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的“狂欢”
养殖户的“痛楚”
猪和肉必然对立?
“终于能吃得起猪肉了”
“终于可以灌香肠了,去年真是高得想都不敢想”
“我今天居然真的买到了9.9元一斤的猪肉,感觉这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
“猪肉最贵的时候,看卖猪肉挣钱,就养起了猪,等猪长大到该卖的阶段,价格又降了,哎,养猪业好难”
“降得太厉害了,我家养猪要赔了,买的猪苗贵,卖得便宜”
“我爸今年刚买的猪苗回来,但是买到的时候已经价格很低了,猜不透形势,也没有运气”
我国猪肉市场情况:截至5月17日,全国外三元猪价18.82元/公斤,相比5月16日回落0.04元,5月以来国内生猪均价已累计下降15.28%。生猪自繁自养盈利约570元/头,较2021年年初高点下滑80.59%,仔猪育肥压力更大,亏损值已达49.95元/头,2021年年初盈利最高点为1803.56元/头。
近段时间以来,随着猪价“跌跌不休”,行业恐慌情绪愈加浓重,有的养户甚至已经自判“死刑”,放弃挣扎,含泪送别栏里的“二师兄”,血本无归。但实际上,猪价“崩盘”,我们也不是第一回经历,也都非常清楚除了供需关系影响,还有非常多复杂的因素在综合影响行情波动,比如消费、天气、调控、情绪等等。
客观因素我们无法控制,但是主观情绪可以尝试把控,要知道,在猪价进入“低谷”的时候,养殖户越是沉不住气,越是正中他人下怀,保持理智、冷静和思考,或许才能够帮助我们尽可能地降低损失。
建议:对于养殖户而言,如果要避免猪周期的价格波动带来的损失,可以采取一些方式来应对,包括科学地预测未来猪肉价格的走势来进行生产的布局,或者通过生猪期货对冲未来价格波动的风险,但更靠谱的方式还是在于将本增效,如何把成本降低、效率提升,来拓宽更多盈利空间?这才是我们接下来要正视和思考的问题。
充满希望者:猪价跌破10元后,尽管行业“一片悲鸣”,但是仍有同行对于未来表示积极和乐观态度。在本公众号近日开展的一项投票调查中,就有39%的猪友认为二季度会止跌反弹,占比要高于否定者,24%的猪友持保留意见,并没有直接否决,这就意味着他们对未来的行情充满了一定的期许。
尽管当下艰难,但是事情既然已经发生,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把猪保住,努力挺过“低谷”,见机行事,尽可能降低损失,况且,就像这次“崩盘”来得猝不及防一样,谁又能保证“绝地反弹”不会在明天到来呢?
政策调控:为应对生猪价格下行的不利影响,多地已出台诸多措施。如,吉林推出政策促进养殖场户节本增效,建议养殖场适当缩小育肥猪存栏量,缩短饲喂周期,尽快淘汰低产母猪等。农业农村部也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探索制定稳定生猪产能的调控方案,以促进生猪稳产保供。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