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邦诚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点评 > 内容

华为、阿里云、万科纷纷试水,跨界养猪能很快赚钱吗?谁挑动了大厂养猪的狂热?

贝壳财经 2021-03-05

阅读()

  自动饲喂、猪脸识别、智慧养猪……从远古新石器时代延续下来的生产活动——养猪,正在被科学和技术的力量革新。  春

  自动饲喂、猪脸识别、智慧养猪……从远古新石器时代延续下来的生产活动——养猪,正在被科学和技术的力量革新。

 

  春节期间的一则消息,让养猪这个行业被重新审视。华为机器视觉领域总裁当时披露,华为机器视觉将推出智慧养猪方案。一时间,华为“养猪”成为热议话题。

 

  事实上,在华为之前,不乏互联网、房地产等企业跨界养猪案例。2009年,网易创始人丁磊宣布投身养猪,以“互联网+现代农业”为导向创立“味央”品牌。2018年非洲猪瘟暴发,猪肉价格上行,也是从那年起,阿里云、京东、万科等相继入局养猪领域。

 

  不过,除了万科是自己下场试水生猪养殖外,其余公司更多是采取与猪企合作的模式进行技术支持,用IT、大数据等方式赋予养猪设备“智能化”。

 

  “互联网企业去养猪,最好与猪企合作,光有互联网(技术)不行,还得有养殖知识和经验。”在国内某大型猪企工作多年的路子飞(化名)说,新科技对传统猪企肯定有帮助,但有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没有宣传时候说的那么重要。

 

  在资本市场,某知名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表示:“不看好这种短时间内的跨界养猪生意,短期内他们很难建立优势,他们或许只是为了顺应潮流,以及扩张经营边际。不过,也不能全部否定,与传统猪企合作或是一条1+1>2的路径。”

 

 1、“二师兄”成互联网大厂的新宠儿

 

  春节后的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大草坪村,天气已不再寒冷,但草长莺飞时候还远没到来。群山环抱之中,坐落着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动物试验基地。站在大门口向里望,几栋场舍模样的建筑散落在远处的山间。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2月26日来基地采访,在门口等候期间,一辆货车正在大门处的消毒池消毒,完毕后才进入基地。现场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预防非洲猪瘟,进入基地的所有人员和车辆均需严格消毒、清洗、隔离和更衣。

 

  除了上述的两家机构,京东与国内知名高校合作的两个智能养猪示范点也设在这里。不过,从门口看不到猪舍,也闻不到猪场的味道。

 

  互联网大厂屡次充当商界浪潮的搅浪者,而这次它们不约而同地瞄准了“养猪”。2018年8月,非洲猪瘟暴发,猪肉行情起飞。这一年,京东和阿里云宣布踏入养猪领域。

 

  当年11月,京东在2018数字科技全球探索者大会上宣布成立京东农牧,向人工智能养猪领域进发。第二年即2019年,京东便开始在上述动物试验基地做智能养猪的相关试验。

 

  动物试验基地的运营方为承德九运农牧有限公司。企查查显示,其成立于2009年12月16日,法定代表人为臧建军,注册资本100万元,实缴资本9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畜禽养殖、销售、技术咨询服务等,由张秀芹、臧建军、隋连敏、陈刚、苏春生和陈书芬分别持股34%、31%、10%、10%、10%和5%。

 

  “京东和我们有两个试验示范点,都是做研究。京东把自己的方案放到我们的猪场去做实验,因为它们没有猪,没法实现方案的功能。”动物试验基地相关人士陆洋(化名)向记者表示,“现在还在跟京东合作,去年因为疫情,(试验)暂时不做了,人没法过来,后面应该会继续做。”

 

  “京东在基地的两个试验点主要是做猪脸识别和自动饲喂。比如养殖过程中,通过监测猪的表情和身体情况,实现自动下料,吃多少下多少,不浪费料,也不能让猪吃多了;还可以测体温、发情、清点数量等数据。”陆洋说。

 

  “其中,猪脸识别是京东的核心技术,京东更多是通过研发赋予猪企猪脸识别技术,同时也会研发猪脸识别机器人。”陆洋介绍,至于自动饲喂,京东是先找厂家生产设备,然后再通过数据、运算赋予设备智能化。“这两套技术现在就能用,但是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机器人研究主要靠背后数据的支撑,当前的技术还需要更多的数据支撑、升级。”

 

  在京东宣布涉足养猪之前,2018年的2月份,阿里云宣布与四川特驱集团、德康集团达成合作,三方将对阿里云ET大脑进行针对性训练与研发,以实现AI养猪。

 

  阿里云曾指出,公司和四川特驱集团合作研发的“AI养猪”,将人工智能、云计算、视频技术、语音技术引入养猪产业。借助农业大脑,特驱集团每头母猪年生产能力提升3头,死淘率降低3%左右。

 

  最新的消息是,华为也将通过技术赋能涉足养猪行业。2021年2月26日,华为机器视觉领域总裁表示,华为机器视觉推出了智慧养猪方案,帮助猪养殖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和无人化方向发展。

 

  据了解,华为提供的猪系统将包含仪表盘监控、大数据分析、数字化管理;支持AI识别、AI学习、AI预测、AI决策等;通过标准化、程序化,实现全感知监控、机器人巡检和自动/远程控制。

 

  说到互联网跨界“养猪”,走在前头的当属网易。早在2008年,丁磊已开始当起了“猪倌”。

 

  与京东、阿里云和华为不同,网易除了以技术赋能养猪之外,还自建了猪场,培育“味央”黑猪品牌。目前,网易已建成投产两座养猪场——安吉农场和高安农场,另有两座养猪场将落户绍兴嵊州和宁波奉化。

 

  其中,网易味央绍兴项目据悉将分三期建设完成,2024年全部建成投产后,总产能将达到年出栏50万头生猪。

 

  网易养的黑猪是一种中国传统土猪。“相比进口的白条猪,土猪养殖周期长、脂肪多,肉吃起来更香,是农村儿时的味道。”路子飞说,互联网企业养猪,一般不会去养白条猪,而是会养能自己控制价格、有增加值的猪。

 

  网易养猪加入了不少互联网的因素,包括猪用马桶、智能饲喂、区块链溯源等,并通过给猪听音乐,提倡“让每只猪都有熟悉的环境,可以在心情舒畅的状态下健康成长”。

 

  “传统猪企对智能化的东西肯定有需求,比如新式楼房式猪舍、自动饲喂、猪粪环保处理等。”谈及智能化养猪,路子飞认为,“科技对传统猪企肯定有帮助,但有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没有宣传时候说的那么重要。”

 

  2、利润与政策 谁挑动了大厂养猪的狂热?

 

  除了互联网大厂,以万科为代表的房地产企业也有不少入局养猪。

 

  去年5月,万科对外宣布成立食品事业部,布局生猪养殖、蔬菜种植、企业餐饮三大领域。彼时,平安证券发研报指出,万科试水生猪养殖,估计初始投资规模约几十亿级别,不超过1个中等地产项目体量。

 

  跨界养猪的地产企业不止万科一家。今年初,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曾公开表示:“今天房地产转行做养猪的,全国超过1000家。”

 

 是什么让“二师兄”变得如此受欢迎?

 

  在阿里云、京东进军养猪的2018年,海通证券在《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养猪为哪般?》的研报中表示,较高的资本回报率是互联网资本进入养猪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其认为,互联网巨头拥有明显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可以在产品定位、销售渠道等多个方面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在猪肉这个万亿市场中攫取相匹配的利润。

 

  最近两年,养猪确实赚钱了。记者梳理上市公司牧原股份近三年的生猪销售简报发现,从2018年8月到2019年7月,生猪价格一直在低位运行,2019年7月基本维持在每公斤9元至16元。但随后开始快速上涨,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生猪价格一直处于每公斤20元至36元的高位,多数情况处于每公斤30元以上的水平,最高价格出现在2020年7月的每公斤35.23元。

 

  今年1月25日,牧原股份披露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0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70亿元-290亿元,同比增长341.58%-374.29%。公告指出,2020年公司销售生猪1811.5万头,较上年同期增长76.67%。同时,受国内供需情况影响,生猪价格较上年同期大幅上涨。

 

  除了“身价”上涨,在路子飞看来,养猪被青睐也有一部分政策因素的考虑。

 

  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指出,要以保障猪肉基本自给为目标,立足当前恢复生产保供给,着眼长远转变方式促转型,强化责任落实,加大政策扶持,加强科技支撑等。

 

  随后,全国多地陆续推出生猪复产计划。“比如某市今年要完成一定数量猪的生产要求,地方政府拿出很高的优惠条件,吸引大企业来养猪,给予政策红利。”路子飞表示。

 

  路子飞说,与此同时,传统猪企的智能化尝试和升级,也吸引了互联网的注意。

 

  牧原股份在销售渠道和猪舍建设上也有科技加成的痕迹。其在2020年半年报中提到“拥有自动化水平较高的猪舍和饲喂系统”,通过研发智能饲喂、智能环控、养猪机器人等智能装备,为猪群提供高洁净生长环境。

 

  跨界养猪能很快赚钱吗?

 

  海通证券在上述研报中指出,养猪业光有资金和销售渠道远远不够,还要有成熟的养殖团队和完善的技术落地,讲究“慢工出细活”,进军养猪业的互联网团队需要完成经营思维和工作节奏的适应和转变,熟悉并完善实际养殖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去年7月,主营皮革业务的振静股份完成收购巨星农牧有限公司(下称“巨星有限”)。随后,振静股份更名为巨星农牧。巨星农牧在去年的半年报中称,公司今后将着重布局生猪养殖行业。

 

  巨星农牧在业绩预告中表示,预计2020年净利润同比增加8780.34万元到1.13亿元,同比增加222.22%到286.67%。其中,此前收购的巨星有限去年下半年预计实现净利润3.49亿元。

 

  路子飞说,“2018年之后,猪价上涨了,但是养猪不是一参与进来就赚钱。在这一猪价上涨周期,真正赚钱的还是那些有很多年、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路子飞并不认为互联网企业养猪纯粹为了赚钱,可能涉及一些产业布局,也有展示自己全产业布局的需求。

 

  海通证券也指出,互联网资本的养猪重心更多地放在智能化、通过“技术加持”来提升养殖效率,海通证券认为这种新型的养殖模式尚待时间验证。

 

 

 

  3、传统养猪会被取代?专家称智能养猪成熟或在5年后

 

  互联网大厂、房地产企业涌入,传统猪企拥抱新科技,未来养猪市场格局是否生变?

 

  “我理解的是,现在没有实现完全智能化,只是辅助人,代替一部分人的工作。所谓的智能养猪落地还需要有个过程。”陆洋表示,“现在可以说是从自动化到智能化的中间过程。如果完全智能化,坐在控制室控制就行。”

 

  陆洋进一步表示,这几年这些技术都有了,但必须将设备和软件结合起来。“大数据、模型运算,怎么把智能的东西赋予设备?两点结合起来就能实现智能化。现在还差两个的结合,软件和设备的结合不是没有方案,但不是那么理想,很多东西需要边试边研究,一直改进,提高精度。”

 

  路子飞则认为,短期内,跨界养猪很难对传统猪企形成竞争,主要是规模原因,还有知识、经验、人才的积累。

 

  “大概5年左右时间,可能会更成熟了,但这过程中需要企业大量使用推广,不然永远成熟不了。”某不愿具名的国内高校养猪专家对记者表示,“现在,养猪场一下子实现智能化,不现实,只能根据实际情况一步一步来。规划的时候留个接口,到时候有什么智能的东西就可以加进去。”

 

  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大厂及部分传统猪企已在进行智能化养猪方面做了尝试。网易味央曾在其网站上介绍了一件养猪的新物件“猪马桶”。其表示,通过对动物天性的研究,教会猪定点排泄,解决了传统养殖粪污收集的难题。配合“零污染”环保处理系统,将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粪污进行高效回收和集中处理。

 

  阿里云也曾表示,其开发的ET大脑,给每一头猪建立了档案,同时,机器算法团队的视频图像分析技术,记录了猪的体重、进食情况、运动强度等。如果一头猪长卧不起,ET大脑会判断它是怀孕还是病了,如果只是猪想偷懒,饲养员就会让它多走走。

 

  对于未来智能化养猪的推广,陆洋谈了自己的看法:“猪企会考虑智能化的投入产出,有些猪场不用这个设备,用工人更划算。在技术完全成熟,成本降低后可能会考虑引进。智能化也对工人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工人会操控设备、系统。”

 

  智能化能否改写养猪的竞争格局?

 

  海通证券认为,国内生猪业规模化程度较低,中小养殖户占据行业的半壁江山,养猪业技术水平不高,整体而言,行业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有关数据也显示,我国生猪长期以散养为主,规模化程度有所提升,但整体水平仍较低。据中国畜牧兽医年鉴统计,2016年出栏生猪5万头以上的养殖户为311家,占总养殖户数的0.0007%,2017年出栏生猪5万头以上的养殖户为407家,占总养殖户数的0.0011%,较2016年略有增长。

 

  根据公开数据计算,2018年出栏量较大的八家上市养殖企业(温氏股份、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天邦股份、中粮肉食、大北农、天康生物)生猪合计出栏4844.78万头,占全国生猪总出栏量的6.98%;2019年该数字为4499.93万头,占全国生猪总出栏量的8.27%,与2018年相比,集中度有所提升。

 

  “这是大厂跨界养猪的机会。不过,迅速规模化是有一定风险的,传统猪企也在扩张规模。”路子飞说,“非洲猪瘟以后,大批中小散养殖户都离场了,它们抗风险能力更差。即便现在生猪市场供应紧张,很多中小企业还是不敢去养。但是大型企业就敢干,它们也可以趁这个机会扩大产能,抢夺市场。”

 

 机会面前,已经有企业开始了行动。

 

  2021年2月23日,新五丰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分别与衡南县天浩农牧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签署《租赁母猪场协议书》,与永兴县天栎农牧有限公司等公司签署《租赁肥猪场协议书》。

 

  牧原股份今年曾披露公告称,证监会核准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面值总额95.5亿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期限6年。此次拟募资用于投建23个生猪养殖项目,4个生猪屠宰项目,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