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邦诚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点评 > 内容

玉米价连降4个多月!国家持续调控玉米市场!玉米市场“降虚火”“挤泡沫”取得明显成效

经济日报 2021-08-25

阅读()

今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综合运用生产、储备和进口等一揽子保供稳价措施,保障粮食有效供应,逐步缓解玉米供应压力,玉米价格持续4个多月保持下降态势,逐步回归合理区间,玉米市场“降虚火”“挤泡沫”取得明显成效。

今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综合运用生产、储备和进口等一揽子保供稳价措施,保障粮食有效供应,逐步缓解玉米供应压力,玉米价格持续4个多月保持下降态势,逐步回归合理区间,玉米市场“降虚火”“挤泡沫”取得明显成效。

 

去年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水灾旱灾、国际环境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下,国内粮食价格全面上涨,玉米价格一骑绝尘,领跑三大主粮。初期,玉米价格上涨是收储市场化改革带来的恢复性上涨,有一定的合理性。随着越来越多的粮源从国有粮库转入社会主体手中、转到市场中,贸易商库存、加工企业库存、港口库存等社会化库存增加,粮食价格主要靠市场调节,频繁波动在所难免。

 

玉米

 

然而,玉米市场变局发生在今年初临储玉米见底之后,玉米供应端可调节手段不多,一些贸易商不断炒作玉米产需缺口,各路资金纷纷涌入粮食市场淘金。东北主产区甚至出现囤粮现象,农民惜售,加工企业普遍增加库存,贸易商囤积居奇,市场出现严重“粮荒”,玉米价格一度飙升,形成严重的“粮价泡沫”。

 

从国际市场看,投机炒作是推动全球粮价上涨的重要因素。国际四大跨国粮商垄断全球80%的贸易量,掌握着全球粮食市场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去年以来,国际投机资本借助新冠肺炎疫情、天气等话题轮番炒作,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全球粮价大幅飙升,粮食进口成本增加,让许多国家苦不堪言。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发布的《2021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估计,2020年全世界饥饿人数继续呈现增加趋势。而国际四大粮商却通过操纵粮价收割全球财富,赚得盆满钵满。

 

面对粮食价格攀升带来的不利影响,国家有关部门实行精准调控,统筹利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综合采取增产增供、适时储备投放、加强进出口调节等多种措施,增加市场供应,打击投机炒作行为,挤掉不合理的涨价因素。

 

一是抓好粮食生产,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今年夏粮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新麦替代玉米做饲料,保障市场充足供应;

 

二是加大粮食进口力度,1月至7月粮食进口量达9917.5万吨,玉米进口量达1816万吨,有效补充国内市场供应;

 

三是加大储备玉米轮换销售和政策性稻谷、小麦投放,不断给玉米市场增加“稻草”;

 

四是严厉打击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囤积居奇、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维护粮食市场公平公正竞争秩序。这些举措充分彰显了国家保障粮食安全的能力和保供稳价的决心。

 

国家政策导向明显,调控力度逐渐加强,保供稳价措施“降虚火”“挤泡沫”效果逐步显现,玉米价格持续回落,玉米市场供需平衡出现变化。贸易商眼看玉米价格反弹无望,开始恐慌性抛售玉米,忍痛割肉离场。六七月份原本是东北主产区玉米销售淡季,却出现玉米销售火爆的反常现象。八九月份河南、山东等地新季玉米陆续上市,高价玉米市场空间将会进一步压缩。

 

总的来看,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国家粮食储备充裕,收储调运能力增强,玉米供给是有充分保障的,粮食价格不会因河南等地暴雨灾害出现上涨。当前国内外水灾旱灾频发,有关部门须持续关注恶劣天气对粮食市场的影响,严防投机商借机炒作粮价,提高粮食市场的信息透明度,减少滋生粮价炒作的土壤。

 

8月24日玉米行情

 

8月24日国内玉米价格整体稳定,部分涨跌互现,全国玉米平均指数1.364元/斤,山东平均指数1.416元/斤。截取部分企业收购报价,具体点击图片进入小程序查看!

 

图片

 

山东深加工晨间到车101辆,较昨日减少171辆!

 

图片

 

2018-2021年玉米均价走势图

 

图片

 

暴雨影响,市场上量再度回归低迷状态,山东地区整体稳定,个别继续下调报价,河南酒精企业收购报价上涨,关注关注天气转晴后到车情况。东北地区受成本及中储粮直属库开收影响,价格整体持稳,贸易商出货积极性尚可。南方玉米市场整体持稳,终端饲料需求依旧难寻利好,春玉米逐步增量,产区贸易商出货心态稍有松动。

 

进口玉米拍卖结果

 

今日进口玉米在做过调整之后,拍卖数量和投放范围大幅度减少,其中:

 

美国转基因玉米预计投放29745吨,实际成交23996吨,成交率81%;

 

乌克兰非转基因玉米预计投放19893吨,全部流拍。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