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邦诚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点评 > 内容

第五批中央储备冻肉要来!当“放储”遇上猪价过快上涨,市场将走向何方?

猪兜 2022-10-10

阅读()

面对生猪价格的快速上涨,今年9月份国家已先后投放了约20万吨政府储备猪肉,创下历史之最。放储的目的在于防止猪价过快上涨。孰料,在刚刚过去的国庆七天长假,生猪价格仍在持续上涨。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截至10月8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32.81元/公斤,比节前上升2.5%。

面对生猪价格的快速上涨,今年9月份国家已先后投放了约20万吨政府储备猪肉,创下历史之最。放储的目的在于防止猪价过快上涨。孰料,在刚刚过去的国庆七天长假,生猪价格仍在持续上涨。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截至10月8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32.81元/公斤,比节前上升2.5%。

 

第五批中央储备冻肉要来!当“放储”遇上猪价过快上涨,谁能在博弈中笑到最后?

 

可以说,前后4次放储收效甚微,市场的猪肉价格并没有因此而回归到理想区间,而是像一位正处在“叛逆期”的少年一样,高调地“我行我素”。

 

是可忍,孰不可忍!10月9日,官方再一次发声。

 

据国家发改委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近期,生猪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已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为切实做好生猪市场保供稳价工作,国家将于近日投放今年第五批中央猪肉储备。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密切关注生猪市场供需和价格形势,继续投放中央猪肉储备,必要时进一步加大投放力度,并指导各地同步投放地方政府猪肉储备。

 

国家发改委也给出了宝贵的建议:“当前,国内生猪产能总体合理充裕,能繁母猪、新生仔猪、育肥猪存栏量均连续多个月回升,后期生价不具备持续大幅上涨基础。建议养殖场(户)合理安排生产经营决策,把握好出栏节奏、顺势出栏育肥生猪,不盲目压栏惜售,不盲目开展二次育肥,防范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第五批中央储备冻肉要来!当“放储”遇上猪价过快上涨,谁能在博弈中笑到最后?

 

那么,中央投放储备猪肉是否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四季度市场行情将有哪些变化?叫人爱之、恨之的“猪周期”难道又来了?

 

放储与猪价过快上涨的博弈

 

今年9月,中央和各地合计投放政府储备猪肉20万吨左右,单月投放数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投放价格低于市场价格,有效保障了生猪猪肉市场供应和价格平稳运行。

 

在储备猪肉大量投放的背后,是生猪价格的持续攀升。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外三元生猪市场价已上涨至24.22元/公斤,较6月末已累计上涨17.4%。这表明在三季度,生猪价格环比上涨了17.4%。

 

不过,“放储”并没有阻挡国庆假期猪价上涨的脚步。据中国养猪网统计显示,10月3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24.92元/公斤,比今年3月21日的低点11.78元/公斤,价格已翻番,涨幅达到111.54%。

 

究其原因,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一是二次育肥现象产生。顾名思义,这种现象就是指猪的第二次生长和发育,养殖户为了多赚些利益,他们会把没有出售的生猪催熟,将其进行二次发育。这样产出来的猪,肉会更多,按理说这样的做法会让猪肉的产量增加,猪肉价格自然会降低,但实际上二次育肥非常考验养猪人的技术,很有可能会导致猪被赔进去。

 

二是惜售压栏现象的发生。这是养殖户在市场当中发现的一种“投机取巧”的调控猪价之法,于是通过人为地减少市场当中猪肉的流通,从而让自己现有的猪产生最大利润。当然,可以调控市场猪价的几乎都是大型养殖户,而一些散养户很难做到这一点。

 

三是舆论的影响。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总有人会在网络上散布谣言,让猪价不断攀升。因为很多猪农害怕猪价会持续上涨,于是他们就会疯狂购买和囤积,这样一来,猪肉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价格自然会攀升。

 

受益于价格的上涨,生猪养殖行业在今年三季度也迎来了利润的“整体”改善。截止到9月30日当周,自繁自养养猪利润上升至799.35元/头;外购仔猪养殖利润上涨至803.41元/头。从头均利润来看,目前养殖利润已达到除非瘟疫情导致的暴利外的养殖利润周期高点。

 

肉贵伤民。在猪肉价格持续上涨的态势下,国家即将投放第五批中央猪肉储备的做法也就合情合理了。

 

第五批中央储备冻肉要来!当“放储”遇上猪价过快上涨,谁能在博弈中笑到最后?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放储”与猪价过快上涨,可以说是政与商之间的博弈。

 

二者如同一对儿时分时合的冤家,演绎着一段“温柔与严肃”的漫长故事。

 

从目前猪价走势来看,博弈还在继续……

 

四季度猪价之谜

 

国庆节前,针对养猪利润高点问题,农业农村部在京召开了部门协调会议,研究部署了四季度生猪稳产保供工作。

 

会议要求精准开展综合调控,加强形势分析研判和信息预警,盯住能繁母猪存栏、生猪出栏等关键指标,加大信息发布频次,有效引导生产;精准开展综合调控,从生产、市场和进口等多环节协同施策;进一步落实好养殖用地、环保和贷款等长效性支持政策,稳定养殖预期。

 

字字玑珠,业内人士从中读出了“平稳、可持续”的深层含义。

 

四季度被视为传统生猪消费旺季,猪价在元旦、春节效应支撑下是否会大幅上行,高点在何处?供需会不会出现结构性矛盾?市场对此分歧较大。

 

东亚前海证券分析师汪玲表示,从我国猪肉年均消费量5000万吨来看,政府猪肉储备投放规模有限,对消费市场影响较小。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8月猪饲料产量8081万吨,同比-7.9%,反映目前生猪供给仍然偏紧。在这种供紧需宽态势仍占主导地位下,今年四季度仍然看好猪价景气上行。

 

中金公司分析师郭朝辉则认为,国庆过后,消费转入弱势,叠加二次育肥逐步入场,10月中旬至11月底,生猪现货价格或高位回落,但回落空间有限;进入到元旦、春节后,生猪价格或再次进入季节性上行通道,但在供需局面呈现双增下;受整体消费能力偏弱的掣肘,旺季价格不具备大幅上涨基础,预计四季度猪价或仍处季节性高位,但整体涨幅或低于市场预期。

 

可以预见的是,从需求端看,三季度猪肉需求本身缺乏亮点,虽然8-9月期间受季节性以及节假日等因素影响,消费呈现恢复态势,但整体力度比较一般。相对而言,进入四季度国内消费会因为腌腊备货、节假日以及市场长期对于高猪价接受度的提高而有所改善。

 

另外,从生猪基本面供需方面来看,10月期间,母猪存栏大概率会增加。7-8月样本厂后备母猪补栏环比分别为2.6%和7.3%,总趋势仍在攀升,因而四季度在猪价不出现超预期下跌的情况下,母猪产能可能仍在恢复阶段。

 

而在生猪出栏的节奏上,可以肯定的是,四季度会受到成猪数量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企业出栏意愿的变化以及政策调控的影响。

 

第五批中央储备冻肉要来!当“放储”遇上猪价过快上涨,谁能在博弈中笑到最后?

 

在不确定中寻找“新大陆”

 

面对四季度的不确定性,在三季度利润可观的背景下,部分猪企开始“另辟蹊径”,着手在生猪期货上进行利润保值操作了。

 

2021年1月8日,生猪期货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它对于生猪产业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关产业企业通过参与期货交易,将推动生猪期货有效发挥价格发现功能,为市场提供公开、透明和连续的价格参考,有利于养殖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合理控制养殖规模,进而促进整个产业健康发展。

 

数据显示,生猪主力2301合约持仓量由二季度末的2.4万手增加到三季度末的4万手,持仓增加1.6万手。而为提高各方参与交割的灵活性和自主性,提供更多的交割选择和交割资源,今年9月27日,生猪期货协议交收业务已正式启动。

 

就目前来看,生猪养殖企业盈利大增,企业是否需要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来应对下个“猪周期”?答案是肯定的。

 

当前养殖利润回升至相对高位,市场对于2023年猪价由强转弱的预期判断较为一致,养殖企业再次面临猪价下跌带来的经营风险。

 

不过,在风险来临之前,《期货日报》某篇文章里的一段话似乎给行业带来了新的思路:“在近期和养殖企业交流中,养殖企业对于提前锁定养殖利润、对冲猪价下跌风险的意愿十分强烈。部分企业已经着手在期货市场上进行生猪期货卖出套期保值操作,也有部分企业做好准备在适当时机进场布局生猪期货卖出套期保值。”

 

企业的做法不无道理。实际上,在国内有色、油脂等产业链,行业通常会利用期货工具规避风险,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纵观今年三季度,生猪期价表现出高位震荡态势,与政策调控措施紧密相连,猪肉价格上涨吸引更多的保值客户参与。数据显示,生猪主力2301合约持仓量由二季度末的2.4万手增加到三季度末的4万手,持仓增加1.6万手。

 

在合约报价上,目前生猪期价排列呈现近高远低的表现,生猪11月价格表现最强,反映出市场对于短期消费的看好;2023年1月合约在春节季节性消费支撑之下,价格表现次之;生猪在2023年3、5、7月合约价格逐月下降,代表春节后猪价的合约反映出节后猪价下行的季节性预期。

 

格林大华生猪研究员张晓君认为,从2023年3月起,生猪供给会出现逐月增加,猪价或再度迎来下行周期。当前养殖利润已回升到相对高位状态,市场对明年的生猪价格由强转弱的预期基本一致,猪企或再次面临猪价下跌带来的经营风险。近期猪企对于提前锁定养猪利润、对冲猪价下跌风险的意愿强烈。部分企业已开始着手在期货市场上进行生猪期货卖出套期保值操作,亦有部分企业准备在适当时机进场布局生猪期货卖出套期保值。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