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邦诚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点评 > 内容

猪企大干快上小散举步维艰!长线看 养猪业的高光时刻属于谁?

猪好多网原创 2020-06-28

阅读()

截止到目前包含养猪集团、肉企、国企等在内的16家企业纷纷发布通知布局生猪产能,共计投入超过560亿元布局养猪,新建产能达到2800万头以上。
  还记得去年为了鼓励生猪复产各部委连续出台的各种鼓励政策吗?还记得去年年底各个省市级政府为保生猪供给签订的“军令状”吗?政府带头吹响了复养的号角,养殖者纷纷响应追随,果不其然,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刺激和高额市场利润的引诱之下,当下的复产形势一片大好,尤其是大型养殖集团的扩张形势堪称疯狂!
 
生猪
 
  猪企扩张火力太猛 利好还是布局?
 
  “温氏在安徽肥东、江西信丰建设大型楼房养猪项目”
 
  “牧原在山东即墨建设大型楼房养猪项目”
 
  “5月份,新希望共计投入资金54.82亿,新建产能达442万头”
 
  今年以来,类似上述各大养殖集团扩产建场的信息不绝于耳,据了解,我国目前共有74万家在业、存续的生猪养殖企业,其中仅2020年3月以来,就新增了4万家相关企业,同比增长149%。而从一系列的信息中不分析出,这批新增的企业中,以大型养殖集团的扩张、扩产和跨行入局者为主。
 
  随着各方力量加入生猪养殖大军,生猪产能也不断飙升。截止到目前包含养猪集团、肉企、国企等在内的16家企业纷纷发布通知布局生猪产能,共计投入超过560亿元布局养猪,新建产能达到2800万头以上。“难得”的是大型养殖集团们的生猪养殖产能布局热情依然未减,楼房养猪、“公司+农户”、聚落化养猪等多种养殖模式竞相发展,和国外疫情影响下惨淡的养殖业相比,国内的养殖业可谓一派繁荣景象。
 
  那么,不仅有人想问,猪企如此疯狂的扩张、扩产背后到底是逐利本能的驱使还是深思后的长远布局?
 
猪
 
  首先,资本的本质就是趋利性。加上他们本身就一直深耕养殖业,在技术、管理水平、行情判断和上下游资源等方面都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在今年历史难得的高价下猪企想增量扩厂多挣钱,貌似没什么不合逻辑。
 
  另外,和以往粗狂的“拿地、上项目”相比,大企这一波扩产(复产)的“打法”有所改变,主要表现在:加大销区投资、更加注重完善产业链条、更多的开始尝试楼房养猪。
 
  过去大企业对养猪业的布局,受环保和土地承载能力的限制,主要、也只能是在产区,主要是东北和西北。但由于2019年猪肉的供给危机,地方政府转变了态度,政策环境有利了,所以,加大在销区的投资就成为可能。 而链条化的发展,可能既有分散成本压力的考虑,也是从消费和效率角度的选择。
 
  不管你是否看得懂猪企们的“套路”都不影响他们大干快上!也许他们也有种“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还不穿”的孤独感吧!
 
  小散户复产遇“三难” 退场还是坚守?
 
  与养殖集团疯狂扩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散户复产面临仔猪不足、用地、环保限制等“复产三难”。
 
生猪养殖
 
  仔猪方面的竞争主要来自于养猪集团,不少养猪朋友表示,今年市场上仔猪资源本来就比较稀缺,即使有少许仔猪资源基本上也都被大企业买走了。
 
  环保方面,南方的养殖户压力更大,尤其是一些位于河流上游的养猪场,环保方面的各种法规政策限制都比较严格,四川一位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坦言,环保限制主要出现在林地占用环节。而根据此前的审批程序,想要占用林地建设一个养殖场,中间需要经历大量、严格的论证和极为复杂的审批。
 
  而在用地方面,有网友留言,自己在北方的某乡镇想审批一块土地养猪,但是跑了两个乡镇都被拒绝,在现实情况中这位网友的遭遇并不是个例,尽管部委已经从顶层设计层面给予放松,但是奈何县级和乡镇领导对养猪事业的不认同。关于这一点,笔者不禁想到樊福好老师的一个观点:对养殖企业也应该相应的征收赋税。一来提高养猪业的准入门槛,二来养殖企业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一定污染也应该给予补偿,三来,让养殖企业更像企业,地方政府也更加欢迎。
 
  而除了这三个方面的原因,养殖成本、风险抵御能力等都是对小散户发展的制约。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小户该退场还是坚守?这个没有人可以给出标准答案,但是看今年两会上韩长赋部长给出的一些数据和一些代表的说法,可供思量。
 
  猪企和小散之间 除了竞争也可牵手
 
  今年两会上关于“散养户是否面临着被放弃?”的话题引起多位代表的发声!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介绍,目前国内规模场饲养的生猪占52.3%,中小户饲养的占47.7%。从产量来看,排名前十的上市猪企2019年生猪合计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5.44亿头)的8.27%。这个数据充分表明,在中国生猪市场,中小养殖场和散户占据了绝对规模,所以小散户不可能被完全放弃。
 
生猪
 
  我们也可以长远一点来看,如果把时间点定在3年以后呢?
 
  当下养猪企业的养殖规模计划不等于实际出栏量,大量新项目从规划、拿地、建厂、投放养殖、育肥到出栏,都需要一个时间周期,产能上不可能“立竿见影”。并且关于“资产负债率逐年上升”的新闻也不断被曝光”。
 
  那么3年之后呢,如果届时猪价进入到猪周期的下行阶段,如果猪价在成本线上波动,那么大集团的资本优势可能也会随之消失,而中小户“船小好调头”依然会有生命力。
 
  所以,目前业内普遍看好的模式是:大企业养母猪,个体户育肥,利用“公司+农户”的模式,做好分工,各司其职,把利益合理分配好。合作才能共赢,小户可以靠大企带动,实现利益共享;小户也可以和小户达成合作,互惠互利,抱团取暖总会好过单打独斗。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