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涨跌交替”已经成为生猪市场的常见现象。进入8月份以来,生猪价格基本维持在15-16元每公斤。相比之前预估的情况而言,8月猪价依然未曾翻身。对于养猪人而言,持续亏损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何时盈利成为众人关注的话题。
8月17日,在国家发改委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表示,7月份以来,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合计挂牌收储5万吨中央冻猪肉储备,并指导各地同步收储,稳定市场预期。而这些政策有效遏制了生猪价格过快下跌的势头,生猪价格出现明显反弹。他还表示,虽然前期生猪价格下降对养殖利润产生了一定影响,但随着消费趋旺,生猪养殖利润可能逐步回升。
未来一段时间,养猪利润回升的逻辑是什么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首先,国家对于猪价涨跌的持续关注。猪价并不是一个单方面的指标,而是涉及到人民生活消费水平,以及国民生产有序运营的社会性问题。尤其是在中国,养猪散户众多,猪肉消费占据大头,猪价涨跌牵动着无数人的利益。因此,国家发改委随后仍将持续跟踪生猪、能繁母猪存栏变化与猪肉价格走势,及时预警提醒,防止生猪和猪肉价格大起大落。
其次,猪肉消费恢复。虽然在新冠疫情笼罩下,餐厅、旅游消费受到抑制,但随着疫情扩散得到有效遏制,猪肉消费或将抬头。毕竟,目前鱼肉、鸡蛋等常用消费品的价格也上涨了不少,就连此前几块钱的淡水鱼现在都要卖到10几元一斤,相较而言,猪肉的性价比还是很高的。并且,随着中秋、国庆、春节的到来,对猪肉的提振作用也会更加明显。
再者,养猪成本也有所下降。受猪价持续低迷,养殖户外购仔猪积极性不佳等因素的影响,刚断奶12斤左右的仔猪价格已经降到了150-200元/头。与此同时,上游玉米饲料价格也比之前有所降低。有养猪户表示,在这种情况下,育肥成本能控制在7.5元左右,如果猪价再涨一些,一头标猪大概可以赚300元,虽然不能跟前些年相比,但也有些赚头。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