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猪贵伤民,猪贱伤农”猪的问题关系国计民生,任何风吹草动都牵动人们的心。自6月份以来,猪肉价格不断回落,猪肉倒是吃得起了可猪农日子不好过了。农业农村部8月17日发布,受到生猪价格下降影响,7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下降0.5%,结束了连续21个月的增长。未来猪价到底是怎样的?农业农村部这个消息又释放了什么信号?
农业农村部发言人
信号1:
生猪产能恢复 猪足够多了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目前生猪生产已完全恢复,6月末全国生猪存栏量4.39亿头、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99.4%。7月份生猪存栏量还在惯性增长,但是增幅连续5个月收窄,7月份环比增幅是0.8%。目前生猪产能已经完全恢复,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只不过时间早晚的问题。毕竟人们吃不起猪肉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国家要保障百姓的“菜篮子”也会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市场对生猪的供应量。
如果没有别的外因干扰市场,生猪供应量已经足够。按市场供需方向来分析短时间内猪肉价格上涨的几率不会很大。
能繁母猪存栏量
信号2:
能繁母猪减少 猪市进入新一轮周期为时不远
农业农村部数据,能繁母猪存栏量4564万头,7月份环比下降了0.5%,这个是连续21个月增长之后首次出现下降。供应增加、猪价回落,目前全国生猪价格比本轮“猪周期”最高价下降了50%以上,养殖利润持续收窄,不少养殖场(户)加快淘汰低产母猪,优化猪群结构。
能繁母猪存栏量一直被称为判断猪市行情的“晴雨表”,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半年后生猪的出栏量多少。7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首次下降说明了什么?未来半年生猪出栏数量不会再无限制疯涨了,随着市场生猪供应相对稳定,随着下半年猪肉消费提振还是那句话生猪价格上涨是必然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生猪存栏量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辛国昌表示,在这个市场的作用下,大家开始调整生产节奏,开始以质换量,加快淘汰低产母猪,从母猪存栏结构看,留的都是一些高产母猪。
从这一消息可以看出来,现代的养猪人还是比较理性的,没有太过盲目跟风,一些规模企业早在年初的时候就经受住了眼前短暂高猪价的诱惑,提前忍痛淘汰低产能母猪也为后来的猪价大低谷规避了风险减少了亏损。不管怎样,农业农村部释放出的信号还是好的,生猪市场趋于稳定,猪价回归正轨,从长期来看,养猪将逐步进入一个平稳发展的新周期。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