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非洲猪瘟的影响,中国养猪业对“生物安全”前所未有的重视,全国范围内不停召开各种关于“防控非瘟”的会议,哪怕是一些其它主题的大型会议上也必谈“非瘟”。然而即便有各种大咖分享“防控知识”,各大猪场也建立起各种严密的“非瘟防线”,但为何2021年还是连续不断的爆发非瘟呢?我们的生物安全究竟漏了哪里?
据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4月29日消息,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报告发生一起非洲猪瘟疫情。
疫情发生以后,内蒙当地火速做出应对!但是我们不禁要问,我们明明已经做了无比严密的“生物安全”,为什么还会不断的爆发非瘟呢?要知道仅今年就已经报告了10起非瘟疫情,累计扑杀生猪0.21万头!
在非瘟的防控知识上,相信各位养猪朋友都知道很多,大到区域划分、小到杀毒洗澡,关于系统化的防控知识点大家都能侃侃而谈。可面对非瘟不断爆发的现状,也许我们应该反思一下——大量成功复产的猪场证明“生物安全”是行之有效的,但差别在哪里呢?显然是差在人的身上!
很多时候,同样的生物安全方案,由不同的人来执行就会产生天壤之别,而应对非瘟病毒只需要一点点细微的漏洞,就足以对猪场造成重大损害。
非瘟出现以后,其实猪场老板的心态和认知是非常重要的,看过不少的走访和报道,那些抱有“侥幸心理”的老板无一例外都复产失败;除此之外,也不是每一个老板都“会管理”自己的员工。
非瘟让猪场老板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不少老板对员工的薪资待遇进行了下调,可员工却要承担更严苛的工作;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这种情况放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全心全意做好工作吗?况且严格的生物安全需要严格的人员管理,猪场员工只能呆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才能保证安全,这对员工来说心理压力是很大的,长此以往必然容易出现懈怠、抵制的情绪,历史告诉我们——小情绪往往能引发大问题!
我还知道有个猪场老板,在受到员工要求回家的“反抗”以后,也决定从此每天中午都让员工回家吃饭,结果毫无意外他的猪场“中招”了。
“猪好管,人才是最难管的!”上面这些问题还不是全部,但要解决可并不容易,不少企业都选择在“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的情况下还给员工加薪,短期来看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却也并非长久之计。因此还有公司在想方设法帮员工在猪场内进行“心理疏通”,包括增加娱乐设施,做好心理建设、文化宣传等。
依笔者之见,猪场员工在非瘟期间确实受到了更大的压力,但这份压力不仅是工作上的,也可能是生活上的(毕竟要是每天回家的老公,突然几个月不回家,老婆恐怕情绪也会崩溃)。当然,有的猪场还是会定期让员工回家,只是返程的时候严格做好消杀工作,这自然是很人性化的,只是对于防控非瘟又衍生出更多“管理问题”。
比如,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人情漏洞”。不少猪场对每一项防控措施都设立了严格的执行标准,并且设立了专门的监督员,要是发现有员工防控措施做错或少做,就会有一定的惩罚。这个时候,如果有监督人员发现自己朋友或上司出了差错,很可能就会因为人情而忽视,使得猪场爆发疫情也无从查起!
“人情漏洞”在中国屡见不鲜,在中国的管理中也绝不能忽视“人情管理”,但是在非瘟之下如何做好这份管理却是非常艰难的一件事!据调查,人携带非瘟病毒的占比高达40~50%,所以甚至可以说非瘟疫情都是由人引起,猪很无辜;只因为人没有管好,才导致一大批一大批的猪倒下。
“管好人,才能管好猪!”面对管人问题,各位朋友是否有自己的“管理妙招”呢?欢迎分享给更多的养猪人,造福行业共渡难关!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