以下的成本而努力。
平稳运行成行业主题
猪价的不断走高,国家的保供稳价措施也在不断加码。
在9月8日,有关部门投放了今年第一批冻猪肉储备。近日,发改委表示,国家将投放今年第6批中央猪肉储备,并指导各地加大力度同步投放地方政府猪肉储备。
政府猪肉储备的介入,对市场参与者而言,更多起到政策和情绪引导作用,有利于市场恢复理性,合理安排生产经营,保持正常投苗和出栏节奏。
除了释放中央猪肉储备外,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消息称,针对近期生猪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的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加强与部分大型生猪养殖企业沟通协调,研究共同做好生猪市场保供稳价工作。
对此,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和新希望等龙头猪企均表示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头做好生猪市场保供稳价工作。
西部证券研报认为,9-12月猪价预计仍将维持高位。中长期看,生猪价格决定性因素仍是供求关系,受2021年下半年能繁母猪存栏量下滑累计效应影响,2022年下半年生猪供给量相对有限,猪价仍将维持在相对高位。(综合新快报、港股解码、企业公告、网络等)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