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春节至六月底,生猪价格暴跌,猪肉价格也是一路下降,在国家实行了猪肉收储之后,猪肉价格才止住了下跌的势头,但至八月下旬,生猪价格整体水平依然不高,多位业内专家分析,随着秋季的到来,猪肉的需求量将有所提升,而中秋、国庆双节的到来也会对猪价有所带动,因此业内普遍看好猪肉价格将在本月底开始迎来反弹。
造成猪肉价格波动的因素向来复杂,除了双节推动和猪肉高消费季的来临,给猪肉价格造成影响的还有能繁母猪存栏量、饲料价格、疫情等其他因素的作用,正值猪周期下行阶段,今年入秋的猪肉价格形势相较于往年更为复杂。据农业农村部监测,7月份以来全国生猪价格反弹后低位震荡,养殖亏损程度较上月有所减轻,但短期内养猪业扭亏为盈的难度较大。对于猪价,养猪人要做好短时间内不会有较大提升的心理准备。
首先,根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迎来了连续21个月增长后的首次下降。这意味着我国养猪业的复产、复养工作已经来到的新阶段,养猪企业、养殖户都开始对非瘟后急速扩张的三元母猪进行淘汰处理,开始注重能繁母猪的质量,留下二元母猪及高产母猪,这一信号意味着我国养猪业开始从“以量保量”阶段向“以质保量”的阶段调整了。产能已恢复到往年水平说明目前我国的猪肉供给短时间内不存在供不应求的情况,这就意味着即便双节的到来能够短暂地刺激猪肉消费,也并不会给猪肉价格太多反弹的余地。
其次,目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仍时有发生,造成了消费者出行不便,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猪肉的消费,为响应国家防疫政策,民众会尽量减少在外聚餐,使得餐厅、饭店等对猪肉的消费水平也会相应下降。而疫情导致的全国学校或不能准时开学,食堂采购猪肉量将受到影响。并且,7月以来的猪肉价格反弹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国家的政策性收储,这意味着我国目前冷冻猪肉的库存十分充足,进口猪肉量势必再次下降。往年稳定的消费出口今年可能哑火,冷冻肉是否能及时销售出去也未可知。
除此之外,养猪人还要面临着今年自然灾害的影响。7·20河南暴雨给不少生猪养殖散户带来了很大损失,即使后续政府以80元/头的价格进行了补助,但仍不足以抵消养殖户所蒙受的损失,部分受灾养殖户担心后期疫病,出栏积极有所提升。
在今年春节过后,猪肉价格一路下跌,猪周期进入下行阶段,根据以往猪周期下行阶段的持续时间来分析,今年恐怕很难迎来拐点。猪肉价格可能因为一些季节性、节日性消费有所反弹,但很难在今年回归高位。从目前的生猪产能可见,猪肉供给仍然会增加,如何刺激猪肉消费将成为猪肉价格回升幅度的重点。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