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时代的养猪业是什么样子?
我14年开始正式接触养猪业,当时的养猪业能称之为“旧”时代。虽然那时对#养猪#行业什么都不懂,但从局外人的角度还是能发现很多问题。
1、从业时间的长短不能代表明白养猪的道理,很多人讲资历,但资历才证明很多人做的失败。
2、努力并不代表成功,因为成功的前提是方向相对正确。
3、大多数养猪人不懂技术,也没必要去懂技术,但又畸形的关注技术,应该要了解的是简单的事物本质如何匹配。
4、#猪价#一直是最让人关心的问题,但过度关注#猪价#猪价,会让很多人在这件事上万劫不复,直至被迫退出这个行业。
5、没有好的交流圈子和渠道(从业年龄大,网络没这么便捷),现在比原来只是“条件”有利了,但不代表人更优秀了,因为对于普通人来讲,没有强大的分辨能力,在过于庞大的信息面前并不是一件好事。
6、服务、管理的配套极度低端,不管猪场、服务还是机构等,全产业链的配套都很差,几乎都是在各自为营,没有几个人关注养猪本身,每个人的私有理想在不断抑制着事物的良性发展。
我认为很多养猪人只是自认为的可以靠努力活着,而不能理解到做好#养猪#这件事的价值所存在的意义。大多数人用思维营造了一个利于自己的梦想,但是却不愿意更完善的正确付出,在很多方面偏向于自己的意愿付出。
当“非瘟”这种外力入侵后,相信大家看到了很多问题的存在,也就是说,不管有没有外力,这些问题就是存在的,只是平时没暴露出来而已。
我们看到了蹭热度的、坑蒙拐骗的、挂羊头卖狗肉的、妄想暴富的、信息杂乱、从业人员认知和平均水平偏差、流程缺失、服务和管理对行业的忽视等等问题。
非瘟体现了问题的突出,时代的变化,问题要被修正,外力导致即将发生一些变化,所以非瘟是时代的分割线。
自然、宇宙、事物哪怕看似简单如养猪,存在和延续的道理及变化不是人在主导的,养猪业只会根据世界的条件而变化,是我们需要它,不是它需要我们。人会思考,但更多的思考利于自己,所以很多事物反其道而行之,更应该去辅助它更好地适应世界和未来。
我一直重复思考,为什么外国人发展时间不久,但在养猪或很多事上“先进”,如何做出来的?
多方面比对以后发现,我们中国人是真正的聪明,至少比他们聪明,但我们在做事方面不够单一专注,不够穷究极致,当智商被很多事物稀释,平均能力分摊到单独的事物上就体现不出来了。
我们太容易被外物和自身思考所影响了,不认真用心,差不多就行,喜欢看别人却忽略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对养猪不研究却对养猪外的事情格外上心,盲从亦或者偏执。
感觉一直很啰嗦,下个时代的养猪业是什么样呢?
先要进入目前国际的高水平,也就是国外那种模式的“国产化”,参考养鸡行业,现在国内养鸡行业的现状就是养猪业的明天。
中国养猪散户更好的未来在于提前的规划和时代相匹配,农村土地肯定要整合的,国内农业发展的下个时代就是规范化相对规模土地的整合利用,先把养猪做到一定规模和规范管理,根据地方条件,附带有机农业、周末农庄、复合农业、小规模浅深加工、小型种猪产业、多种养殖种植、农产品批发配送等;
农业产品的附加值在于定位消费人群,也就是这个时代我们要做的是80-90后的生意,这些人可以接受什么价格、品质、服务等的匹配,未来也许不在天边,只是我们麻木不仁而已。
你知道国内养猪业“新旧时代”的分界线是什么吗?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